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的住宅小区,一、二类住宅设置比例较多,约占70%,三类约占25%,四类约占5%。而今后十年的发展规划是要使居住水平实现人均居住面积8m~2,这样,现有的大量一、二类住宅,有相当一部分要发生二次开发和改造问题。这类房屋目前还在有效使用阶段,但显然已处于不适应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多以一户一栋的形式,由村级基层审批宅基地,房主和农村工匠自行设计与施工来完成。由于大小不一,层数不同,建筑布局常常杂乱无章,道路不畅;加之不重视规划和施工设计,常造成材料浪费、结构不可靠、达不到建筑功能的要求等等。据调查,农村新建住宅近20%有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墙体开裂现象;90%以上平屋顶住宅漏水;节点、构造做法错误更为常见,有的住宅刚建成即已成危房。  相似文献   

3.
林彦彰 《福建建筑》2014,(2):112-115
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的都市住宅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一、二级开发设计管理经验,多角度分析了现有都市住宅开发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按现有的开发模式无法解决都市工薪移民的住房问题。因此笔者受电子产业的启发,转变开发思路,针对性地引进了软件概念,并将住房主体和土地分离,以全新住舱和泊位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已久的住房问题,而且革命性的提出一种全新的居住理念,它将顺应人们新的生活需要并升华推动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国有单位福利住宅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周小靖一、我国当前住房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个人以市场价形式购建和租赁住宅,是实现住房体制改革的主要手段和最终目标。住房商品化过程,也就是个人在住房投资主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比例不断加大,直...  相似文献   

5.
瑞典西南部小城布洛斯的一个新建住宅区,被划分成四个地段,分别由瑞典、芬兰、挪威和丹麦各一名建筑师设计。城市部门要求设计者把本民族的民居精华与赏心悦目的森林风光结合起来,并要具有20世纪斯堪迪纳维亚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洲人在国外购置度假住宅正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把购置度假住宅视为一种休闲投资。 度假住宅的位置一般选在距城市不远处或海滨。这种住宅已不只隈于某个人所有,而是发展成为几个人投资,共同所有,然后分批前去度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个人投资少,灵活性大,住宅不用时还可以出租,解决当地  相似文献   

7.
清溪坡地住宅群:获美国第43届《进步建筑》奖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拟建于广东境内、深圳附近的一个郊区住宅群体。开始设计时,我们对美国郊区住宅的空间关系提出质疑,因为近年来中国郊区的建设基本是参照了美国的模式。美国的郊区住宅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用地方式上,即将住宅布置在一块基地的中央,周围留出一圈空地。这些空地被称为前院、后院或边院,它们本质上是开敞的剩余空间,和中国用作进行多种家事活动的围合式院落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蒋少锋 《小城镇建设》1997,(2):12-12,11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住宅的要求已从“宽敞”和“数量”上转移到使用功能、环境质量、艺术效果等各方面的居住质量上。因此,吸收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的优点,创造新的农村住宅形式,探索新的民居建筑风格,已成为建筑设计人员一个新的课题。 一、农村住宅的设计除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外,还要符合农村的气候、风俗及生活习惯。只有以农村的生活特征为依据,来探索提高农宅居住质量的途  相似文献   

9.
在军官住宅中,二、三、四型套房住宅量大,且往往在一栋建筑中需多套型组合。因此,在军委规定的军官住宅建筑面积限额内,设计好这三种类型的系列住宅,是部队领导和广大军官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人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如图1、2、3所示的方案,其建筑面积分别为54m~2、72m~2、92m~2。现将方案特点介绍如下: 1 套型设计特点 1.1 组合式门斗。突破依靠建筑墙体设置门斗的做法,在分户入口内一侧设一壁柜(壁柜下部放鞋,上部挂衣帽),在入口迎面设一隔断(可做博古架或装饰屏),使它们共同组成一个门斗。组合式门斗形成了入户后的一个缓冲空间,减少了室外视线对室内的干扰,增加了室内空间的私密性。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总构思 在20世纪快要结束和新世纪即将来到的时候,为满足农民对住宅的新要求,在农村通用住宅设计中的总体构思,包含了下列内容: 1、以满足农民家居生活行为为依据,一切从住户舒适的生活需要出发,充分保证小康家居文明。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风水?下面是各家的解释: 《辞海》说:“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辞源》说:“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凶吉祸福。” 1990年东南大学出版的《风水探源》一书,潘谷西教授在序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其他方向的  相似文献   

12.
住宅是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文化的基础,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生活空间,未来的生活居住空间将保证老年人、青年人、残疾人以及孩子们能够有合理的、舒适的空间,要从心理上研究,满足他们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要高于其它国家,目前,我国对老人的照顾主要依靠子女和家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可靠实施,一对青壮年夫妇照顾过多的老人,必将对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居住环境和住宅使用功能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一在“锁国、封闭”的经济状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缓慢,对住宅的要求不高、仅满足于有个“住的下,分得开”的栖身之地。这使  相似文献   

14.
李建华  葛丛 《安徽建筑》1998,6(5):121-122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小康村的建设与设计,住宅是农民生活的基础。其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如今的农民把住宅建设作为富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住宅建设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农民因缺少建房知识,对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考虑不周,加上某些地方缺少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民小康新村建成后,发现了不应有的遗憾。综上所述,目前农村住宅的设计与建设规范化更显迫切,更需重视。笔者就此问题,谈谈几点意见。一、规划设计上应考虑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对…  相似文献   

15.
朱弱生 《建筑工人》1994,(12):45-47
这是一幢造型美观、功能较为齐全的别墅式乡镇二层楼房住宅设计。建筑面积为138.7米2,共四室二厅一厨,可供6~8人三代家庭成员居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一)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  相似文献   

17.
开彦 《城市开发》1997,(6):9-11
住宅产业现代化与小康住宅卫生间的发展●开彦一、一个宏伟而又现实的目标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在2000年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会议上多次反复强调:小康住宅的厨房、卫生间应该达到和接近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的90年代大众厨卫的配置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具体而又...  相似文献   

18.
张蕴华 《城市开发》1999,(11):17-18
一、何谓“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商品住宅性能认定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的住宅进行评估,并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确认该住宅的性能等级,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宅消费者进行该住宅交易的技术依据。二、为什么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1.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的要求,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  相似文献   

19.
住宅建设与住户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是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它的发展也是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 在工业化之前,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期,人们按照自己的建筑传统和风格来设计住宅,在这些住宅中将他们的需要,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住房,却同时将建造住宅变成了一个固定模式。这种建造方法是为人们建造住房,而不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世界建筑》1999,(4):54-55
社会住宅在一般人观念中常常是材料便宜、造型简陋、户型单一并缺乏邻里间必要的交往场所。位于美茵河畔原被废弃的仓库区的罗特魏勒尔社会住宅则使人耳目一新。建筑师以简洁的体量和预制构件塑造了这片户型多样、有良好的公共绿地及社会服务设施、造型丰富多彩的社会住宅。6层L型的住宅和办公单元与本世纪初形成的一列老建筑围合出一个院落式的绿化广场,住宅朝院落一侧立面通过竖向的楼梯间窗户、底层拱廊以及象征水、土、火和空气的别致的墙面彩画来塑造。圆拱形屋顶的檐口与对面老建筑的檐口取齐。与两维的由色彩及窗户分隔构成的内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