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在勇  任位纯  张来安 《西部医学》2011,23(10):1974-19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后处理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中输尿管结石2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7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肾盂肿瘤累及输尿管上段3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下段4例、宫颈癌Ⅳ期浸犯直肠、膀胱后壁、输尿管末段2例、误诊2列。以上病例经手术、术后病理及输尿管钬激光碎石为金标准,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96%。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后处理功能而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多种模式的二、三维图像功能,比静脉尿路造影(IVU)有更高的显影率,对尿路阻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检出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CTU)对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后,在工作站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CTU明确诊断15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并发输尿管结石2例,急性肾盂肾炎伴肾旁感染1例;合并肾癌、肾盂及输尿管癌各1例,输尿管下段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肾融合1例,单纯性肾囊肿5例。结论 CTU能为诊断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合并症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3.
兰庆茂  黄可祥  吕亚萍  黄宇  马雪梅 《广西医学》2011,33(11):1519-15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40例输尿管结石螺旋CT平扫可见高密度结石影伴随间接征象如输尿管肾盂积水扩张、组织环征、肾脏及肾周改变。肾结石伴发肾积水6例,膀胱结石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对尿路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肾脏移植术屙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多期扫描,并同时对所褥图像数据不同期像进行特定的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1例患者中5例仅表现为移植肾肿胀,8例表现为移植肾肿胀并肾周积液;1例为双肾萎缩伴功能丧失;2例表现为移植肾周积血;1例表现为移植肾多发小囊肿、小结石并肾周积液;1例表现为移植肾输尿管旁尿瘘伴输尿管狭窄及肾积水、亚段肾梗死;1例表现为移植肾积水并输尿管结石;1例表现为移植肾肿胀,肾盂内积脓;1例表现为移植肾破裂。结论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肾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表现进行初步评价。对移植肾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均采用Piliphs Brilliance 64层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时间为自注射对比剂35、90、180s开始,如输尿管显影不佳可延迟至8min 或30 min重复扫描.重建薄层图像传输至EBW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本组单侧发病20例,双侧发病3例,9例伴有输尿管结石.9例合并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合并马蹄肾.平扫均表现为突入膀胱内的圆形低密影、边界较光滑,密度低于尿液,重组图像显示输尿管末端突入膀胱的圆形或椭圆形有对比剂充盈的高密度影,称“海蛇头”状,病变侧输尿管扩张.结论 MSCT尿路造影通过后处理三维重组可多角度、多方位清晰显示输尿管囊肿位置、形态,为临床提高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重组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4层螺旋CT平扫资料,在工作站进行输尿管多平面及曲面重建。结果:75例共发现结石87个,肾盂输尿管移行处22个,输尿管中段35个,下段包括输尿管膀胱壁内段30个;52例见软组织边缘征,膀胱壁内段结石3例见并发膀胱充盈缺损。与横断位图像测量相比,重组图像测量结石大小,14个结石提高了分级级别。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重建可获得良好的输尿管成像,重组图像可校正结石大小的临床分级,为临床提供更多精准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0月间经多层螺旋CT检查的输尿管结石4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17-73岁,平均41.7岁,回顾性分析其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表现,并与临床结果对比。结果 43例患者共发现输尿管结石52粒,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结节状高密度影,结石梗阻的输尿管近段增粗、扩张,CPR二维重建能直观地显示结石及输尿管扩张的情况。增强后肾盂期行三维重建即CT尿路成像能立体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近段输尿管扩张等整体情况,图像立体感强。结论输尿管结石CT平扫后采用CPR,增强后采用CTU可显示结石和扩张的输尿管等整体情况,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成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妇科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5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部位、类型、诊治情况和预后。结果255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共发生输尿管损伤5例,发生率0.19%,均发生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术中。2例输尿管完全横断者,术中经静脉美蓝试验确诊,即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输尿管热损伤和2例输尿管阴道瘘者,术后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前者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后者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所有患者预后均良好。结论输尿管损伤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时。若术中出现腹腔渗液、无尿或术后有不明原因发热、阴道大量流液时,应考虑输尿管损伤的可能,明确诊断后须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第三狭窄区阴性结石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输尿管第三狭窄区阴性结石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9例输尿管第三狭窄区阴性结石的CT表现和检查方法 。结果 19例结石均位于膀胱底偏一侧附近区域,呈圆点或椭圆点状高密度影,直径2~7mm,8例结石位于膀胱壁外,9例位于膀胱壁,另2例位于膀胱内,结石层面均在髋臼外上缘至股骨头上1/3之间层面内。结论 CT诊断输尿管第三狭窄区阴性结石明确、部位准确;输尿管第三狭窄区在定位片上可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为A型,8例B型。CT表现:(1)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50~80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治疗后复查,壁内血肿由于吸收及演变为慢性血肿,厚度及长度减小,CT平扫时密度较前降低而呈低密度。(2)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3)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4)全部病例主动脉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5)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19例。