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确保跨海桥梁结构安全,需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同时,由于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有必要分析地震海啸作用对深水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考虑地震海啸作用,同时采用辐射波浪理论考虑桥墩地震动水压力,对近海深水桥梁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表明:海啸作用增大了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其影响随着海啸浪高的增加而增大;海啸浪高较大会导致桥梁结构发生损伤破坏直至丧失承载能力。综上所述,近海深水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应合理考虑地震海啸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针对缺乏桥梁结构地震破坏数据的地区 ,考虑地震地面运动、局部工程场地条件和桥梁本身参数的不确定性 ,给出了一种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曲线的系统性分析方法 ,对美国中东部受NewMadrid地震带影响的高速公路系统混凝土连续桥梁结构易损性进行分析 ,并给出了桥梁结构的易损性曲线 ,表明本文方法对该类地区桥梁结构的易损性分析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考虑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特征,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例,从PEER数据库挑选60条近场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局部性能两个层次的易损性进行分析,给出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与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引起的桥梁结构整体和局部地震需求均显著大于远场地震|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是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最易损构件,混凝土横梁与栓钉的易损性水平低于桥墩。  相似文献   

4.
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一直是工程设计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可以降低上部结构地震输入,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在桥梁的抗震防灾的工程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桥梁隔震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桥梁工程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晓岚 《山西建筑》2014,(4):168-169
就高强轻质混凝土桥梁结构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强轻质混凝土能有效地减小桥梁高阶自振周期,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内力响应和位移响应,同时,对于同一强度的高强轻质混凝土,其密度和弹性模量的改变对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黄明刚 《山西建筑》2011,37(21):186-188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概述,就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破坏的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说明,以指导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7.
采用集中质量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通过Morison方程和辐射波浪理论分别考虑桩基和桥墩动水压力效应,并通过桥墩构件损伤模型定义桥梁结构整体损伤准则,建立了多介质体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方法。首先对近海连续刚构桥分别进行不同水深和不同土层剪切波速条件下桥梁地震损伤分析,然后进行多介质体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水-结构相互作用增大了桥梁的损伤指数,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减小了桥梁的损伤指数;多介质体作用下土层剪切波速较小时,水深对桥梁损伤影响相对不明显;桥梁地震损伤程度主要与地表地震动频谱特性相关;桥梁结构以横桥向损伤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8.
田娟莉 《山西建筑》2013,(1):152-153
以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增量动态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破坏状态等进行分析,从而对桥梁结构的地震经济损失进行合理预计,为桥梁抗震设计、加固和维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桥梁作为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型桥梁结构,其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不同于传统的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2014年以前并没有专门与其对应的抗震设计规范。本文探讨了现行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比较了各规范所给出的设计理念、计算方法及设计参数,据此,从现有规范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轨道桥梁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例城市轨道桥梁。本文分析表明,延性结构通过塑性铰区域的变形,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同时,这种变形降低了结构的刚度,致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减小,也就是使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减小,实现以变形能力来抵抗罕遇地震作用。反之,如果结构的延性不好,则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力抵抗地震,这样会耗用更多材料。因此,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极少的抗震结构,采用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的设计对策。本文方法仅限于常规墩柱,高宽比小于2.5或大于10的墩柱,不在本次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樾 《山西建筑》2009,35(2):310-311
阐述了地震的产生机理、危害以及对桥梁的破坏性,分析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思想、原则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最后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作出探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大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而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抗震救灾造成巨大的影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最广泛应用的桥型之一,对其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确保其良好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托克托准格尔黄河特大桥为例,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分析时,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以及滑动支座摩擦力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减小了制动墩的内力,增大了其位移.②滑动支座摩擦力减小了桥梁的纵向地震反应,但对桥梁横向地震反应没有影响.③行波效应减小了制动墩的纵向地震反应,增大了其它桥墩的纵向地震反应,但对桥梁横向地震反应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某C形小曲线半径弯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桥梁的动力分析模型,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法进行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通过改变地震动水平输入角度获得结构的最大内力响应及最不利地震动输入方向,并对比了五种支座布置方式下桥梁地震响应的差别。研究表明曲线桥梁的地震响应受地震动输入方向影响较大,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各输入方向下桥梁结构的最大响应;固定支座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最大地震响应和最不利输入方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为研究对象,概括了此类桥梁的震害现象,论述了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跨连续刚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方式,研究成果对于此类桥梁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和抗震鉴定加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要叙述了大跨度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中的多点激振效应、反应分析方法、土一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的非线性性能问题及发展动态,以期对大跨度桥梁进行正确的地震反应分析,从而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合理地解决了减隔震效果的根本问题,既实现了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力与位移合理平衡,还具有显著的防落梁效果。本文引入了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框架,通过建立一座三跨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多维损伤准则对不同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参数的桥梁结构进行了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与易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参数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桥梁结构的易损概率,在减震设计时需要进行支座参数优化设计,使得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力与位移达到合理平衡。本文所建立的概率地震易损性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减隔震支座,也为以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性分析与决策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市政技术》2016,(5):67-69
对于采用分离式基础的桥梁结构,由于单个承台下桩基数量少,在地震作用下,桩基的地震内力往往很大,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通过对某城市高架桥梁的分离式基础间设与不设横向连系梁的抗震计算比较,研究了横向连系梁对桥梁结构横向抗震的影响,并对城市高架桥梁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川藏线铁路简支梁桥的分析型地震易损性模型。根据桥梁结构自身不确定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方法进行抽样并建立桥梁分析样本库。利用实测的汶川地震动对各样本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各构件的最大动力响应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地震动强度和桥梁构件地震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确定结构不同构件各损伤状态对应的极限状态后,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采用传统可靠度理论建立了桥梁各构件地震易损性曲线,获得的易损性曲线可以为川藏线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建设中,大跨度的连续梁结构频繁出现,其抗震性能的分析计算成为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某轨道交通高架桥梁(65 +110 +65)m连续梁结构设计,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采用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并对部分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延性验算,比较了在不同行车工况下的结构反应,并总结相应的抗震分析设计经验,为同类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两阶段分析提供一定的工程实际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海莹  靳羿 《四川建材》2020,(2):138-138,141
以某城市3×30 m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运用时程分析法,对比并分析盆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后,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延长连续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自振周期,从而增强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地震时桥梁结构的破坏现象,提出改进桥梁设计和施工方法。对降低地震造成的桥梁破坏、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畅通以及抗震救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