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优化组织工程技术构造塑形同种异体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乳兔关节和肋软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时适当延长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收集第3~4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将聚羟基乙酸(PGA)塑形后接种软骨种子细胞构建成细胞-PGA复合物,植入成兔皮下(在材料塑形和复合物种植过程中改良传统方法)。于种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软骨形态和再生情况并与改良前方法比较。结果(1)培养细胞传代时适当延长胰酶作用时间所获软骨细胞活性为(92±2)%,传统方法为(93±2)%(P>0.05)。(2)种植后4周,标本呈乳白色,有一定撑力;组织学观察见软骨细胞不成熟,基质含量低,周边有炎细胞浸润。8和12周时,标本呈瓷白色,软骨组织基本成熟,炎细胞浸润不明显。16周时,外观与12周一样,软骨细胞生长良好,新形成的软骨组织内未见血管生长,无炎细胞浸润。结论调整培养细胞传代时胰酶作用时间收获的软骨种子细胞在有免疫力动物体内成软骨效应良好,无明显免疫排斥;PGA塑形和复合物皮下种植方法的改良有利于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预定形态软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关键基因、信号通路,并分析软骨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 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来自正常人和OA患者的基因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软骨相关数据集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结果筛选出与OA相关的12个关键基因及86条关键信号通路。免疫浸润结果显示,OA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比较,其活化CD8T记忆细胞、CD56+NK细胞、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1型辅助型T细胞4种免疫细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和4种免疫细胞,其可能参与了OA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周围多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性血管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细胞增生,衬里层增厚,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演变的滑膜细胞、浸润增殖的炎性细胞等,均可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不仅是引发炎症免疫、蛋白质水解、细胞募集和增殖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单个核细胞浸润,进而软骨侵蚀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关节炎最明显特征是滑膜衬里层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生[1]。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 last-like synovi  相似文献   

5.
藻酸包埋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FY  Lu SB  Zhao B  Xu WJ  Huang LH  Yuan M  Sun MX  Zhang W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3):886-890
目的 探讨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种子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四肢关节软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藻酸钙凝胶包埋培养1周,植入兔膝关节股骨髁间软骨缺损,对照组缺损旷置。术后3、6个月分别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切片特染和免疫组化观察修复组织病理,并Wakitnni评分评估修复质量。结果 7/8缺损为成熟透明软骨组织修复,1/8为纤维软骨修复;Wakitani平均评1.75分;空白对照组评7.65分。实验组3个月组标本未见淋巴细胞或白细胞浸润,6个月组标本未见明显退变;所有标本均未见藻酸残留。结论 用藻酸包埋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是可行的,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在适当的处理后可成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细胞凋亡在SD大鼠Meckel's软骨上的变化,初步探讨细胞凋亡在Meekel’s软骨和下颌骨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在E13 ~ 19 dSD胎鼠的下颌骨发育过程中Meckel's软骨中的变化.结果 E13 ~ 19 d在Meckel's软骨嘴突软骨细胞有零星凋亡细胞出现,软骨膜上可观察到少量凋亡细胞.E17 ~ 19 d Meckel's软骨前段骨化,近骨化处Meckel's软骨软骨细胞TUNEL染色“++”.Meckel's软骨前段远离骨化处和Meckel's软骨中段Meckel's软骨软骨细胞TUNEL染色“+”.E17 ~ 19 d Meckel's软骨前段和Meckel's软骨中段Meckel's软骨膜崩解,软骨膜细胞TUNEL染色“++”,可见多个凋亡细胞聚集成团现象.骨化的Meckel's软骨内也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出现,TUNEL染色“+”.结论 Meckel’s软骨软骨膜细胞的消亡可能是以凋亡的形式消失,只有一部分Meckel's软骨软骨细胞通过凋亡的形式消失.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的滑膜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可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归饮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膝关节骨吸收的疗效。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归饮组、甲氨蝶呤组。8 w后处死大鼠,获取膝关节标本,检测膝关节骨密度值,拍摄其钼靶片,并行病理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右归饮组、甲氨蝶呤组大鼠膝关节骨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片示以上二组骨小梁较致密;镜检示右归饮、甲氨蝶呤均能抑制膝关节软骨破坏及炎症细胞浸润。上述作用右归饮优于甲氨蝶呤。结论:右归饮通过抑制RA大鼠膝关节软骨破坏,抑制炎细胞浸润而发挥抗RA大鼠膝关节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建华  王国海  徐栋梁 《广东医学》2008,29(12):1980-1982
目的测定脱细胞和脱钙处理的脱细胞骨软骨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及该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黏附关系,以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制脱细胞骨软骨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用细胞增殖度法测定脱细胞骨软骨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并行电镜观察其相互黏附关系。结果脱细胞骨软骨支架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体外复合实验中,软骨细胞可贴附于材料上生长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结论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脱细胞骨软骨支架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体外复合实验显示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可与软骨细胞良好复合,适于软骨细胞贴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经正规治疗,可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肋软骨细胞(costal chondrocytes,CCs)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及共培养细胞修复五指山小型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修 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五指山小型猪BMSCs,双酶消化法分离 CCs。