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己烯共聚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的分析对比,研究了1-己烯共聚与1-丁烯共聚LLDPE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在密度和熔体流动速率接近的情况下,1-己烯共聚LLDPE的共聚单体摩尔分数低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片晶厚度大于1-丁烯共聚LLDPE,且片晶尺寸分布更窄;在快速形变速率情况下,1-己烯共聚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树脂的拉伸性能差别更为明显;1-己烯共聚LLDPE流延膜的拉伸屈服应力、拉伸断裂应力、撕裂强度、落镖冲击强度及光学性能均高于1-丁烯共聚LLDPE。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3种高强度1-己烯共聚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进口的1-己烯共聚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的熔点与结晶测试结果相近,但国产1-己烯共聚LLDPE的熔点与结晶度高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球晶尺寸大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力学性能优于1-丁烯共聚LLDPE,国产1-己烯共聚LLDPE DFDA-7028由于共聚单体含量高,因此力学性能优于其他高强度1-己烯共聚LLDPE。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Al2O3,SiO2和高岭土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测试了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结果表明:Al2O3,SiO2和高岭土的加入均使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和弯曲强度提高,但使其冲击强度下降;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Al2O3对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降低效果最佳;填料的加入使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提高;随载荷增加,改性LLDPE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提高,但其摩擦因数下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易加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性能特点。综述了制备易加工LLDPE的方法,包括:通过设计聚合催化剂生成具有长支链结构的LLDPE;通过控制聚合工艺或催化剂形成双峰或宽峰分布的LLDPE;通过后加工改性改善LLDPE的加工性能等。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一、低密度聚乙烯 1.美国国内生产能力(万吨/年):465.26(其中低密度聚乙烯LDPE,319.2,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146.06) 2.美国国内需求量(万吨/年):1987,469.93(38.5%LLDPE);1988,480.82(39%LLDPE);1992,534.57(46%LLDPE)。不包括进口(1987年占国内需求LDPE的1.4%,LLDPE时18%);包括出口(1987年LDPE为40.37万吨;LLDPE为4.536万吨) 3.年增长率(%):1978~1987:4.6;  相似文献   

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下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LLDPE/H-HIPS(氢化高抗冲聚苯乙烯)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Jeziorny法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降温速率的增大会使得以上两种样品的结晶峰均向温度较低的方向移动,LLDPE/H-HIPS共混物的结晶峰向低温方向移动的同时结晶峰逐渐变宽,结晶焓减小;在相同降温速率下,LLDPE/H-HIPS共混物的峰值结晶温度较纯LLDPE有所降低;LLDPE/H-HIPS的Avrami指数n的起始值增大且范围变窄;由Kissinger法估算的LLDPE和LLDPE/H-HIPS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309.45,326.63kJ/mol。  相似文献   

7.
以国产HDPE和LLDPE为原料,对不同体系配比的机械共混物的拉伸力学行为、熔体指数(MI)、转矩流变行为、DSC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体系的拉伸强度与LLDPE含量呈负向协同效应;MI值随着LLDPE含量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LLDPE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加工性能、降低能耗;DSC分析表明体系发生共结晶。对HDPE/LLDPE/CPE三元体系的MI变化和热行为的研究发现,CPE10%时能有效地增进体系的相容性,改善体系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原料,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改性剂,通过热压成型和超声分散的方法制备了LLDPE/HDPE/MWCNTs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拉伸性能和导电性能等测试手段,考察了LLDPE/HDPE/MWCNTs复合薄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与纯LLDPE相比,LLDPE/HDPE/MWCNTs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MWCNTs均匀分布在LLDPE/HDPE复合薄膜的表面,形成导电网络结构,有利于LLDPE/HDPE/MWCNTs复合薄膜导电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LLDPE/纳米Zn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性纳米ZnO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融共混、制备了LLDPE/纳米ZnO复合材料。通过SEM观察纳米ZnO粒子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改性纳米ZnO的加入可提高LLDPE的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点。其中,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的最大值分别比LLDPE提高了17.00%、13.42%、9.90%、7.0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实现了不同降温速率条件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非等温结晶,通过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研究了二者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LLDPE和HDPE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速率加快,而由于发生熔融重结晶现象导致熔融温度变化不大;LLDPE因短支链位阻效应导致晶区不完善,LLDPE结晶和熔融温度、结晶速率均低于HDPE;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LLDPE和HDPE都从多维复杂晶体向低维简单晶体转变;分子链结构不影响二者成核机理和晶体结构;莫志深法和Jeziorny法的研究结果一致,即HDPE较LLDPE更易结晶。  相似文献   

