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方兰 《吉林医学》2012,(1):140-141
目的:对邵阳某偏远山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得出结果并分析,为农村已婚妇女的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普查方案对379名各年龄阶段的已婚妇女进行普查。结果:所普查农村妇女患有多种妇科疾病,患病率前3位是宫颈糜烂、阴道炎和附件炎,宫颈糜烂多见于青年妇女,阴道炎多见于老年妇女,附件炎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6例宫颈不良病变,经组织病检确诊3例早期宫颈癌。结论:应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加强相关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醋酸白试验在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年龄在30~64岁的已婚农村妇女作为筛查对象。对筛查对象实施免费宫颈癌和生殖系统疾病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涂片检查、绝经妇女宫颈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共筛查农村妇女15 201名,对全部筛查对象进行了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9例,其中CIN1级85例,CIN 2~3级24例,CIN患病率71.7/万;宫颈癌3例,其中宫颈浸润腺癌2例,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癌患病率1.97/万。宫颈癌患者年龄37~47岁。农村妇女生殖系统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253.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9.1‰,宫颈炎症118.3‰,盆腔炎51.9‰,子宫肌瘤32.6‰,外阴营养不良19.7‰,卵巢囊肿11.4‰。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醋酸白试验,在宫颈癌普查中提高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费用低,容易操作,适合于边远贫困地区大范围的宫颈癌普查。  相似文献   

3.
Qin WP  Lu JY  Hu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7):3331-3334
目的 通过研究克拉玛依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民族等宫颈疾病患病率的有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新村为单位,抽取克拉玛依地区9573例年龄20~61岁的已婚妇女,行妇科普查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查出274例细胞学异常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其中,慢性宫颈炎1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53例、宫颈鳞癌10例.结果 克拉玛依地区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1岁,维吾尔族妇女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初次性生活年龄在18岁以下、阴式分娩、分娩2次以上、节育环避孕、绝育、避孕药是危险因素,而初产在25岁以上、工具避孕是保护因素.结论 加强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细胞学检查,是控制妇女宫颈疾病的关键,是预防妇女宫颈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病症,常视为癌症的征兆,炎症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绝经后阴道出血恶性病变的发生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就越高。因此,探讨阴道出血原因、开展妇科病普查使人们对恶性肿瘤警惕性提高,对疾病得到及时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B超、分段诊刮及病理学检查,对136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36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人中非器质病变20例,占14.7%;良性病变108例,占79.4%;恶性病变8例,占5.9%。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为良性病变,阴道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的发病情况,为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曲县已婚妇女1 050人进行白带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盆腔B超的检查,分析妇科常见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高于城镇妇女(P<0.05),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宫颈疾病(38.76%)及阴道疾病(12.00%).妇女30-40岁为妇科病的高发年龄.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对高发年龄段及高发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对降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广莲 《疑难病杂志》2006,5(5):374-374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stration bleeding,PMB)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224例PMB患者出血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4例患者年龄55~70岁,绝经年龄平均52.4岁,绝经年限1~15年。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性交出血、血性白带等。1.2诊断方法老年性阴道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分泌物检查确诊,其他疾病根据妇科检查、B超、宫颈细胞学、宫颈活检、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2结果生殖器官炎症138例(61.6%),功能性子宫出血42例(18.8%),恶性肿瘤18例(8.0%),子宫肌瘤8例(3.6…  相似文献   

7.
王吉祥  刘秀霞  高睿  何英  刘丽娜 《中外医疗》2012,31(19):122-122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及生殖系统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母亲健康工程)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68例年龄在20-49岁已婚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电子阴道镜检、盆腔B超、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刮片病理检查等。结果生殖系统肿瘤患病率8.8%,感染性疾病患病率43%中,其中阴道炎症患病率21.1%,宫颈糜烂患病率20%,宫颈肥大患病率19.8%,宫颈息肉患病率5.1%,宫颈腺囊肿患病率6.3%,盆腔及附件炎患病率3.8%。结论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高,是危害农村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生殖健康普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力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作(母亲健康工程)。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连续对妇科门诊1050名就诊患者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1]和下乡入户对农村245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普遍性筛查。结果: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巴氏Ⅲ级及以上)者47例,后经宫颈活组织检查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7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6例,宫颈慢性炎症34例;农村妇女普查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巴氏Ⅲ级及以上)者17例,后经宫颈活组织检查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6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4例,宫颈慢性炎症7例。门诊组与普查组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积极对农村妇女进行普遍性宫颈癌筛查可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的发病情况,为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曲县已婚妇女1 050人进行白带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盆腔B超的检查,分析妇科常见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高于城镇妇女(P〈0.05),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宫颈疾病(38.76%)及阴道疾病(12.00%)。妇女30~40岁为妇科病的高发年龄。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对高发年龄段及高发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对降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永州市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探讨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主要病种、好发年龄、有关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2 056例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普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项目和选查项目.常规检查项目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霉菌、滴虫等)、盆腔检查、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超声波检查及乳房检查.结果 2 056例妇女查出患有妇科病1 305例,患病率为63.47%;前5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症(69.89%)、阴道炎(17.32%)、乳腺增生(12.11%)、子宫肌瘤(3.68%)、卵巢囊肿(1.46%).患病年龄以26~49岁为主,且有年轻化趋势.初次接受普查的痰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定期接受普查的妇女,且病情较重.结论 加强对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定期妇科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促进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经阴道B超观测中国妇女宫颈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经阴道B超观测中国妇女宫颈的生理变化。方法 采用经阴道B超测量637名在本院妇科就诊妇女的宫颈长度、宽度和颈管宽度。宫颈长度和宽度的乘积为宫颈最大纵切面面积(简称宫颈面积)。结果 绝经妇女宫颈长度、宽度、颈管宽度和宫颈面积均明显小于未绝经妇女(P<0.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的变化主要受孕产次及绝经年限的影响。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宫颈长度、宽度、颈管宽度和宫颈面积均明显缩小,宫颈明显萎缩;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宫颈和宫颈管宽度增加。回归方程:宫颈面积(cm^2)=3.69 0.23孕次—0.16绝经年限。结论 宫颈的生理变化主要受孕产次及绝经年限的影响.其中绝经年限的影响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TBS诊断标准中绝经妇女ASCUS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探讨绝经妇女出现ASCUS异常细胞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门诊102例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102例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ASCUS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炎症93例(占91.2%);CIN8例(占7.8%);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例(占0.9%).结论 炎症是导致绝经妇女出现ASCUS异常细胞的最主要因素,重视绝经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前炎症的处理,可减少对绝经妇女因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过度诊治和所产生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3.
