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生理干扰 ,术中失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费用低 ,成为近年来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热点[1] 。我院 2 0 0 2年 1~ 8月共完成OPCAB 12例 ,效果满意。现将麻醉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2例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 4 0~ 5 6岁 ,体重 5 6~ 85kg。病程 4月~ 5年 ,心功能Ⅱ~Ⅲ级 9例 ,Ⅲ~Ⅳ级 3例。劳累性心绞痛 8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例。合并高血压 6例 ,有心梗史 3例 ,心衰 2例。EF4 0 %~ 6 0 % 10例 ,4 0 %~ 30 % 2例。冠脉造影结果 :左前降…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冠状动脉单支、多支病变。本文总结我院自 1999年 9~ 2 0 0 1年 4月 ,共 2 1例此类手术的麻醉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16例男性 ,5例女性 ,年龄 4 5岁~ 76岁 ,体重5 2kg~ 97kg ,心功能Ⅱ级 4例 ,心动能Ⅲ级 7例 ;EF≥ 60 %者 9例 ,EF <4 0 % 8例 ,EF <2 0 % 4例 ;有心肌梗塞 10例 ,有心绞痛史 8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6例 ,劳累型心绞痛 1例 ;6例各并有心肌供血不供 ;4例各并高血压 ,其中 2例为Ⅲ级高血压 ;合并糖尿病1例 ,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3.
董辉  熊利泽  陈敏  巩固  李杰 《医学争鸣》2003,24(7):F001-F001
0 引言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OPCABG) ,由于不需体外循环 ,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干扰 ,术后合并症少 ,恢复快 ,费用降低 ,而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1,2 ] .日前 ,新西兰心血管外科手术组在我院成功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OP CABG) 8例 ,我们将介绍其麻醉方法及术后早期康复情况 ,并与我院同期所实施的 10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做一对比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非体外组 (8例 )和体外组 (10例 )共 18(男 15 ,女3 )…  相似文献   

4.
5.
6.
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近2年10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G)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ff-pumpcoro 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OPCABG)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医疗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 ,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我院自2001年起 ,已成功实施了OPCABG22例 ,效果满意 ,现将OPCABG的麻醉总结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8例 ,女4例 ;年龄44~78岁 ,平均 (64.41±8.81)岁 ;体重52~80kg,平均 (69.64±7.92)kg;病程3个月~13年不等。表现为劳累性心绞痛8例 ,不稳定性心绞…  相似文献   

8.
9.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具有许多优点,我院从2001年7月至今共施行53例,现将有关麻醉管理问题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45例,女8例,年龄36~75岁,体重46~90kg。并发原发性高血压Ⅲ期9例,糖尿病Ⅱ期3例,继发性甲亢1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7例,左前分支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X片示左室增大15例,心胸比例>50%17例。冠脉2支病变15例,3支病变23例,4支病变5  相似文献   

10.
心脏外科向微创方向发展最为重要的改进措施是减少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在这方面获得成功。我院2001年3月~2002年5月完成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126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联合麻醉即连续硬膜外麻醉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心血管手术患者中使用较少 ,我院1998年至今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中使用 15例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4例 ,女 1例 ,年龄 5 2~ 6 9岁 ,体重 5 5~ 87kg。稳定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冠状动脉搭桥术(以下简称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而非体外循环(以下简称CPB)下行CABG大大缩短了住院日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我院1999年1月至4月在非CPB下行7例CABG,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8~65岁,平均57.7岁,7例均有活动受限及劳累后心绞痛发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例为左前降支病变;1例为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1例左前降支、回旋支病变;另4例为3支病变。术前心功能级1例,组6例。搭桥4支1例,3支3例,2支2例…  相似文献   

13.
14.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mfting,OPCABG),由于不需体外循环,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大大降低,已成为当代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热点术式之一。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OPCABG手术28例,均获得成功,现将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0例冠心病患者择期行OPCAB,均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和罗库溴铵诱导,芬太尼、维库溴铵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体位和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全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1例在ICU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经过积极抢救痊愈出院,其余无并发症顺利康复。结论:OPCAB手术时合理运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合理运用体位的变化,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与心肌的氧供需平衡,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的临床麻醉经验。方法 :全麻下取自体双侧大隐静脉或 /和左乳内动脉 ,搭 2支桥者 3例 ,3支桥 11例 ,4支桥 1例 ,平均 2 .9支桥。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及麻醉并发症 ,术后短期随访结果显示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OPCABG安全、经济、有效 ,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采用心肺转流 (CPB) ,可减少一些因 CPB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minim ally Invaisv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MI- OPCAB)是近年来心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手术期间虽然不采用体外循环 (CPB) ,保持心脏跳动 ,减少了对病人的生理干扰 ,但是手术麻醉要使病人心脏保证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防止心肌缺血。我院1998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共对 14 0例患者行 MI- OPCAB手术。本文对手术麻醉管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 0例患者中男性 98例 ,女性 4 2例 ,年龄4 2~ 82岁 ,平均 6 4岁。稳定性心绞痛 10 8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40例OPCABG的病人,麻醉用咪达唑仑0.1-0.2 mg/kg、芬太尼15-30μg/kg、维库溴铵0.2-0.3 mg/kg、异丙酚1-2mg/kg及0.5%-2%吸入麻醉药等。术中用硝酸甘油、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等药物调控心率、血压,维持理想的循环状态。结果40例均在off- pump下完成手术,搭桥4支者7例,3支23例,2支10例。手术期间5例心率增快,4例血压下降,经处理后恢复正常,麻醉时间平均为(3.2±0.5)h,平均输血(217±126)mL。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72h,平均(17.03±6)h。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心绞痛消失。结论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加速度肌松监测法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内直视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T组(n=20),自麻醉诱导至手术结束,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并根据TOF值追加罗库溴铵;C组(n=20)为对照组,除诱导期间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仪指导气管插管外,手术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追加罗库溴铵。记录以下指标:①诱导前、静注插管剂量罗库溴铵前、后及插管后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②两组患者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总用量、围手术期罗库溴铵总用量;③T组体外循环(CPB)前、低温过程中、复温后罗库溴铵维持时间。结果①两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P〉0.05),心率(HR)与诱导前相比明显增快(P〈0.05或P〈0.01);②T组患者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T组围术期罗库溴铵总用量也明显少于C组(P〈0.05);③T组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维持时间明显长于降温前(P〈0.05),复温后罗库溴铵维持时间与降温前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低温体外循环中罗库溴铵用量明显减少,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罗库溴铵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心内直视手术低温体外循环中应该对患者神经肌肉功能进行定量监测,便于指导肌松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方法对30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置入Swan-Ganz导管,分别监测术前、诱导、插管、劈胸骨、心包悬吊、暴露LCX、上侧壁钳以及术毕时MAP、HR、CO、CI、SvO2、CVP变化,并与术前基础值相比,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此类患者血流动力学较易发生波动,尤其在暴露回旋支时翻转和按压心脏血流动力学波动最为剧烈。所有患者表现血压降低,CVP升高。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难度较大,需术前精心准备,合理诱导,正确、及时处理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