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瘿病原道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理中医古典文献关于瘿病病因、症状、治疗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对瘿病及其分类进行了现代医学释名。瘿病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疾患,与缺碘密切相关,用富含碘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这类瘿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另有一部分应用动物甲状腺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推测此类瘿病应该属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肿瘤导致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瘿病在中医文献上分为气瘿、肉瘿、血瘿、筋瘿、石瘿等,目前临床常见的多为气瘿、肉瘿、石瘿。气瘿相当于地方性甲状腺肿;肉瘿相当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石瘿相当于甲状腺癌。因此中医古籍记载的瘿病大多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甲亢不能按瘿病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的病因是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弥漫性甲状腺肿,即儿童Graves病(GD)。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符晓敏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瘿病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在符老师指导下,运用揿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伴癫痫发作的儿童Graves病1例,疗效显著,分享如下。武某,男,6岁。入睡困难5个月,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西医学的甲状腺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瘿病"范畴。通过总结各类中医典籍和文献的记载,甲亢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水土失宜、禀赋不足及劳欲过度。现临床上治疗甲亢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但西医治疗不良反应多。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着手,总结近5年的中医治疗甲亢的文献,以便今后在中医治疗甲亢方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医经典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瘿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情志所伤;饮食不当、水土失宜;体质差异、劳倦所伤。病机为肝郁气滞;肺脾气结、炼津生痰;血瘀入络,初步形成了对瘿病病因、病机理论认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谢勤雯  陈秋 《新中医》2014,46(9):7-8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相关,属中医学之瘿病,其发病与痰瘀相关,而痰瘀多由脏腑虚弱所致。痰瘀和Graves病中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学多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法治疗,且具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骨伤疾病属于保守治疗方法,依照辨病和辨证的方法运用经方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治疗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应用,其一是围绕患者主证进行处方,观察骨伤患者发病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进行处方用药,其二是根据骨伤部位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相关性选择用药,其三是遵循骨伤疾病的循经规律进行处方用药,其四是循病机进行用药。中医骨伤科疾病在运用经方治疗时需要依照经方理论和骨伤科疾病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拓展经方的治疗应用范围,提升临床疗效。本文分析了经方在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运用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医骨伤科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瘿病中寸上脉与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探讨寸上脉在中医辨证论治瘿病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存在寸上脉的瘿病患者156例,提取病例中的脉象信息和证素相关信息,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寸上脉分布规律。结果:选取存在寸上脉的瘿病患者中,中医病性证素痰(湿、浊)所占频次最高,为39.9%;病性证素的组合形式多样,二证素组合的最多,占为44.2%。寸上脉的强弱与中医证素热(火)呈正相关,与气虚呈负相关,与瘀呈负相关趋势;右寸上脉与阴虚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存在寸上脉瘿病患者,辨证以痰(湿、浊)热(火)为主。寸上脉愈强提示患者体内邪热愈盛,结果与阴虚热盛的病机相吻合。寸上脉的分布与证素密切相关,为临床辨证论治、异病同治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铁军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载,对经方的研究,及对中医优势病种-脾胃病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本着"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提出经方互相配伍,治疗寒、热、虚、实及虚实夹杂脾胃病,及其兼证的经方配伍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师出诊,受益颇多,现将刘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用方规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刘尚义教授治疗瘿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刘尚义教授治疗瘿病的中药处方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运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处方共有346条,163味中药,分析得出治疗瘿病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刘尚义教授治疗瘿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中更好应用中药治疗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甲亢的病因病机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中医瘿病范畴,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位在颈部瘿脉(即甲状腺),病变脏腑涉及肝、肾、心、脾、肺,但以肝肾为主。病因一般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良性结节多见。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采用定期随访、药物及手术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依照本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中医将其归属“瘿病”“瘿瘤”范畴,中医治疗在缩小结节体积、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日益明显。本文对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选方用药、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经验,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如泉运用活血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邦江  周爽  鲁新华 《中医杂志》2002,43(6):419-419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兹将吾师湖北中医学院陈如泉教授运用自拟活血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机分析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分别类似于气瘿或肉瘿或石瘿。然而,该病不等于中医“瘿病”,中医“瘿病”还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以女性患者多见,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人类健康。甲状腺疾病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痰结”为其总病机,病因多为肝失条达或脾失健运或气郁、痰湿、瘀血留注,聚而成形。中医对瘿病有独特的辨治优势,而瘿病的防治更是围手术期辨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探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瘿病防治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丹  张兰 《中医临床研究》2023,(17):102-105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瘿病”范畴,主要累及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低热、食欲亢进、手抖、消瘦、腹泻以及眼睛突出等。本病常因情志刺激引起,因神经系统兴奋引发情绪障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兰教授指导中医内科瘿病研究与教学多年,认为瘿病和郁证两者关系紧密,郁病可引发瘿病,瘿病会加重郁病,郁病还会导致瘿病迁延不愈。因此,瘿病联合郁病的发作与肝、心、脾密不可分。张兰教授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随情绪障碍,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通过分享验案2例,介绍张教授论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情绪障碍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目前临床较为常见,女性为多,西医多主张手术治疗,但患者因畏惧手术及其它原因等而求助了中医药治疗。中医称之为瘿病,有五瘿之分,根据其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故组方瘿平散治疗2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明清医家治疗瘿病的用药频次、药物组合、药物关联规则等,挖掘治疗瘿病的核心组合及新方剂。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查找明清时期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瘿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录入的方剂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6首明清时期治疗瘿病的方剂,包含中药160味,得到用药频次≥8的中药22味、常用药物组合11组、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演化得到新方剂4首。结论:明清医家在治疗瘿病时多运用化痰、理气、散瘀类药物,常配伍清热、健脾燥湿之品,同时注重运用补益类药物以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17.
桥本病首先由Hashimoto(1912)描述了4例慢性甲状腺炎,指甲状腺有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实质性萎缩、嗜酸变性,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因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故也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石瘿”及“气瘿”范畴。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与水土失宜引起,且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现将桥本病的诊断与中医辨证论治分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及专家经验,归纳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阐述了中医络病辨证方法,探索运用中医络病辨证方法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新思路。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难度较大,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诊断、治疗用药策略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故可发挥中医辨证思维优势,从络病证候角度认识阐发本病,完善该病的辨证分型,探索新的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李发枝教授运用经方大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思路与临证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整理李发枝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医论,总结李发枝教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方药运用的临证经验。结果李发枝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胃郁热、胆气反胃、胃气失和,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重视方证辨证,运用经方大柴胡汤为主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纪淑萍  辜洁敏  陈超 《陕西中医》2022,(12):1805-1808
目的:通过关联规则探究中医药治疗瘿病用药规律,归纳提炼有效的新方剂。方法:将《中医方剂大辞典》所有方剂导入,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检索治疗瘿病的所有中医方剂,统计分析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分析药物关联程度,筛选新方组合。结果:在治疗瘿病的151首方剂中共应用药物327种,药物频次为1142次,药物频次≥15次的共15味,并挖掘新方2首。结论: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能够挖掘治疗瘿病的新方剂,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