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腔炎与开放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散性腹腔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开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3±4.8)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6±2.1)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6.2±4.5)h,平均住院(5.5±3.0)d,2例术后感染;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阃(54.7±3.6)rain,引流管留置时间(5.5±2.2)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2.6±3.8)h,平均住院(7.5±2.5)d。12例术后感染,两组各项比较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腔炎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患度广大病人。  相似文献   

2.
后腹腔镜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9年3月38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和32例开放肾上腺手术治疗小儿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的应用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5.4±32.0)ml和(155.3±41.7)ml;(1.5±0.4)d和(2.8±1.5)d;21.1%和50%;(5.5±0.8)d和(8.5±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开放组。两组病例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当,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应用小儿腹腔镜对256例小儿阑尾炎分别行双孔法、三孔法及采用带操作孔道腹腔镜的脐部单孔法和多孔法手术治疗。结果除3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出血1~5毫升,平均2毫升。手术时间15~45分钟,平均25分钟。Trocar戳孔感染7例,住院时间3~7天,平均5天。随访1~23个月,除1例因肠粘连肠梗阻复诊两次外,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推广。适当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具体方法可发挥其优势,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小儿阑尾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探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阑尾炎患儿中选取42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1例.在参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开放手术治疗,在研究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经过不同术式治疗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不同术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差异较为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意义.结论:在小儿阑尾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7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开腹组,3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7±57.9)ml少于开腹组的(387.6±80.5)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6.7±5.3)个多于开腹组的(20.5±3.8)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8.2±9.8)h早于开腹组的(70.5±10.4)h,术后住院时间(10.5±2.6)d短于开腹组的(13.6±3.4)d,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开腹组的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4.5±80.5)min长于开腹组的(158.5±7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取腹腔镜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RH)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79.3±123.5)mL、(35.6±12.3)h、(11.6±4.8)d,对照组分别为(503.5±189.6)mL、(67.3±18.6)h、(15.9±5.1)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导尿管拔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天津南开医院,天津海河医院收治的阑尾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两所医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均包括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将所选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LA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OA组),每组均50例,对两组的相关临床治疗过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LA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为(42.6±9.8)min,平均住院所用时间为(4.3±1.5)d,与O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LA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对比显著。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疾病,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手术疤痕小、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伤口感染率低以及病情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可以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一些弊端,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顺利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min,术后平均住院3.5d,无并发症。1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安全可行,患儿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式子宫广泛切除加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宫颈癌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广泛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清除盆腔淋巴结(21.4±2.2)个,手术时间(240±25.6)min,术中出血(340±40.2)ml,7例需要输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问(2±0.26)d,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0.5±1.3)d,术后住院时间(9.2±1.1)d。术后第一天均可下床活动。3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无一例死亡及复发。结论该术式损伤小、恢复快,能达到足够的切除范围,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免钛夹成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缺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成人阑尾炎患者施行经脐单孔法腹腔镜免钛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4例均顺利施行单孔法免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28±13.5)min,术后24h内均能恢复肠蠕动,无切口感染,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2.5±1.5)d。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免钛夹阑尾切除术联合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优点,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柏华 《现代保健》2010,(27):58-59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来23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3例,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4例。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常规组和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3.00±12.35)min、(25.00±8.84)min和4(2.61)、0(0.00)。结论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快速、术后切1:3感染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宋邕 《现代保健》2014,(8):144-14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176例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8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9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LA组为(90.5±22.4)min, OA组为(91.8±2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术中出血量:LA组较OA组少[(10.6±7.5)mL vs(23.8±6.2)mL,P=0.02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组较OA组短[(29.4 h±3.8)h vs(48.3±7.4)h, P〈0.001];术后住院时间:LA组较OA组短[(6.1±2.2)d vs(11.6±3.2)d,P〈0.001];术后24 h镇痛药物应用:LA组15例,OA组78例(P〈0.001);切口感染:LA组3例,OA组27例(P〈0.001);术后肠梗阻:LA组1例, OA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腹腔脓肿:LA组1例,OA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LA是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小儿外科利用经脐部单部位腹腔镜治疗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46例,2,3~12岁,平均6.8岁。所有患儿均采取自脐孔置入单孔腹腔镜,并经过脐轮切口直接置入抓钳探查腹腔,将阑尾拖出体外进行常规切除的方法。结果:110例患儿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4例。107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3例改行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无中转进腹手术。患儿均治愈,术中出血少,无切口感染,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7.5月,脐部无可视性疤痕,无肠粘连及肠梗阻。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单纯性阑尾炎安全可行,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且更加微创,腹部无明显瘢痕残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立辉 《现代医院》2013,13(1):38-3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对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间进行的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89例)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p=0.012)、术后排气时间(p<0.001)、住院时间(p=0.020)及术后并发症(p<0.05)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陆路  周小民  宋向晖  吴浩  阳光  陈炜 《现代保健》2013,(24):121-12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及开腹阑尾切除术在年轻女性中的探查效果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通外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共37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215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共159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56.51±8.42)min,OA组(65.05±6.60)min;LA组的住院时间(2.62±0.76)d,而OA组(5.3±0.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组术后无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有1例腹腔脓肿发生,而OA组则分别为16例和4例;LA组无发生术后肠梗阻,OA组有48例病例发生术后肠梗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女性患者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少等的优点,同时腹腔镜手术能够同时探查腹腔其他脏器,发现除阑尾炎外的其他疾病,是治疗阑尾炎女性患者的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维持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使用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入组22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9例,腹膜透析4例,血液透析18例,平均年龄(54.2±15.1)岁,平均透析龄(51.5±21.4)月。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磷,血清校正钙、钙磷乘积、iPTH为:(2.94±0.43)vs(2.31±0.39)(p=0.00),(2.23±0.11)vs(2.26±0.10)(p=0.25),(82.2±12.9)vs(65.3±11.1)(p=0.00),(1 462±1 053)vs(1 411±943)(p=0.5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6.4%,无1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结论碳酸镧是一种对维持透析患者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的口服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期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9.44±9.47)min、出血量(33.67±8.15)mL、疼痛分数(2.64±1.01)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9.45±10.47)min、(124.52±9.48)mL、(5.84±2.05)分,且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2.86±0.68)d、下床时间(1.89±0.98)d、住院时间(7.02±2.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42±1.24)、(3.08±1.22)、(15.34±3.58)d,组件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石率(5.36%)与对照组(3.57%)相差不明显(P〉0.05),而起并发症发生率明(3.57%)显低于对照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技术处理特点。方法对92例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并对其方法及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130 min,平均(62.40±35.20)min,术中出血量10~165 ml,平均(40.10±30.50)ml,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年轻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对机体短期影响.方法 选择行胆囊切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检测术前、术后4d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135.80±26.74) ml,多于腹腔镜手术组的(63.41±15.06) ml;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6±0.9)h、(6.7±3.2)d,均长于腹腔镜手术组的(0.4±0.3)h、(2.8±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术后发热率为15%(3/20),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外周血IgG、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术后4d外周血IgG、PCT水平分别为(13.93±1.98) g/L、(2 153.2±1 452.1) mg/L,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9.23±2.87)g/L、(768.0±237.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对机体的短期影响较小,同时对机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轻微,利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