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抗焦剂在粘胶基碳纤维生产过程中对碳化收率、抗拉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经浓度为5%的磷酸氢二铵处理后的粘胶原丝,其碳化收率最高,抗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差别化纤维     
《化纤文摘》2013,(2):30-32
TQ 342.820132195酚醛基芯皮聚合物共混物共挤出熔纺制取碳纳米纤维Kuang…;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11,46(6),p.1870(英)研究聚丙烯-酚醛-聚乙烯[PP-(PF-PE)]无溶剂芯皮熔纺制取碳纳米纤维(CNF)的新工艺。该方法有3个主要步骤,PP(芯)与PF和PE(皮)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共挤压,随后熔纺,熔纺形成芯皮纤维;芯皮纤维稳定化,形成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原丝碳化形成最终的CNF。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都揭示,长的和弯曲的CNF直径在100~600nm,长度大于80μm。根据原材料PF有45%得率,CNF显示有规则的取向丝束,向上卷曲变为波形长纤维螺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     
8.1 制造方法的发展 碳纤维已有90年的历史了,过去用的电灯丝就是最早的碳纤维,由Swan和Edison用粘胶和棉花作原丝经碳化而制成的,以后这类似的纤维经碳化后则主要用来作高温绝缘材料。但是,这些纤维都没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经熔融共混法将纳米Al_2O_3掺杂到热塑性酚醛树脂中,熔融纺丝,制备酚醛纤维原丝,再经固化处理,得交联化的酚醛纤维;碳化,得酚醛基碳纤维。考察了掺杂纳米Al_2O_3对酚醛纤维固化反应、交联化酚醛纤维性质及酚醛基碳纤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纳米Al_2O_3可提高固化速率,随纳米Al_2O_3掺量的不同,纤维的残碳及拉伸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纳米Al_2O_3掺量1. 5%时,纤维的残碳率提高13. 6%,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 91%;改性酚醛基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高达630 m2/g,与未改性的酚醛基碳纤维相比,比表面积提高了53. 7%。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2):2666-2669
经熔融共混法将纳米Al_2O_3掺杂到热塑性酚醛树脂中,熔融纺丝,制备酚醛纤维原丝,再经固化处理,得交联化的酚醛纤维;碳化,得酚醛基碳纤维。考察了掺杂纳米Al_2O_3对酚醛纤维固化反应、交联化酚醛纤维性质及酚醛基碳纤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纳米Al_2O_3可提高固化速率,随纳米Al_2O_3掺量的不同,纤维的残碳及拉伸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纳米Al_2O_3掺量1. 5%时,纤维的残碳率提高13. 6%,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 91%;改性酚醛基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高达630 m2/g,与未改性的酚醛基碳纤维相比,比表面积提高了53. 7%。  相似文献   

6.
曾凡龙  潘鼎 《合成纤维》2004,33(2):11-14,32
研究了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两种催化剂,以及逐步碳化活化和直接活化两种工艺对粘胶活性碳纤维得率、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的影响;新指标有效得率能满意地克服单一指标的不足。粘胶纤维的氧化、碳化及活化得率随磷酸二氢铵的用量线性增加,随硫酸铵的用量增幅趋缓。磷酸二氢铵优于硫酸铵,用前者时纤维容易活化、比表面积大、有效得率高。纤维的有效得率与催化剂种类有关,随磷酸二氢铵的增加而上升;但与活化工艺的关系不大。经N2等温吸附和WAXD测试表明,两种工艺制得的产品有相同的孔结构,但微晶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7.
曾凡龙  潘鼎 《合成纤维》2004,33(2):11-14
研究了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两种催化剂,以及逐步碳化活化和直接活化两种工艺对粘胶活性碳纤维得率、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的影响;新指标有效得率能满意地克服单一指标的不足.粘胶纤维的氧化、碳化及活化得率随磷酸二氢铵的用量线性增加,随硫酸铵的用量增幅趋缓.磷酸二氢铵优于硫酸铵,用前者时纤维容易活化、比表面积大、有效得率高.纤维的有效得率与催化剂种类有关,随磷酸二氢铵的增加而上升;但与活化工艺的关系不大.经N2等温吸附和WAXD测试表明,两种工艺制得的产品有相同的孔结构,但微晶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8.
20074175碳化温度对PAN基活性中空碳纤维性能和结构的影响Sun 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7 (5),p.2155(英)用磷酸氢二铵预处理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然后进一步在空气中氧化,在氮气中碳化,用二氧化碳活化。在该工艺中,研究了PAN中空纤维原丝的碳化温度对PAN基中空碳纤维(PAN-CHF)和PAN基活性中空碳纤维(PAN-ACHF)的微结构、比表  相似文献   

9.
由聚丙烯腈原丝制得的活性碳纤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 生产活性碳纤维的聚丙烯腈(PAN)原丝通常由丙烯腈、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IA)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纺丝得到.由PAN原丝试验制备活性碳纤维(图1)有三个步骤:热氧化稳定(图2)、碳化(图3)和活化. 1.1热氧化稳定 原丝在空气或氧化气氛中、180~400℃温度范围内采用连续工艺进行热氧化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线形聚合物链通过腈基低聚合作用转化为可熔的梯状聚合物,在梯状聚合物的主干上形成含氧基团,如-OH,>C=O和-COOH等,这些基团在随后的碳化过程中可以帮助梯状聚合物熔化.  相似文献   

