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物组织中羟氨酸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动物组织中的羟脯氨酸测定方法,以之估计胶原含量并衡量组织愈合程度。方法:研究显色温度、氧化时间,样品中盐浓度以及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DAB)浓度对羟脯氨酸测定的影响。据此建立动物组织中的羟脯氨酸测定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实验动物犬贲门胶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可信度、敏感度高,适合于微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胃酶酸解法。方法在组织、重量、氧化时间、显色温度、样品中盐浓度及对二氨基苯甲醛(PDAB)一定的条件下,对胃酶法和传统盐酸水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传统方法测得HYP含量为0.045~1.547μg/ml,平均值为0.7789μg/ml;胃酶酸解法测得羟脯氨酸含量为2.955~4.500μg/ml,平均值为3.921μg/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酶酸解法的可信度、敏感度均优于传统方法,其更适合于微量组织羟脯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评价和筛选确切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肝脏病学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药物疗效主要根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来判定。肝纤维化量化的手段主要有定量组织学方法 (组织学记分法及图像分析法等 )和生化方法 (3H脯氨酸掺入法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 )。前者或受主观影响较大 ,或需要昂贵的图像分析仪 ,后者中的同位素掺入法需要在特定的同位素实验室进行 ;而羟脯氨酸生化测定法可在一般实验室进行。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Hyp)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 ,除弹性蛋白含少量羟脯氨酸 (约 1% )外 ,几乎所有的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5.
尿羟脯氨酸简便测定法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用NaOH水解尿样,以比色法测定尿羟脯氨酸的方法。本法取尿样20μ1,水解时间仅1小时,回收率达104.05%,重复性试验CV=4.90%。用本法测定110名15~70岁正常人晨尿,得尿羟脯酸均值为53.21mg/1。测定12名骨折患者,其尿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组织羟脯氨酸(OHP)是胶原蛋白的一种特有氨基酸,其测定对胶原蛋白代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将OHP含量作为研究伤口愈合的主要指标。常通口服液(COL)为本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黄芪、丹参、大黄等中药组成,主要用于预防腹部手术后黏连,动物试验显示其有预防术后黏连,  相似文献   

7.
刘智广  邵军 《医学争鸣》1990,11(6):463-464
血清中羟脯氨酸是诊断胶原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我们在胶原蛋白氨基酸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羟脯氨酸分析的柱床高度、柱温、洗脱条件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建立了血清中游离羟脯氨酸的快速测定方法。分析时问14min,最低检出量2μmol/L,回收率98.50%,重复性98.21%.对40例正常人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为12.81±1.19μmol/L.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锦州地区130例不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及51例甲亢、甲低、糖尿病、骨折及其它骨科疾病患者进行了尿总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从而了解不同年龄组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及某些疾病对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阐明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克勤  樊绘曾 《医学教育探索》1993,(11):577-578,612
若干动物若干动物性药胶中羟脯氯酸(Hyp)和羟赖氨酸(Hy1)的含量测定及Hyp/Hy1的分子数比值。测定的动物胶中此两特征氨基酸总量超过10%;两氨基酸含量以驴皮为高;Hyp/Hy1比值为驴皮胶16,牛皮胶17,马鹿角胶20。  相似文献   

10.
羟脯氨酸和动物衰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田清涞  殷莹 《老年学杂志》1991,12(3):169-171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大鼠尿和组织中羟脯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比色法测定大鼠尿和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发现羟脯氨酸在24小时尿中排泄量,肾血管狭窄型高血压大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羟脯氨酸含量,肾血管型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主动脉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发性高血压组比正常组明显低(P<0.01),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中,狭窄肾动脉中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侧(P<0.05)。  相似文献   

12.
丹参对肠吻合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0只家兔行小肠吻合术后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5、7、14天处死动物取出吻合口标本,并在对照组动物体内取出正常空肠段设立非吻合口组,三组分别作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刘海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02-103
目的 探讨甲醛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在病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已用甲醛固定好的结肠、胃、肺、甲状腺、小肠组织各7份;3份分别以30%、15%、5%浓度的甲醛抑制剂喷洒为喷洒组;另3份的组织切片浸泡于3种不同浓度的抑制剂为浸泡组;剩余1份为对照组。喷洒组与浸泡组并分别于0.5、1、5、10、30、4h观察有无甲醛刺激性气味,4h后对照组一起进行常规制片和HE染色。结果未加抑制剂的对照组30min后仍有轻微甲醛刺激气味;5%抑制剂处理后,5min后几乎无甲醛刺激味;而喷洒组在10min后,抑制剂对甲醛挥发抑制作用减弱,可闻及轻微甲醛刺激气味;15%和30%抑制剂处理后,喷洒组1min几乎没有了甲醛刺激味,浸泡组0.5rain后基本无甲醛刺激气味。结论15%的甲醛抑制剂浸泡组织标本0.5min即可有效抑制甲醛挥发,并且不会对病理组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回溯化腐生肌法的学术渊源,认为慢性溃疡的病因病机是人体气血运行失调、营卫不畅、肌肤失养,毒、腐、瘀、虚相互作用形成与发展所致;针对其主要病机的解毒拔毒、祛腐、化瘀、补虚是化腐生肌外治大法的主要内涵.化腐与生肌相辅相成,化腐中蕴有生肌,生肌中辅有化腐,二者相辅相成、互有侧重.探析化腐生肌法,认识中医药在溃疡组织再生修复中优势与特色,以期更好指导创疡外科科学研究及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36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及时应32例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分析。结果: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端粒酶表达活性分别为91.67%、3.13%和6.67%,卵巢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1;癌旁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存在质的区别,为卵巢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效应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15只豚鼠,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给予60W/10 kJ微等离子束照射,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部位皮肤行组织病理维多利亚-立春红染色,透射电镜分析和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60 W/10 kJ即刻表现为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部分表皮出现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表现和明显均质化;特殊染色显示微等离子束主要影响真皮胶原纤维,形成局灶性胶原纤维凝集和变性。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有少量组织细胞。1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粗并排列致密,弹力纤维呈局灶性增粗。透射电镜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的表现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浅层胶原纤维排列明显致密。羟脯氨酸测定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1周后羟脯氨酸含量要高于作用之前,但是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羟脯氨酸含量要明显高于作用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刺激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促进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福利教学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的教学实践为案例,介绍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全面、系统地开展动物福利与3R教育,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的一些举措,指出了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已建立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作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相关肽2Ag、3Ag及CCK8之抑制曲线斜率有异,分别为-0.46、-0.17、-0.68;脑组织提取物可被CCK8定量抑制;CCK8不与其他4种八肽抗血清发生反应,表明该法可用于对CCK相关肽进行初步结构分析,亦可用于组织提取物CCK成分鉴定及多肽抗血清筛选,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鼠移植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骨肉瘤动物模型。方法体内连续传代筛选UMR_106细胞系获得高成瘤率的细胞,接种于SD大鼠皮下。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并镜检,同时检测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结果一周内可见肿瘤形成,荷瘤动物存活时间为28~63d,肿瘤组织镜下可见典型骨肉瘤病理特征,成骨作用明显,荷瘤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可移植大鼠骨肉瘤动物模型,为骨肉瘤的肿瘤免疫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樊林花  刘茂林  刘田福 《医学综述》2009,15(7):1009-101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机制、确定治疗方案及药物研究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工程动物模型作为21世纪人类研究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研究。本文就转基因动物模型和基因剔除动物模型在医学和药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