取第3代BMSCs和第2代CCs,随机分为3组:BMSCs:CCs为1:2的共培养组为A组,单纯CCs为B组,单纯BMSCs 为C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测定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能力。将12只五指山 小型猪随机分为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髁间窝软骨缺损处 植入共培养细胞/胶原膜,胶原膜对照组单纯植入胶原膜,空白组不做任何植入,于术后第8和16周分别处死6只动 物,每组2只。取材行大体观察、软骨组织学评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BMSCs生长良 好,双酶消化法分离的CCs生物活性良好,共培养细胞生长良好。术后16周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修复组织呈透 明软骨样,表面光滑平坦,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而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为纤维性修复和无修复。共培 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修复组织大体评分明显优于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CCs和共培养细胞均适合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其中共培养细胞 (BMSCs:CCs为1:2)更具优势;共培养细胞复合胶原膜修复软骨缺损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12例垂体瘤做原代细胞培养 ,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 ( EGF)及染料木黄酮 ( Genistein)对肿瘤细胞 3H- Td R掺入率及酪氨酸激酶产物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 EGF使大部分功能性腺瘤及所有非功能性腺瘤细胞的 3H- Td R掺入率明显增加 ,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强 ,而 Genistein能抑制 EGF的作用使所有瘤细胞的 3H- Td R掺入率下降。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对垂体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刺激作用 ;Genistein能消除表皮生长因子的细胞增殖刺激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增生 ,对垂体瘤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筛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透明软骨细胞及弹性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筛选可诱导MSCs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生长因子打下基础。[方法]分离获得所需MSCs、弹性软骨细胞和透明软骨组织,提取细胞和组织块的总RNA并纯化。获得经荧光标记的cDNA,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对所获图像进行分析,找到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所获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结果]以2倍差异显著性为标准,在两种软骨中共同上调的基因数为582条,而于透明软骨组中上调,弹性软骨组中下调的基因数为459条。将基因功能查询结果与cy5/cy3比值大小结合考虑后,确定了软骨调节素1(chondromodulin1,Chm1)基因、前II型胶原α1链(procollagen,type2,alpha1,Col2α1)基因和软骨同源异型蛋白1(Cartilagehomeopro-tein 1,Cart1)基因可做为目标研究基因。[结论]Chm1基因、Col2α1基因与Cart1基因可能是诱导MSCs向透明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骨肉化疗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骨肉瘤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荷人骨肉瘤动物模型.分别及联合应用重组人MCP-1和高剂量氨甲喋呤(HD-MTX)对其进行治疗,并设立空白对照.观察瘤体的生长及病理指标.结果MCP-1可抑制骨肉瘤体的生长,但效果不理想;HD-MTX可明显抑制骨肉瘤体的生长,效果显著,但可出现肿瘤再生长;MCP-1可增强HD-MTX对瘤体的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迟肿瘤再生长的时间.结论重组人MCP-1在骨肉瘤进行HD-MTX化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增强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白细胞介素2、植物血球凝集素及辅助细胞共同培养4周,获得大量活化的LAK细胞。表型及体内外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LAK细胞为CD_3~+淋巴细胞,伴不同比例的CD_4~+与CD_8~+亚群,其抗肿瘤功能表现在体外对多种肿瘤靶细胞的溶解作用,在裸小鼠体内则能有效地抑制高转移癌系的成瘤及实验性转移。  相似文献   

16.
17.
鲨鱼软骨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鲨鱼是大型软骨鱼类,其软骨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转移和生长、增强免疫和消炎等作用。软骨粗提物或纯化制剂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抑制肿瘤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一直存在争论,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18.
实体瘤中低氧普遍存在,而骨肉瘤作为骨骼组织中实体瘤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肿瘤组织内亦应存在低氧状态。低氧诱导因子1是组织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一系列基因转录和级联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在实体瘤中,低氧诱导因子1可通过调控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凋亡、能量代谢、pH值、反转录端粒酶活性及侵袭和转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控肿瘤细胞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间叶软骨肉瘤为一种少见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多为光镜下的形态描述,超微结构观察报道甚少,尚未见扫描电镜下此肿瘤的表面形态观察。本文系1例经病理证实为间叶软骨肉瘤的标本,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肿瘤细胞表面中央部多有“脐窝”状凹陷,并有少数半圆状突起,还见到此突起逐渐移行为软骨,显示瘤细胞向软骨过渡的起始部位。肿瘤软骨区与正常软骨不同,呈花瓣状及结晶状,均为透明软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进一步明确此肿瘤两种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显示了光镜所不能观察到的某些形态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2种巾草药进行初步抗骨肉瘤的体外筛选实验,为中药标准化和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各中药提取物对U2OS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检测其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应用形态学观察、FCM及AnnexinV法测定筛选m的中药水提取物对U2OS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32种中草药提取物中蟾酥、牛胆粉等对骨肉瘤U2OS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深入研究表明蟾酥、牛胆粉水提取物对U2OS细胞具有促进凋亡作用,其中以蟾酥促进凋广作朋最为明瞳:结论通过对32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发现蟾酥、牛胆粉等对骨肉瘤细胞株U20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抗骨肉瘤中草约有效成分的筛选及体内动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