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凝灰质储层由于胶结松散,遇水易分散,基质含量高,孔隙发育程度和连通性差,勘探开发难度较大。以海拉尔贝16断块兴安岭油层为目标区块,从兴安岭群油层的物性与岩性特征入手,系统论述了兴安岭群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并着重研究了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矿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种黏土稳定剂,QY-138号黏稳剂与凝灰质储层的配伍性最好。研究成果为海拉尔兴安岭凝灰质储层注水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萨中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萨零组油藏为中-低孔渗储层,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表现出强水敏特征。为了注水开发保护储层,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静态与动态模拟实验,说明了油田注入水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并阐述了影响因素。考虑在注水过程中控制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稳定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对现场即将使用的多种粘土稳定剂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与萨零组油藏配伍的粘土稳定剂,为萨零组的注水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于水敏油藏注水开发,必须进行防膨预处理。目前常规的粘土稳定剂对于新注水的粘土矿物有一定的抑制粘土膨胀作用,但对于已经发生粘土膨胀的地层作用不大。缩膨剂的室内实验研究表明,缩膨剂在防膨和缩膨性能上均优于常规的粘土稳定剂。缩膨剂在油田注水中,特别是水敏油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贝301断块的强水敏储层,对注水开发试验井组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优选出粘稳剂类型为5号,注入浓度为0.8%的注入方式,推广至全区,见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跟踪现场试验,对开发方案中的井距、开发层系和转注时机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出合理的开发技术界限。通过研究,解决了强水敏储层的注水问题,形成了强水敏储层注水开发技术.实现了贝301区块高效开发的目的,同时为类似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注水油田开发过程中,防止注水引起储层黏土膨胀是非常重要的.苏北油区红1井区储层岩石的水敏指数为0.43,临界矿化度为6 000 mg/L,表现为中等偏强水敏,储层能量不足,油层压力低,地层水型为CaCl2,总矿化度111 643.71 mg/L.文章结合拟注入的清水,研究了三种防膨剂在不同温度下的防膨率,其中1#防膨...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低,连通性较差,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容易受到伤害,合理的注水开发及对储层保护尤为重要。以辽河油田龙606块低渗透砂岩体为例,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储层敏感性、储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效率开展了系统性评价,提出了注水用水质指标为:矿化度不小于3 000 mg/L,粒径中值不大于2.0μm,悬浮物质量浓度不大于4.0 mg/L,含油量不大于5.0 mg/L。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量,在石油大量进口的同时,更加高效快捷的开采国内石油资源,已经成为行业内人员想要实现的技术目标.由于石油所处环境恶劣,开采要求相对复杂,为了提高石油资源开采效率,通过对复杂条件下石油注水开采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田注水开采地震监测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云美厚 《石油物探》1997,36(3):46-55,27
在高孔隙度低粘度(小于100mP·s)油田开发中,注水开采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改善采收率的方法。本文根据Gassman方程和岩石密度平均方程着重研究了注水强化开采过程中,由于水置换砂岩储层中不同油气比原油所引起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三种地质模型的试算对水置换石油所引起的界面反射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置换石油所引起的砂岩纵横波速度和密度以及界面反射系数的变化是十分显著的。对含中、高油气比原油的砂岩储层来说,其反射系数相对变化率约在30%左右,有时甚至可高达40%或50%以上。而对含低油气比原油的砂岩储层,其反射系数的相对变化率也至少可达到17%以上。上述研究为地震注水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濮67块沙三中油藏的平均渗透率1.9×10-3μm2,属于特低渗透油藏。以中原濮城油田濮67块沙三中6~10油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低渗透油藏储层流动性"五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的速敏损害程度弱,水敏损害程度中等至中等偏强,同时具有弱碱敏和弱酸敏效应。  相似文献   

10.
温西十区块合理注水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层破裂压力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温西十区块油层破裂压力为60MPa;通过分析注水压力对套管损坏的影响,论证了注水井井底流压应在50~58MPa之间;井口注水压力应在24.2MPa至32.2MPa之间。明确了温西十区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驱效果差、注水利用率低,采油井周围地层压力未能有效恢复。针对该区块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贝301断块开发指标变化趋势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于该断块的水驱特征曲线,并且推导总结出水驱规律基本关系式。同时为了解决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引用了含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式,同时对基本关系式做出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国内通用的聚丙烯酰胺干粉制备工艺中,聚合物分子量的降低率达50%以上。采用分子量较高的低水解度水溶胶型聚丙烯酰胺配制聚合物驱油剂并使用聚合物稳定剂,可以将高含盐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提高一倍以上,并使聚合物的抗盐性能、热稳定性能及抗机械剪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为在高含盐地层中使用聚丙烯酰胺驱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熊山  王学生  张遂  赵涛  庞菲  高磊 《岩性油气藏》2019,31(3):120-129
吐哈WXS油藏经过24年注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注入水对储层的长期冲刷和浸泡导致储层敏感性发生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定量分析、高压压汞实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分析目标储层长期注水前后岩石矿物成分和黏土组成、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等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水淹层岩心和油层岩心分别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注水冲刷容易造成目标储层黏土矿物含量下降,增强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而导致储层在长期水驱后敏感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与敏感类型及储层所属层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在后期注水及储层改造中应针对不同部位储层的敏感性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景军 《复杂油气藏》2014,(1):38-40,57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块原油粘度较大、水驱效率低的特点,室内实验优选了一种降黏体系。通过仪器测试和模拟油藏条件,开展了流度比和岩心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降黏体系浓度600 mg/L,水溶液黏度提高8.2倍;降黏体系浓度400 mg/L,地层条件下原油降黏率达到53.6%。体系浓度600 mg/L,水驱后注入降黏体系0.5PV,可提高驱油效率18.7%。注入降黏体系后,驱替压力明显上升。注入时机越早,提高水驱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耐高温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3):238-241,180
在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抑制粘土水化膨胀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溶液聚合方法,研制了一种耐高温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静态粘土膨胀实验和岩心流动渗透率伤害率实验结果表明: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不仅用量小,耐高温能力强,而且对粘土水化膨胀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粘土稳定剂,可应用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杨凯 《特种油气藏》2010,17(2):82-84,91
大量实验证明,裂缝具有较强的压敏效应.低渗基质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使得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非常困难,而注水吞吐对保持油层压力以及实现稳产具有明显优势.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裂缝性低渗油藏渗流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所编制的数值模拟程序,分析计算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对该类油藏注水吞吐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的影响在生产后期,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也越大;应力敏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影响产量,随着其值的增加,油井产量降低,当应力敏感系数增大到一定值后,产量的降低幅度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双重孔隙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在稳定注水采油后岩块系统还存在大量剩余油,而不稳定注水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驱油效率。室内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在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采用衰竭式降压开采,周期注水等不稳定注水方式,能够提高水驱油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可视化岩心水驱油等实验资料,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差异、成岩作用差异、孔隙类型差异及其连通程度、孔喉配置关系、孔喉比、微裂缝等储层微观因素对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三个区块孔隙类型单一,均以大孔隙为主,而喉道类型差异大,喉道差异是导致区块之间注水效果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