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通过不同浓度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人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 ,探索临床更为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均为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ΛSΛ~Ⅱ级 ,其中男 2 9例 ,女 3 1例 ;年龄 2 5~ 65岁 ,体重4 5~ 80kg,身高 1 58~ 1 80cm。术前心功能及电解质正常。按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的浓度不同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例。A组 :2 %利多卡因 0 .75%布比卡因 ;B组 :2 %利多卡因 0 .5%布比卡因 ;C组 :1 %利多卡因混合 0 .3 75%布比卡因。1 .2 麻醉方法 :取T 8~ 9间…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纯度〉99%),化学性质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低于布比卡因。比较0.5%罗哌卡因与等效的布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麻醉和骨折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骨折术后疼痛影响康复[1] 。 1 998年以来 ,我院对下肢骨折中等手术 1 0 0例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分别采用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和布比卡因加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硬膜外麻醉 ,对比观察其起效和术后镇痛时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1 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组 (A组 ) :5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1 7~ 66岁 ,平均 4 0 2岁。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组 (B组 ) :50例 ,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 8~ 65岁 ,平均 4 1 3岁。术前 2 4h停用一切镇痛药 ,术中不辅用镇痛药。两组性别、年龄、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ALAC)及芬太尼对布比卡因MLAC的影响。方法:将择期盆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0例,采用序贯试验法分别应用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术后硬膜外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采用Dixon公式计算MLAC。结果: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MLAC为0.064%,95%可信区间0.055%~0.072%;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的MLAC为0.041%,95%可信区间0.033%~0.048%。结论:复合芬太尼可以降低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MLAC。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MLAC的确定有利于提高术后硬膜外镇痛质量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矫健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18-219
目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与轻比重液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70岁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重比重组和轻比重组各100例,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平面的差异,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联合阻滞效果的比较,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腰硬联合麻醉中持续时间长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平面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起效时间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对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临床应用硬膜外技术进行无痛分娩 ,并随着镇痛泵的使用更加完善了此项技术。我科与妇产科配合选择 80例 ,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 ,进行无痛分娩对比观察 ,证明低浓度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较优。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妊娠 37周以上 ,无阴道分娩及麻醉禁忌证 ,志愿接受分娩镇痛 ,且完成阴道分娩 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 30例 ,布比卡因组 5 0例。用1%利多卡因 ,0 2 %罗哌卡因和 0 2 %布比卡因 ;含有 0 1%罗哌卡因和 0 1%布比卡因与 2 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的镇痛泵。1 2 方法 待产妇第 1产程进展至活跃期 ,即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效能,以探讨剖宫产的最佳局麻药。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用0.75%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各2 m l,分别用脑脊液1 m l配成等比重溶液,用25G腰麻穿刺针,于L2~3间隙穿刺,在60 s内缓慢将2 m l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比较各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恢复时间的异同点。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上,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恢复时间和最大阻滞时间上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在最高麻醉平面上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上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在镇痛效果及肌松上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在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上,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结论罗哌卡因不仅具有布比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的优点,而且能克服后两者的缺点,是腰麻下行剖宫产的理想局麻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3种局麻药用于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试验量含1:200000的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3ml,再分别给予浓度均为0.5%的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中的一种,分次给药。记录各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但有一些肌松不满意的病例。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效较其他两组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其运动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其他两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0.5%的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应用下腹部手术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的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其他两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120例65~98岁的股骨颈以下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侧卧位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于L3~L4或L2~L3用25G腰穿针穿刺,成功后以每秒0.1ml速度注入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经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cm,视情况需要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3~10ml。结果腰麻及硬膜外置管均成功者109例,成功率91%;全部病人均达到完全无痛,优良率100%;需硬膜外追加局麻药者,切皮前18例,术中22例;并发高平面麻醉(≥T4)2例,低血压19例,血压升高9例,心动过缓5例,术后头痛1例。结论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不仅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特性及安全性,评价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0例)与布比卡因组(3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持续时间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循环系统并发症少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与等剂量布比卡因相比镇痛效应相当,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颈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将拟行肩锁部手术4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分3次注射0.25%罗哌卡因共30ml,布比卡因组分3次注射0.25%布比卡因共30ml。观察两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常规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15、30、45、60min及术后1h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组显著慢于和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SBP、DBP、MAP、HR和SaQ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相当,而罗哌卡因毒性低,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兔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PLGA缓释微球量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注射液和布比卡因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在兔蛛网膜下腔注射的运动阻滞时间、强度.方法 布比卡因PLGA微球采用乳化溶媒蒸发法制备,直径大小在50~135 μm左右.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n=8),组Ⅰ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和无药微球后注射2.5 mg布比卡因注射液,3 d后注射2.5 mg布比卡因(PLGA)缓释微球,组Ⅱ注射5 mg布比卡因注射液,3 d后注射5 mg布比卡因PLGA缓释微球.组Ⅲ注射10 mg布比卡因,3 d后注射10 mg PLGA布比卡因缓释微球.运动神经阻滞效果采用行走运动障碍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评级.结果 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和无药微球后,新西兰家兔无运动功能障碍.注射10 mg布比卡因微球与10 mg布比卡因注射液,均可提供完全运动神经阻滞,布比卡因微球阻滞时间较布比卡因注射液明显延长.注射5、2.5 mg布比卡因微球与注射液运动阻滞不完全,布比卡因微球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于布比卡因注射液.结论 布比卡因微球运动阻滞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从微球中突释出来的布比卡因药量.  相似文献   

14.