11.
薄膜是LLDPE用量最大的领域。据报道,美国1986年LLDPE的销售量为140×10~4t,其中薄膜用量占67%,为94×10~4t,LLDPE用于薄膜的比例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与LDPE比较,它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抗撕裂性、耐穿刺性和韧性。在与LDPE同等性能的情况下,厚度可减薄20~25%。 LLDPE由于分子量分布窄,分子构形  相似文献   

12.
LLDPE/LDPE薄膜加工改性剂PP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LDPE/LDPE共混树脂为基料,添加加工改性剂氟弹性体PPA,采用挤出吹塑成型加工薄膜制品。以LLDPE/LDPE质量比为1/2作空白样。按每克试样总量中含500μg PPA的比例添加PPA,当共混物中LLDPE含量为1/3时,挤出机电流下降,薄膜的透光率增加,雾度降低;LLDPE含量为60%时,挤出机电流未变而产量提高,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变化不大;继续增加LLDPE比例时,挤出机电流和雾度增加。薄膜的拉伸性能随LLDPE比例增大显著提高,且纵横向的取向度变小。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外典型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研究对象,表征了LLDPE链结构与抗老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LDPE的降解和交联是影响其抗老化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茂金属催化剂端点含有不饱和键,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在聚合过程中易发生β氢消除反应;mLLDPE片晶厚度更薄,易发生氧化反应;LLDPE嵌段结构较多,而mLLDPE共聚单体分布均匀性更好,上述因素导致mLLDPE的耐老化性能较差,与LLDPE相比更易发生老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LLDPE树脂作为一代新型的PE品种,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87年美国销售的786×10~4t PE树脂中,计有158.4×10~4t是LLDPE树脂。预计今后10年中,全世界对LLDPE树脂的需求量仍将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虽然LLDPE树脂有着优异的强度性能,但因加工较为困难,往往限制其应用范围。就加工性能而言,LLDPE树脂和LDPE树脂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和聚烯烃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技术,制备了酸酐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苯乙烯(PS)增容母料,并用该母料增容LLDPE/PS/聚酰胺(PA)6三元共混物,考察了母料用量对LLDPE/PS/PA 6三元共混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酐化增容母料中主要含有MAH接枝LLDPE-g-PS与MAH接枝LLDPE,可用于提高LLDPE与PS和PA 6的相容性;该母料能有效增容LLDPE/PS/PA 6三元共混物,使三相之间界面作用增强,分散相粒径显著减小,力学性能提高;随着母料用量增加,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下降,LLDPE的结晶温度上升,而PA 6的结晶温度和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当母料用量为8 phr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废弃无纺布为研究对象制得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备PET/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复合膜,研究了不同PET纤维含量对PET/LLDPE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纤维在LLDPE基体中均匀分散,纤维与基体相界面结合力较强;PET纤维的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LLDPE的结晶,使结晶度增加;纤维的加入显著改善了PET/LLDPE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当PET纤维质量分数为0.1%时,PET/LLDPE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8.60%,断裂韧性提高到原来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预辐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rLLDPE)引发基体LLDPE的长链支化反应,制备出长链支化LLDPE。研究了辐照剂量、rLLDPE用量对长链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凝胶渗透色谱、13CNMR和扭矩试验对长链支化LLDPE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基体LLDPE相比,长支链化LLDPE的熔体流动速率下降,加工扭矩下降,熔体流动速率比(M10/M2)明显增大;形成长链支化的最佳辐照剂量为15kGy、rLLDPE最佳用量为50%;由13CNMR方法计算的长链支化数达1.4/10000C。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的高性能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玻璃纤维、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加入使PP的硬度及拉伸强度增大,热变形温度提高;LLDPE与EPDM使PP的冲击强度提高;玻璃纤维、LLDPE、EPDM复配可综合提高PP的力学性能、硬度及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19.
过去10年,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消耗以年均约15%的速率增长,1991年西欧达81万t(见附表)。这一数量相当于全部低密度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总量的约18%,但这个数字还是中等的;美国LLDPE相当于全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LLDPE市场的40%以上。随着今年欧洲新生产能力的增长,LLDPE将有良好的供给能力。然而,要继续保持LLDPE的消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氢氧化镁(MH)、膨胀石墨(EG)和有机蒙脱土(OMMT)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研究了OMMT对LLDPE/EG/MH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OMMT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LLDPE/EG/MH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当OMMT质量分数为3.0%时,LLDPE/EG/MH/OMMT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4 MPa和26.5 kJ/m~2;极限氧指数为35.0%,符合UL-94 V-0级;其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度、生烟速率和总生烟量比LLDPE/EG/MH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