结论 螺旋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张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06-107,156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中小肠破裂早期隐匿性临床特点的成因及其诊治要点,以提高早期检出率和治愈率,进一步提高腹部创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小肠破裂116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前CT检查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腹腔内或腹膜后游离气体、肠道壁连续性中断为小肠破裂的特异性直接征象,肠壁增厚、肠壁血肿、腹腔和肠间隙积液以及肠系膜渗出、血肿为小肠破裂的重要提示性间接征象。扫描技术、窗技术运用不当等原因可导致漏诊。结论加强对外伤性小肠破裂CT征象的认识,正确运用扫描技术及窗技术,及时做出明确的诊断,避免漏诊,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克罗恩病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肠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克罗恩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2例克罗恩病中,4例病变在小肠,9例在结肠,9例同时累及结肠和小肠,19例呈多病灶节段性,3例呈单病灶。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肠管增厚、肠腔狭窄(16例呈非对称性,6例呈对称性),3例肠粘膜强化,15例肠壁分层(靶样征或晕轮征),6例肠周纤维脂肪增生,15例肠管外血管增粗增多(梳样征),15例肠管外蜂窝织炎形成,4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大,1例腹腔炎性肿块形成,1例肠瘘形成,2例伴有腹水。结论螺旋CT可明确显示克罗恩病的肠管改变及管外并发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12-1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CT 结合血管重建技术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 例肠及肠系膜损伤(BMIs)患者的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的影像特征,评价多层螺旋CT 结合血管重建技术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86 例BMIs 患者中,单纯小肠损伤共35 例(40.7%);小肠合并肠系膜损伤21 例(24.4%);单纯结肠损伤共15 例(17.4%);结肠合并小肠损伤5 例(5.8%);结肠合并肠系膜损伤3 例(3.5%);单纯肠系膜损伤7 例(8.2%)。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的主要表现为小肠或结肠肠壁增厚,肠管连续性中断;肠系膜损伤,肠系膜血肿形成,造影剂外渗;腹腔、盆腔及腹膜后积液(血),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肠及肠系膜损伤(BMIs)患者的MSCT 增强及CTA 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BMIs 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敏  裴莉敏 《现代医学》2012,40(2):178-18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h内接受CT检查.结果:CT检查示5例患者脑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灶,1例患者脑内见斑片状低密度灶.6例患者中线均无明显偏移.出血灶位于大脑皮层者5例,位于脑干者3例,位于脑白质者3例,位于胼胝体者2例.3例患者脑室内出血,2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患者额、颞叶见斑片状低密度影.1例患者脑肿胀.6例患者伴颅骨骨折或头皮下软组织肿胀或副鼻窦积液或肺挫伤.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病情危重,CT为首选检查,CT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10-112
目的探讨CT诊断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12日~2016年10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硬膜下血肿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98例患者经过CT检查后得知,单侧病变57例,双侧病变41例;其中单纯大脑镰血肿14例,小脑幕血肿14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16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伴有颅骨下方颅脑凸面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裂伤且脑内血肿合并大脑镰、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27例。该类疾病患者以条带状、条索状高密度影为主要的影像学特征;新月形、片状可为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形状;诊断准确性为92.86%。结论对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CT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上应做好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工作,以免与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肾上腺16例,下腔静脉后1例,肾门附近1例,膀胱1例;恶性1例,良性18例。肿块多数较大,边界清,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7例),病灶内密度多不均匀,出血、坏死多见,CT平扫病灶大部分呈低密度(16/19),增强扫描后瘤体实质部分或囊壁持续明显强化。结论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多平面重建(MPR)可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5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54例输尿管结石,MSCT诊断146例,诊断准确率为94.81%。146例MSCT正确诊断的输尿管结石中,结石部位在输尿管腹腔段41例,盆腔段61例,膀胱壁内段38例;双侧输尿管6例。结石CT轴位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CT值为160~1170HU;多平面重建(MPR)上结石呈类圆形、柱子状或呈不规则形状。其中结石上端输尿管或肾盂、肾盏伴程度不一的扩张积水74例(50.68%),输尿管结石有软组织边缘征表现者89例(60.96%)。结论 MSCT对输尿管结石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首选。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娟  张起双  李忠  刘鸿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457-1459,F00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重建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腹症病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162例急腹症患者中急性炎症88例;消化道穿孔7例;肠梗阻15例;肠套叠3例;胆管结石8例;泌尿系结石17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6例;脾梗塞3例;宫外孕2例;黄体血肿破裂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89例,临床随访证实73例。CT诊断符合率94.4%。结论:MSCT能快速显示急腹症的病变原因、部位、程度、病变范围,有无血管病变及脏器坏死,并可发现并发病及合并症的存在。多层螺旋CT是急腹症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部分病例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82例闭合性腹外伤中的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0年4月手术的82例闭合性腹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闭合性腹外伤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探查及治疗,其中中转开腹手术31例。病例中脾破裂23例,肝破裂17例,小肠破裂穿孔14例,腹膜后血肿5例,肠系膜破裂5例,结肠破裂穿孔7例,肠管挫伤6例,膀胱破裂2例,多脏器损伤3例。1例发生胆瘘,1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余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外伤的病人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是一种极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