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NHR200-Ⅱ型热电堆可靠近作为热负荷中心的城市建设,可作为城市供热、降低大气污染的清洁能源。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具有运行方式灵活、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拥有极限供热/供电能力。对某热电堆厂址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后推荐采用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其经济性优于其他机型,能满足不同季节的供热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抽凝式供热机组的热电比、热效率、供(发)电标煤耗率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确定部分抽凝式供热机组节能边界条件,并用以评价这类机组。  相似文献   

3.
针对亚临界凝汽式发电机组热效率低、热经济性差的问题,考虑采用抽汽供热的方式实现原机组的热电联供。建立了基于热平衡法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非供热工况、主蒸汽减温减压供热工况、背压机供热工况和一抽供热工况的热经济性指标,并从能量品位的角度出发,定量计算不同抽汽供热工况下组元系统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分布。结果表明:供热改造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热效率,相比于主蒸汽减温减压供热方案和背压机供热方案,一抽供热方案的(火用)效率更高,且汽轮机组非满负荷运行时会造成更大的(火用)损失;对比不同抽汽供热方案,有助于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机组的抽汽供热工况,提升其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余热供热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轮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技术在C25—4.90/0.981抽凝机组上的应用,并与原供热方式进行了比较,对低真空运行供热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电厂350MW抽凝供热机组和高背压供热机组,利用Ebsilon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了高背压-抽凝机组耦合运行优化分析,特别分析了两台机组总调峰性能以及优化运行后总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调峰损失电量的运行补偿成本,计算结果显示,在保持供热总负荷600MW不变时,高背压-抽凝机组耦合运行方式可使两台机组增加调峰深度38.77MW,运行总经济效益减少1.03万元/h,折算调峰损失电量的运行补偿成本为0.26元/(kW·h)~0.27元/(kW·h)。分析案例为电厂参与深度调峰服务市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某发电公司300 MW供热机组进行凝抽背改造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凝抽背改造,可提升供热抽汽能力140 t/h,增大该机组供热能力101.5 MW;保证对外供热负荷不变的条件下,改造后可使发电功率下降约73.5 MW;改造后,设计工况下,预计下一个采暖季全厂年热电比增加3.63%,4号机组全年平均发电煤耗下降5.29 g/kWh。因此,凝抽背改造技术是适合该发电公司4机组供热能力提升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厂级角度优化机组的供热调度方式能够提升其深度调峰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厂级两台300MW供热机组为例,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了抽凝工况和低压缸零出力工况机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机组的热力性能、调峰性能和经济性能。提出了5种厂级供热调度方式,研究了各调度方式下厂级的深度调峰能力和净收益;提出了串联梯级、并联平级供热系统,对比了二者对厂级净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热量一定时,两台机组“双切缸模式”运行时,厂级发电功率最小,深度调峰能力最强;当供热负荷低于600MW时,两台机组“双切缸”模式运行时净收益最高;当供热负荷高于600MW时,“双抽凝”或“切缸+抽凝”模式运行时净收益最高;在厂级700MW供热负荷下,串联梯级供热系统的厂级净收益高于并联平级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8.
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但其热经济指标的计算并不容易.其中,热化发电率和分项热经济指标是评价热电联产技术完善程度的指标,在所有热经济指标中占有重要地位.拟将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力循环分为凝汽循环和供热循环,对两种循环利用热力系统状态方程原理,得出其各自的热状态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供热机组的热化发电率及分项热经济性指标,使这两类的指标计算得以简化,并能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之中.  相似文献   

9.
张艳  郭伟江  王丽春 《节能》2007,26(4):48-49
小热电联产机组关闭后形成的供热负荷,将由中、大型凝汽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实现。对N600MW亚临界纯凝发电机组提出两种改造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由于海南电网的特殊性,对于分布式能源供热机组,还需承担调峰任 务。为了掌握调峰模式下供热机组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关系,实现热电解耦,对补燃余热锅炉联合循环方案进 行了研究。根据机组特性,给出无补燃方案的热电耦合关系以及机组负荷调节范围。通过分析余热锅炉补 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给出补燃量与机组负荷率及供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和基于补燃的机组负荷调节范围,对 比补燃对机组效率及排放的影响,分析余热锅炉补燃在调峰模式下的供热协同和运行控制策略,优化机组设 计方案。最后通过对两种方案经济性对比和敏感性分析,确定基于补燃的机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升项目 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电制热固体储热系统对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清洁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的关键参数设计以及经济性分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提出了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投资运行费用计算方法。通过对比不同供暖方式所需费用分析了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的经济性。同时研究了谷电利用系数对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经济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提经济性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用户对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Direct heat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rect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consists of various form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instead of converting the energy fo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The major areas of direct utilization are (1) swimming, bathing and balneology, (2) space heating and cooling including district heating, (3)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 (4) aquaculture applications, (5)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6) heat pumps. Major direct utilization projects exploiting geothermal energy exist in about 38 countries, and the estimated installed thermal power is almost 9,000 MWt utilizing 37,000 kg/s of fluid. The world-wide thermal energy used is estimated to be at least 108,100 TJ/yr (30,000 GWh/yr) - saving 3.65 million TOE/yr. The majority of this energy use is for space heating (33%), and swimming and bathing (19%). In the USA the installed thermal power is 1874 MWt, and the annual energy use is 13,890 TJ (3,860 GWh). The majority of the use (59 %) is for heat pumps (both ground coupled and water source), with space heating, bathing and swimming, and fish and animal farming each supplying about 10%.  相似文献   