咪唑安定-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连续输注镇痛和镇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自控镇痛术 (PCEA)和患者自控镇静术 (PCS)联合用药尚存在一些副作用。本文观察布比卡因、咪唑安定用于PCEA和PCS的作用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妇产科手术患者 ,年龄 2 2~ 4 7岁。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例 ,Ⅰ组 :吗啡 2mg+布比卡因 10 0mg ;Ⅱ组 :布比卡因 10 0mg;Ⅲ组 :咪唑安定 10mg +布比卡因 10 0mg。 3组均配成 5 0ml镇痛液 ,术毕镇痛泵硬膜外连续输注 2ml/h。各组一般资料相近 (P >0 .0 5 ) ,有可比性。1 2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呼吸、心率、血压、肠蠕动恢复情况、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混合用药在痔痿术后硬膜外止痛(PEA)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急诊或择期手术80例,均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于L3-4行硬膜外穿刺,向下置管3 cm,先后注入1.5%利多卡因5ml,10 ml,手术结束后于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地塞米松10 mg+吗啡2 mg混合液共5 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及术后12,24,48 h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人术后镇痛时效达72 h,恶心呕吐发生率10%,尿潴留发生率12%.结论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配伍在痔瘘术后硬膜外腔止痛疗效满意,且方法简便,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周乐  吴刚明 《西南军医》2013,(5):510-512
布比卡因脂质体是把布比卡因封存在载体分子中以延长其在作用部位的停留时间的一种布比卡因新剂型,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术后镇痛。本文就近年来布比卡因脂质体(liposomes bupivacain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布比卡因作静脉区域麻醉(阻滞麻醉),已有数例死亡的报告,故现已弃用。其危险似乎不能完全归咎止血带的运用。 作者与某医院毒物鉴测部门合作,研究了在标准的阻滞麻醉期间能否在全身血液循环中查到布比卡因。对5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于阻滞过程中进行采血检查,采血时间首次是在布比卡因注入肢体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混合用药在痔瘘术后硬膜外止痛 (PEA)的疗效。方法 ASAⅠ~Ⅱ级 ,急诊或择期手术 80例 ,均采用 18G硬膜外穿刺针于L3~ 4 行硬膜外穿刺 ,向下置管 3cm ,先后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 ,10ml,手术结束后于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2ml+地塞米松 10mg +吗啡 2mg混合液共 5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及术后 12 ,2 4,48h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镇痛时效达 72h ,恶心呕吐发生率 10 % ,尿潴留发生率 12 %。结论 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配伍在痔瘘术后硬膜外腔止痛疗效满意 ,且方法简便 ,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6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30例。分别用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全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和药物安全性指标,观察用药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阻滞恢复时间长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左旋布比卡因相对作用时间较长,毒性较小,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对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进  邹望远  郭曲练 《武警医学》2006,17(3):215-217
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术后的疼痛常很剧烈。一般术后镇痛多采用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等药物。作为毒性更小的长效局麻药,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作用类似,将其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正在开展。本研究选择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旨在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