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炎  张万荣  林震 《山西建筑》2014,(5):202-203
以文献阅读和部分古典园林实地考察为基础,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进行了分析,从特色、分类、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古典造园中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规律与手法,对当代新中式风格的营建具有启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廖存主 《山西建筑》2010,36(23):353-354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及意境的创造作了论述,试图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探析如何利用园林要素设计别墅庭院,以期营造一个符合别墅主人品味而且充满诗情画意的庭院空间。  相似文献   

3.
《工业建筑》2012,42(9)
中国古典园林与斯蒂文·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在创作理念、质料经营和空间表达上,呈现出跨越时代与文化、园林与建筑的联系。创作中对于人的存在、感知和行为的回应,体现了二者在对待人与园林、建筑关系上相契合的内在意识和营造方式。此相关性的揭示旨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营造观与当代建造文化之间的关联,对建造本质进行反思,为当代建筑及园林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冯琳 《工业建筑》2012,(9):173-177,102
中国古典园林与斯蒂文·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在创作理念、质料经营和空间表达上,呈现出跨越时代与文化、园林与建筑的联系。创作中对于人的存在、感知和行为的回应,体现了二者在对待人与园林、建筑关系上相契合的内在意识和营造方式。此相关性的揭示旨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营造观与当代建造文化之间的关联,对建造本质进行反思,为当代建筑及园林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园林景观的空间处理是保证景观品质的本质要素。近年来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逐渐趋于细化,追求园林景观的细节和品质。中国传统园林因其追求自然、意境深远,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空间渗透,使游人完全融入自然山水的景致之间。本文从现代主义的简洁中回归传统园林,探索古典园林中深远意境的表达方式,将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为墙垣空间、合围空间及环境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园林实例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中空间渗透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意境表达中的作用,启发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空间的处理与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古典园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山石、水等共同构成了幽静、雅致的山水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建造中,应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化意蕴、生长特性、基本特征等配置植物,创造出带有浓重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8.
胡群霞  刘英 《山西建筑》2007,33(20):356-357
从中国园林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进行了分析,结合园林意境的定义和类型讲述了几种营造园林意境的方法,以提高园林的境界和设计水平,可供园林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胡晓春 《山西建筑》2010,36(23):349-350
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及其特点,介绍了中国的诗词在古典园林意境美创造中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过程中用来体现画意的各种手法,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任飞 《山西建筑》2014,(8):233-234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结合当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理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因地制宜、追求意境、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5.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6.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