13.
孙衍锋 《热能动力工程》2017,32(11):117-121
对AE94.3A型燃气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平衡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与同类型、同等级不同型号机组相比,AE94.3A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仍有进一步利用的空间。通过设计优化,扩大省煤器受热面,回收烟气余热加热给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制冷,用于机组满负荷调峰时的压气机进气冷却或厂房及办公区域空调供冷,对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运行性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机组经济性运行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贤健 《中外能源》2014,(12):28-31
冷热电联供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能源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气成本高,导致系统经济性差。太阳能和沼气是非常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来源广泛且廉价。将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太阳能、沼气完美地结合起来,集成为联合太阳能沼气的冷热电供能系统。该系统较为合理的组合方式是采用太阳能沼气池作为燃料提供装置,采用微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蒸汽换热器等作为供电、供冷和供热机组,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等装置为沼气池加热,太阳能不足时采用尾气加热。该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综合用能的目的,同时可有效治理环境。以某酒店作为该系统的用户对象,分析其经济性并与常规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为74.8%,而常规模式为62.3%;综合能源价格为0.3398元/(k W·h),而现阶段电网电价约为0.6元/(k W·h);环境与减排评价指标也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董建强 《节能》2010,29(3):28-30
分析某石化公司2#PX装置加热炉系统热效率下降的原因,介绍提高热效率的具体措施,通过更换余热系统失效热管,并建议增加加热炉对流室换热面积及改造空气预热器的方法,提高系统整体热效率,保证装置高负荷长周期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不同容量的火电机组,其热经济性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不同。文中基于热力系统筒捷计算理论,以内蒙古某电厂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热经济指标(汽耗量、汽耗率、热耗率、标准煤耗率、全年标准煤耗量)进行了计算,可为热力系统优化运行方式及机组热经济性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个供暖工程改造的范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供暖系统.该厂对原有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后,消除了系统水力失调现象,大大地提高了锅炉的出力和运行效率,提高了热能有效利用率.59万m^2建筑面积采暖,一个采暖期只耗7 200 t标准煤,单位面积采暖耗标煤仅为12.2 kg/m^2,循环水泵功率只有132 kW,且供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太阳能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进而实现太阳能集热与采暖的能量供需调节和全天候连续供热,提出了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多模式采暖方法(太阳能集热直接采暖、太阳能集热采暖+相变储热、太阳能相变储热采暖),并在西藏林芝市某建筑搭建了太阳能与相变储热相结合的采暖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太阳能集热温度和外界供热需求实现太阳能多模式采暖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运行。实验研究表明:在西藏地区采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和中低温相变储热器很好地结合,白天储热器在储热过程中平均储热功率为10.63 kW,储热量达到92.67 kW·h,相变平台明显;晚上储热器在放热过程中供热量达85.23 kW·h,放热功率和放热温度平稳,储放热效率达92%,其储热密度是传统水箱的3.6倍,可连续供热时间长达10 h,从而实现了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全天候连续供热,相关研究结果对我国西藏地区实施太阳能采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储热体体积和循环流量应根据系统热源和取热装置特性进行合理匹配,在合理匹配范围内可参考系统经济性确定系统最优配置。最后,通过费用年值法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经济性,分析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成本仅略高于燃煤供热,相比燃气供热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for a sensible heat storage system. The system under study operates as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which stores the compressor heat of rejection as domestic hot water or hot water in a storage tank that can be used as a heat source for providing building heating. Although measurements were made to quantify space cooling, space heating, and domestic water heating,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pace he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unit. The heat storage system was tested for different indoor and outdoor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parameters such as heating charge rate, compressor power, and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 was able to store a full charge of heat.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storage tank temperature increased with outdoor temperature. The heating rate during a charge test, best shown by the normalized rate plots, increased with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due to the increasing mass flow rate and refrigerant density. At higher indoo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discharge tests, the rate of decrease of storage tank temperature was slower. Also, the discharge heating rate decreased with time since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 temperature decreased as less thermal energy became available for use.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