刘兰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84-468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门诊和住院诊治的13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占50.75%;其次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23.48%;生殖系统肿瘤占18.93%;放置宫内节育器占6.81%。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结论生殖系统炎症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生殖系统肿瘤不容忽视,应定期开展妇科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庆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妇科疾病妇女宫颈疾病患病率的有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以大庆地区2007-01~12企事业单位在我院接受集体妇科普查的已婚妇女及个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的社会人口统计学情况、妇科病史与妇科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3部分。宫颈疾病的诊断标准依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度。诊断主要根据妇科检查及宫颈LCT检查结果,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癌,以明确诊断。结果宫颈疾病患病率为26.0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性成熟期和更年期,危险因素按大小依次为:性交后出血、阴道清洁度差、足月产次多、细菌性阴道炎、口服避孕药、滴虫性阴道炎、绝育、人流次数多、安全期避孕、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量多、吸烟;保护因素按大小依次为年龄、绝经、妇女文化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迟、初婚年龄晚。结论加强育龄妇女生殖教育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是控制妇女宫颈疾病的关键,是预防妇女宫颈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普查当中可以有重点的选择高危人群,这样更有针对性,可大大降低普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方法 全部患者均做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妇科B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宫颈活检,分段诊断及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所有病例最后均以病检为依据.结果 炎性病例163例(67.63%),生殖系统肿瘤36例(14.93%),功能性子宫出血33例(13.69%),放置宫内节育环9例(29.04%),生殖系统炎症中阴道炎最多70例(29.04%),宫颈炎症65例(27.08%),子宫内膜炎15例(6.22%),盆腔炎13例(5.39%).结论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症状,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疾病为主,原因复杂,需要明确病因才能采取正确治疗,所以对于绝经后出血,无论出血多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于年龄偏大,绝经时间较长的老年妇女,要高度警惕,全面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方法: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肉眼筛查和巴氏染色法。结果: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74.2%,治疗有效率68.2%。其中普查出农村妇女阴道炎疾病感染率是48.7%,治愈率是77.3%;患有宫颈炎的患者占46.2%,治愈率72.8%;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占30.8%,治愈率64.9%。通过宫颈刮片巴氏染色初筛查出子宫颈癌前病变,Ⅲ级及以上的妇女757例,通过阴道镜检查76例有宫颈病变,并取子宫颈活检送病理,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宫颈炎患者治疗率为72.8%。结论: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是非常有效的改善妇女身体健康的方式,在维护妇女平等地位的同时,也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龚媛媛 《吉林医学》2013,34(5):876-877
目的:通过对义乌市稠江区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的免费普查,了解此片区妇女妇科病的患病状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 505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检查、宫颈刮片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妇科、乳腺B超检查。结果:3 505例筛查妇女中患病率达57.00%。依次为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盆腔炎、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等。结论:重视农村人口妇女病普查,尤其是宫颈癌、乳腺癌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维护农村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宫颈病变的特点及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中心行妇科普查的530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资料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5226例未绝经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未绝经组阳性检出率4.73%(247/5226),高于绝经组的3.35%(178/5308);绝经组筛查出宫颈细胞异常178例,HSIL占8.43%(15/178),高于未绝经组的2.83%(7/247);绝经组ASC-H占11.80%(21/178),也明显高于未绝经组的3.64%(9/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ASCUS占78.14%(193/247),高于绝经组的67.98%(121/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5例绝经组宫颈细胞高度病变的受检者,其中15例经阴道镜宫颈活检后确诊为宫颈原位癌或宫颈细胞高度病变.结论 绝经后宫颈上皮细胞更容易发展为高度病变,因此绝经后妇女应重视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绝经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绝经后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96例宫颈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生育年龄宫颈癌226例作为对照。结果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比较,绝经组阴道接触性出血较未绝经组发生率低(P<0.01),两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及HPV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绝经组宫颈腺癌发生率占5.2%,未绝经组占28.8%(65/226),两组中腺癌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宫颈癌发病期别通常较晚,绝经后宫颈病变筛查是必要的,定期妇科检查、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PV检测可帮助绝经后妇女预防宫颈癌。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妇女宫颈癌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改环  张菊青 《吉林医学》2005,26(12):1302-1303
目的:了解绝经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绝经后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96例绝经后宫颈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生育年龄宫颈癌226例作为对照。结果: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比较,绝经组阴道接触性出血较未绝经组发生率低(P<0.01),两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及HPV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绝经组宫颈腺癌发生率占5.2%,未绝经组占28.8%(65/226),两组中腺癌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宫颈癌发病期别通常较晚,绝经后宫颈病变筛查是必要的,定期妇科检查、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PV检测可帮助绝经后妇女预防宫颈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