10.
Koreox预氧化PAN纤维是一种阻燃性纤维,由轻度碳化的碳纤维聚丙烯腈原丝制造。当它在更高温度下经过进一步碳化,预氧化PAN纤维转变成碳纤维。当它进行蒸发或化学活性过程,成为一种具有活性的碳纤维。这就证明Koreox预氧化PAN纤维属于丙烯酸碳纤维族,是一种先进功能纤维,且持有高度阻燃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二醇(PPG)与聚丙烯腈(PAN)共混制备的PAN/PPG原丝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利用SEM、FTIR、元素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等仪器和手段,研究了PPG的加入对预氧丝和碳丝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PG的加入使PAN预氧丝的表面结构更加均匀,减少了碳纤维中的孔洞;同时还促进了纤维在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的氧化...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原丝     
碳纤维的主要原料是:PAN(聚丙烯腈)、人造丝和中问相沥青。最早期使用的原丝是人造丝,现已被PAN代替,因为PAN的碳纤维产出率是50%,而人造丝的产出率只有25%。 PAN基碳纤维的生产与人造丝基碳纤维的生产极为相似。原丝在200℃以上的温度下氧化,即而碳化和石墨化。然而,由于PAN原丝的碳纤维产出率较人造丝高,所以成本较低,这使其非常有竞争性,从而发展成碳纤维生产中最通用的,使  相似文献   

13.
973214MMF生产的发展Part xxl:碳纤维原丝Mishra 5.P.;Asian Textile Journal,1996,5,(6),p .60一63(英)碳纤维由有机原纤维在惰性气体中经1。。。一3000℃热解而成。纤维的起始材料称之为原纤维包括以下材料:纤维素,聚丙烯睛、聚氯乙烯,酚醛树脂,酚醛天胺树脂,聚糖醇,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和沥青。天然纤维素结构含有极性羚基,使链间产生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但是由于相当低的碳得率(15一30%)使纤维素作为碳纤维原丝失去了重要性。酚醛树脂由于相当高的碳得率(5。一70%)已成为重要的原丝。酚醛树脂聚合物可能是线性的聚合物,交联聚合物或部…  相似文献   

14.
2月22日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开发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的原丝产业化生产技术,突破预氧化炉、高低温碳化炉、恒张力收丝机、高温石墨化炉等关键装备制约,开发专用纺丝油剂和碳纤维上浆剂。围绕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及其配套原丝开展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纤维的产业化水平,实现GQ3522[GQ3522、GQ4522、QZ5526均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动态     
中国纺织大学的粘胶基碳纤维扩试线通过阶段鉴定1997年11月30日,由纺织总会和航天工业总公司主持召开了300kg/a粘胶基碳纤维扩试线的阶段鉴定会。8年来,中国纺织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了棉浆基粘胶强力丝的结构和特性、织带工艺、纯化工艺、预氧化和碳化工艺及设备,在混合催化  相似文献   

16.
20025207制备聚乙烯醉中空活性碳纤维的碳化工艺Lu Yun…;Heeheng Xianwei Gongye,1999,22,(5),p .9一11(中)文章讨论用于制备活性碳纤维(ACF)的聚乙烯醇纤维的碳化过程中纤维组份、结晶形态和物理织物结构的变化。研究中空结构的形态、分析影响因素,在升温速率7C/min下能够获得均匀的高产率ACF。(汪兴华)聚乙烯醉碳纤维研究 2002520吕疵点对粘胶墓碳纤维抗张强度的影响和抗张强度的改善L iu Heiyu…;Heeheng Xianwei Gongye,2000,22,(2),p .46(中)17篇参考文献评论了疵点对粘胶基碳纤维(RCF)的抗张强度的影响和改善抗张强度,还包括…  相似文献   

17.
山田 《合成纤维》2009,(7):41-41
Century Textile&Industries Ltd宣布,由于世界需求减少,孟买近郊Kalyan粘胶厂的轮胎帘子线用原丝生产暂时停止。公司帘子线用原丝生产线减产25%,其他粘胶丝及化学品继续生产。生产线何时再开,需观察动向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18.
岳中仁 《炭素》1989,(3):33-37
本文从聚丙烯腈原丝的制备,PAN纤维的预氧化,碳化工艺以及碳纤维的表面处理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外超高强度PAN基碳纤维的研制方法,指出,碳纤维抗张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来源于高质量的PAN原丝,同时,PAN纤维的预氧化和碳化工艺的改进以及碳纤维表面处理也能较为有效地提高碳纤维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19.
964180聚乙烯乙炔用作碳纤维原丝的初步评价Mavinkurve A.…;Carbon,1995,33,(6),p.757-761(英)乙烯乙炔通过乙烯基团选择聚合得到的聚乙烯乙炔用作碳纤维原丝作了研究。在碳化前将纤维进行氧化处理显著地改善聚合物在惰性气体中热解时得到的碳化物的低得率。优化氧化处理,可使直至900℃热解后C的得率最大。(张桂水) 964181碳纤维:成形、结构和性质Peebles L.H.;Carbon Fibers;凡rmation.Struet一址e,and properties 1995,p.224(英) 964182碳纤维强力的比例影响(seale effect)Makarov V.G.…;Fiber Chemistry,1994,26,(2),p.122+(英)…  相似文献   

20.
20024216非常规沥青垂原丝制得的各向同性碳纤维和活性碳纤维Andrews R.…;Ameriean Chemistry Soeiety,Ab-straets of Papers,2000,219,(1),p.146(英)对沥青基原丝组份从非常规原丝制得的各向同性的沥青纤维性能有影响作了研究,初生纤维在氧化稳定过程中纤维轴向收缩随重量增加而减少。沥青碳和芳香度增加使得稳定性增加,收缩减少。杂原子含量增加产生相反作用,纤维碳化时也产生类似趋势。杂原子含量增加,特别是氧含量增加,使得最终纤维的活性增加。除了从页岩油衍生的沥青纤维外,其它纤维在活性下都有微孔。(李哗)碳纤维性能研究 20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