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针对工程机械专用柱塞泵冲击试验的工程需求,研究了柱塞泵冲击测试技术,提出了抗冲击测试方案,建立了基于PLC和ADAM高速采集模块集成的信号采集系统,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的测试系统软件,完成了液压元件冲击测试系统的工程应用。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证明了该冲击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虚拟仪器技术在液压系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浩  孙儒通  刘安生 《机床与液压》2003,(3):301-302,159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及一种基于虚拟仪表技术的液压传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来构造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将整个系统模块化,使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其特点,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运用软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一套电液伺服阀动态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稳定可靠、测试效率高、使用方便,实现了液压测试技术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液压综合试验平台的PLC实时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灏  王庆丰 《机床与液压》2007,35(1):182-184
液压综合试验平台PLC实时测控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辅以触摸屏提供良好的人机交流平台,通过与上位工控机的通讯,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处理和分析;PLC控制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风格,程序简洁、实用、可扩展性好,提高了液压综合试验平台的自动化测试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微机为监测控制中心及数据处理平台的、用于液压马达型式试验的数据测控系统,针对液压系统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结构及其功能予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快速掌握液压系统性能状况,发现故障及其原因,提高火炮维修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引入虚拟仪器技术对某型火炮液压系统检测设备进行研究与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使用传感器、采集卡和信号调理电路等硬件,搭建检测系统,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消除热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并对液压系统进行了测试。实例证明该液压检测系统是可行的,满足检测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ZWY-120/55L型扒渣机结构组成及功能需求,进行了基于LUDV的扒渣机液压系统设计。利用AMESim模块化仿真平台,建立了扒渣机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关键部件和系统动静态性能的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液压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扒渣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液压传动CAT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及一种基于虚拟仪表技术的液压传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来构造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将整个系统模块化,使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电磁先导阀的研制和进行性能测试,需要设计和搭建一种专用于测试电磁先导阀性能的试验台。利用模块化设计方法,选择新型液压元件,进行了电液阀性能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氮爆式液压破碎锤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新强  岑豫皖  叶金杰  罗铭 《机床与液压》2007,35(9):176-179,211
针对氮爆式液压破碎锤的特点和其冲击性能测试的难点,运用氮气室压力测试法,研制了一种新型氮爆式液压破碎锤测试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数据通讯、处理分析子系统以VB6.0和MATLAB7.0为平台设计.两个系统通过标准RS-232C串口实现数据通讯.经现场试验与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耐冲击与振动、测试可靠的特点,对氮爆式液压破碎锤产品性能的测试、标定以及智能型氮爆式液压破碎锤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军霞 《机床与液压》2016,44(14):103-105
介绍自动上粕机液压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设计原理。在分析自动上粕机液压系统动作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该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液压系统回路设计过程以及工作原理。经实践测试:该液压系统工作运行平稳,各项性能可满足自动上粕机作业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压力补偿器和压力继电器计算机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力补偿器和压力继电器是某型号航天设备中重要的液压元件,由于两元件特殊的测量要求,以往采用的手工测量方法工艺复杂。本文阐述了以PC工控机为基础,使用虚拟仪器技术建立的液压元件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友好的测试界面,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精度和较高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海上作业及移动设备等特殊工况下工作台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影响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对此基于PLC设计了自动液压平衡控制系统。该系统由PLC、人机交互界面、传感器及液压泵站组成。传感器对工作面倾角进行监测,通过Modbus-RTU将检测结果传递到PLC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工作面自动平衡。由测试结果可知:该液压自动平衡系统响应速度快,调整精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谭伟  王苏磊  米林  张勇 《机床与液压》2018,46(3):119-123
变速器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载荷循环次加载疲劳寿命试验,以验证内部齿轮、轴、轴承、箱体等零部件以及整体系统的可靠性,液压加载式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台是其中重要的试验设备。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过程中,扭矩负载一般采用调节液压加载器中的压力进行控制,但温度、机械结构状态等因素会导致扭矩的波动,因此需要对液压加载器中的压力进行实时调节,确保试验扭矩的稳定性。通过试验扭矩PID控制方法和试验系统自动流程控制方法的研究,开发了一套可实现变速器疲劳试验所需的转速转矩自适应控制、试验流程自动控制、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存储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测控系统。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可使液压加载式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台具有较高的测控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液压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检验液压阀的性能指标,设计了对多种液压阀进行多项性能测试的综合试验台。同时为了实现试验台的自动化,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了液压阀性能测试软件,以NI采集卡为信号连接中端,进行信号输出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引入模块化设计思想,进行测试软件的二次开发,将所需功能以模块化的方式处理,大大缩短了测试软件的开发周期,实现了试验台自动化调节系统压力及流量,满足性能测试要求;并能高精度采集试验数据,绘制特性曲线;试验结束后自动卸荷,存储数据、打印试验报告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纤维模塑制品自动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要求,提出一种优化的植物纤维模塑制品自动生产线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自动生产线液压系统回路,计算了液压元件的技术参数并进行组装试验。与气动分体式生产设备对比表明,单个产品的时间效率可提升约25%,日产量提升约50%。因此液压自动生产线设计合理,满足工艺要求且运行可靠稳定,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下抛石基床整平需求,设计一套基于挖掘机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自动整平系统。对臂架机械结构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试验计算其作业负载,结合有限元法验证改造结构的可靠性。基于D-H法和几何法搭建臂架正、逆运动学模型,将铲尖轨迹运动转换为臂架各构件的协同控制。设计基于PID控制的臂架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通过AMESim验证了臂架驱动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北斗定位技术,搭建臂架自动整平系统架构,提出适用于工程应用场景的定位、整平作业流程。最后,通过工程试验和应用对自动整平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基床整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整平精度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印明 《机床与液压》2023,51(16):126-132
为了实现液压阀类的全自动检验工作,设计一种多工位液压阀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对换向阀、减压阀、单向锁、安全阀和回液断路阀等功能液压元件的集成组合,结合现代液压控制技术的特点,设计出一套可自由切换高/低液压源的液压检验系统,该液压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多工位同时在线检测,且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目前已经实施并已投入使用,该系统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全自动液压检验。  相似文献   

19.
雷双江  乔黎  孙朝辉 《机床与液压》2017,45(10):105-108
针对不同型号发动机机载液压泵加载需求不一致的情况,开发了基于组态软件的多型号液压加载测控系统。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发动机型号,调用模块化子程序,实时监控系统工作数据,满足了不同型号发动机的机载液压泵加载需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实用为出发点,开发了比例溢流阀特性液压试验台和基于虚拟仪器及Matlab软件的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对比例溢流阀特性测试方法进行新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DBE系列比例溢流阀的稳态和动态的自动测控及液压系统多路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及可视化分析,得到了较有参考价值的试验数据和特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提高了测试精度、改进了测试方法、丰富了分析手段,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