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很少见,多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结肠罕见,我们曾遇一例结肠嗜酸性肉芽肿,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8例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病变,男18例,女10例,年龄20~71岁。按照X线表现分为3型: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型,1例。②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型,6例。③嗜酸细胞性胃溃疡型,21例。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组织学特点是胃肠道壁内有广泛的嗜酸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的EG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8例EG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伴腹胀11例,腹泻6例,恶心或呕吐5例。18例中CT有胃肠道异常表现者15例,食管壁肿胀增厚3例,胃壁增厚5例,小肠肠壁增厚7例,结肠或直肠肠壁增厚4例,其中伴胃肠道黏膜增粗5例。此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4例,少量或中等量腹腔积液7例。18例中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6例。结论 EG的CT表现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的部位及深度有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提示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肠炎首先由Kaizser于1937年描述,病因不明,以胃肠道壁内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1994年文献中报道全世界约300例,近年来国内文献亦有散在报道。现报道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嗜酸性肠炎3例,重点分析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笔者报道了1例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肝脏浸润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病例。18F-FDG PET/CT显像不仅能更早地发现肝脏病灶, 提供其糖代谢信息, 还能评估全身多器官受累分布情况。笔者拟通过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以加深对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肝脏浸润影像学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嗜酸性肺炎是一种特发的以肺部嗜酸性细胞弥漫性浸润为特征的病变。临床上有发热、咳嗽、咳痰及哮喘等症状。多数可查出周围血嗜酸性细胞增高。本病较少见,国内外献陆续有报道。笔收集8例资料齐全病例,其胸部X线征象、CT表现颇具特征。现结合有关献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嗜酸细胞食道炎特发性嗜酸细胞胃肠炎(IEG)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疾病,其特征是胃肠道漫性嗜酸细胞浸润,依受累的部位,严重性和深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胃肠症状。本病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胃和小肠最为常见。食道受累者,称为特发性嗜酸细胞食道...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性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国内病例较少,且报道病例特点不一,极易发生误诊误治。1990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诊治该病2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以骨质破坏、组织性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本文分析我们遇到的10例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除2例脊柱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为临床及X线诊断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目的在于对其影学特点有进一步认识. 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为6~38岁,10岁以下2例,20岁以下6例;单发8例(80%),多发2例(20%);颅骨4例(图1,2),脊柱2例,股骨2例,髂骨1例,胫骨1例. 我们在分析本组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CT及X线表现的基础上,讨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宗禹  余晖 《放射学实践》2000,15(5):371-371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以骨质破坏、组织性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本文分析我们遇到的 10例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除 2例脊柱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为临床及X线诊断外 ,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 ,目的在于对其影学特点有进一步认识。本组男 4例 ,女 6例 ;年龄为 6~ 3 8岁 ,10岁以下 2例 ,2 0岁以下 6例 ;单发 8例 ( 80 % ) ,多发 2例 ( 2 0 % ) ;颅骨 4例(图 1,2 ) ,脊柱 2例 ,股骨 2例 ,髂骨 1例 ,胫骨 1例。我们在分析本组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CT及X线表现的基础上 ,讨论以下问题。  图 1 CT骨窗显示左额骨板障内低…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类癌(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癌又名嗜银细胞瘤或嗜银细胞癌,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4%,发生于十二指肠者较少见,易被遗漏或误诊,本文收集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嗜酸性肺炎胸片与CT表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分析了17例慢性嗜酸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并与胸片比较,评价了该病的CT特点与出现症状后不同时期CT扫描之间的关系。男9例,女8例,年龄39~77岁。慢性嗜酸性肺炎诊断标准是胸片有肺浸润伴有血嗜酸性细胞大于6%,或嗜酸性细胞肺实质浸润。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确诊7例,经BAL及支气管肺活检确诊6例,经BAL及开胸活检确诊1例,经针吸活检确诊1例,余两例根据血  相似文献   

13.
嗜酸性肉芽肿与黄脂瘤和Letterer—Siwe氏病同属于组织细胞病—X。病理为网状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发生于腰椎者罕见,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少见,诊断困难。现将我院一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腰椎嗜酸性肉芽肿报告如下。男,57岁。因发热后出现下腰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运动功能障碍。体检:全身淋巴结及肝脾不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心肺正常。膝、跟反射消失,双下肢明显肌萎缩,肌力差,  相似文献   

14.
胃嗜酸粒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病,由于肉芽肿内常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得名,X线表现复杂多样。本文综合五个医院共8例,均做过胃肠钡餐造影,有完整的X线资料,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及1例经胃镜取材活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嗜伊红性胃肠炎(EG)是一病因不清的罕见炎性疾患,其特征为胃肠道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嗜伊红细胞浸润。虽然,文献上共有250例报告,但实际上可能较为多见。根据文献报道,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以及治疗特点,本文对25例EG作一回顾性分析。在本组全部病例中有过敏紊乱者14例(56%),周围血嗜伊红细胞增多者24例(96%)。胃和小肠狭窄及皱襞增厚是最常的X线表现;侵及食管者有13例,以食管狭窄最为常见。类固醇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余者对Cromolyn和/或手术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嗜酸性胃肠炎(EG)的CT小肠造影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经内镜、组织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而确诊的嗜酸性胃肠炎6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主要表现有腹痛3例,腹胀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例.6例均有明显异常的胃肠道病变,病变主要累及胃窦3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5例、回肠4例、结肠3例以及阑尾2例.CT表现为胃肠壁水肿增厚,其中伴分层状肠壁增厚3例,胃肠腔狭窄3例,均未见梗阻,有黏膜皱襞粗大4例,少量腹水5例.结论:嗜酸性胃肠炎的CT表现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的部位及深度有关;胃肠壁分层状增厚、黏膜皱襞粗大甚至呈不规则假息肉状或结节状,有一定的CT特征性,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增高可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7.
作者 CT 检查了83例食管癌,其中可与手术或病理结果比较者共74例。(1)部位及扩展:食管近端9,中部42,远端32例。扩展长度2.5-15cm。有一例 CT 未能证实癌,食管造影为短段环状生长,手术无明显管壁增厚。(2)浸润:87%(26/30)CT 排除周围浸润;91%(40/44)术前怀疑浸润,手术、尸解证实,准确率为89%(66/74)。52例CT 发现肿瘤可切除,手术证实87%(45/52),但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ES)肺浸润的CT表现,作者研究了5例病人。男3例,女2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毅  屈翔  王宇 《武警医学》2005,16(12):929-930
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Hurthle cell(oncocytic)tumor]是指包括那些完全或主要(超过75%)由具有嗜酸性细胞特征的滤泡细胞构成的肿瘤。临床很少见,目前有关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文献报道很少,且对该病的认识尚未统一。而研究该病的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对诊断及其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于1996~2003年收治8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肠弥漫型嗜酸细胞性肉芽肿(附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嗜酸性肉芽肿一般分为弥漫浸润型及局限息肉型 ,临床少见。我院收治 3例 ,均经术前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本文着重讨论其影像诊断。1 临床资料与结果病例 1 患者 ,男 ,38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 2周入院。查体除腹部脐周有轻度压痛 ,并未触及包块外 ,余无异常发现。白细胞 :6 .7× 10 9/L ,中性 0 6 4,淋巴 0 2 2 ,酸性 0 13 ;血沉 18mm/h ,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全胃肠道钡餐检查 :食道、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1h ,2h后复查时 ,于左侧腹部可见一局限性狭窄肠段 ,约 15cm (图 1) ,呈向心性狭窄 ,局部粘膜增粗 ,边缘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