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P多点广播和路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多点广播技术使得在其上能够实现许多新型的应用,并且能够减少网络拥塞以及处理的开销。本文介绍了 IP多点广播的技术和机制,讨论了IP多点广播、IGMP协议以及多点广播路由技术。最后详细描述了一个在 Mbone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多点广播路由协议 DVMRP。  相似文献   

2.
IP多点广播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P多点广播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以传统的TCP/IP网络为载体,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数据交付能力,为网络实时多嫖体和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手段,该6文简要介绍了IP多点广播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重点分析了它的工作机制,包括多点广播的地址构造,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路由技术。  相似文献   

3.
邓沌华 《福建电脑》2007,(11):101-102
多址广播(multicast)是一种一对多的传输方式,是为了缓解网络带宽的急剧消耗,提出的一种网络解决方案.相对于单播(unicast)和广播(Broadcast),组播具有节省网络带宽、实现跨网段传送等优点.本文介绍了IP多址广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多址广播的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探讨了利用WinSock2实现多址广播的方法,并在最后给出了实现实例.  相似文献   

4.
文章给出了一个面向Internet的简单网络协议设计与测试平台( SNPDTP-Simple Network Protocol Design andTest Platform)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SNPDTP方案是基于Linux和WIN32的软件实现,可以用于设计和测试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网络协议,包括路由,传送(面向流或者数据包),会话,多媒体传送等各方面的协议,主要应用于多址广播,多媒体数据传送协议的设计与测试分析,其特点是适应性广,廉价,简单,可配置性及可扩展性强。在SNPDTP中设计了独立于Linux内核之外的IP转发机制来实现路由,数据的发送及接收端则在WIN32或Linux上实现,路由的个数,收发端的个数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配置。在SNPDTP中使用 C-Script来描述和分析网络协议,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同时SNPDTP也提供API供功能扩充及二次开发之用。  相似文献   

5.
支持综合业务的Internet-ATM网络及互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阐述了Internet上综合业务的模式,介绍了资源预订协议RSVP、Internet流协议ST-II、资源预先预订协议ReRA和几种主要的Internet与ATM主干网络的互联协议以及传统的TCP/IP协议族的报文在ATM网络中传送的协议IP overATM;阐述了局域网模拟LANE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的一个实例和ATM上支持多种网络层议(如IP,IPX/SPX,AppleTalk等)的规范MP  相似文献   

6.
在说明多点广播(Multicast)的原理基础上,分析了多点广播实现的关键技术与IGMP的功能原理,并就目前最常用的距离向量多点广播路由协议(DVMRP)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多点广播的应用,提出了多点广播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法,为今后多点广播与多播路由协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讨论了两种基本的路径广播算法,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Internet上常用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最后介绍了路由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自组网络在某些特点场合应用的限制,提出了基于有线信道的同线多址网络的概念,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多跳自组网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对同线多址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同线多址的实现方法,并研究了适合同线多址网络的2点定位的路由协议。通过优化网络工程工具(OPNET)仿真平台,建模仿真分析了路由协议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9.
Internet上的安全机制很不完善,这种缺陷阻碍了商业活动在Internet上的发展。该文着眼于IETF在Internet加密安全方面的工作,分别在:IP协议层、路由机制、DNS、网络管理和密钥管理等五个领域阐述面临的攻击,现在所采用技术和技术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新桥网络公司为交换路由产品系列增添性能完备的IP多址广播功能,实现了集视像、话音及数据干一身的传送,成为其企业及电信交换路由方案之一部分。多址广播能以高达每秒6500万个数据包的速度传送到交换路由网内。由新桥公司推出的交换路  相似文献   

11.
虽然IP多播的性能优势无可否认,但是它却面临着部署上的困难。近年来,覆盖多播作为提供多播服务的另一可行途径正不断为人们所认可。本文对覆盖多播路由的算法和协议进行了综述研究,提出了通用的覆盖多播网络模型,对覆盖多播中的路由优化问题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重要的覆盖多播路由算法和协议,并对它们的性能参数、所解决的路由问题、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等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另外,本文还指出了覆盖多播路由中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何丹  陈道蓄  谢立 《软件学报》2000,11(6):791-798
许多应用需要IP多目通信.在Internet大规模应用IP Multicast时,有效的路由是关键.这样的多目路由协议必须是有效的、可伸缩的和增量可配置的.但是传统的Internet路由对性能是不敏感的,不能平衡负载和处理拥塞.现有的大多数多目通信路由协议不仅负责数据转发,还负责路由树的构造,这给路由器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而且协议的配置是手动的、费时费钱的工作.该文提出一个主动层次式Multicast路由的体系结构,采用主动网络技术将多目通信路由协议的数据转发和控制机制分开,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用主动报文控  相似文献   

13.
鲍丽红  王昱  韩双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0):4946-4948,4954
MPLS是下一代互连网的核心技术,基于MPLS的组播技术的研究是目前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IP组播技术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组播路由缺乏可扩展性,任何组播协议的设计,可扩展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分析了组播可扩展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Tunneling和Non-branching算法应用于MPLS域实现基于信源树的组播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有效提高传统IP组播中可扩展性、流量聚合等问题,基于NS-2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深入理解IP组播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基于攻击树方法,详细分析了组播路由相关协议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在此基础之上详细研究了相关的组播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综述了IP组播的基本实现协议,分析组播域内、组播域间和无线移动网的组播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性能,并比较不同协议设计实现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6.
IP组播技术是个新兴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组播路由协议。为了有效的测试和比较这些不断被提出的组播协议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基于离散事件驱动的专门测试组播路由的网络仿真平台Msimulator。该平台通过建立网络模型为组播路由协议性能的验证和比较提供了一个更为真实可靠、经济有效的测试手段,大大减少了网络建设中的盲目性以及投资风险,对促进组播技术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the widespread TCP/IP computer network model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model, where the control plane is separated from the data plane and is logically centralized. The new model requires a revision of traditional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s. One group of such revised protocols consists of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the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used in traditional TCP/IP network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basic dis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ir applic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are revealed.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s that use the capabilities of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and ensure the optimiz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routes in multicast routing are described. These algorithms are exempt from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networks.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implemented as an application for the RunOS controller.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shows that the delays due to the us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for restructuring routes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of large region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勇  胡松华 《软件学报》2010,21(4):827-837
为支持新兴网络应用,IP组播(multicast)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分别从不同方向扩展了当前的IP路由和交换模式.MPLS和IP组播的结合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MPLS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组播面临着标签资源匮乏、组播路由状态的可扩展性以及具体实现上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汇聚方法的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提出在现有的路由控制平面上叠加一层面向IP组播服务的控制平面,取代组播路由协议并支持组播聚集,形成2层控制平面结构.定义了两平面之间的协作和交互方式,并通过扩展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P2MP(point to multi-point)协议,在新的体系结构中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另外,还探讨了汇聚组播中基于距离约束选择汇聚路由器的算法,实现了基于Linux的MPLS组播路由器和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并组建了实验平台.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汇聚组播的双平面网络控制结构能够适应组播用户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能够有效节省MPLS标签资源,平衡网络中组播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移动IP和IP组播技术是下一代网络中的热点研究问题。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为移动节点提供有效的组播支持,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但是,由于设计移动组播路由协议时遇到诸多的困难,比如处理组播源的切换问题,研究工作进展非常缓慢。详细讨论了各种在移动环境下源特定的组播实现机制,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综合对比了它们的主要性能。希望通过这种系统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QoS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