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本文报告11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的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一、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5岁~66岁,平均46岁。调搏治疗前绝大多数患者均使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未效。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8例,心房扑动(AF)2例,心房纤颤(Af)1例。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作用快,副作用小已有报道。为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作用部位,我们对2例PSVT患者作了电生理一电药理试验。1病例资料例1女,26岁。间歇性心悸10余年。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达200次/min。体查无特殊,ECG诊断为A型预激综合征。例2女,24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0余年,经食道调搏初诊为隐匿性左侧旁道参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其它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动过速发作时曾先后采用心律平、异搏定等药效果不佳,故而作电药理检查以选择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2方法学经皮经右…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6年1~6月采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1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中,男32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5.3岁;扩张型心肌病并多源多形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室性心动过速12例,冠心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动过速9例。治疗结果:室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者36例(87.8%)。1.2治疗方法胺碘酮静脉注射首剂150m g加生理盐水20m l缓慢推注10~15m in,生理盐水 胺碘酮600m g微泵维持1~4天,每分6~…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 ,我科使用慢心律治疗心律失常 2 7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本组 2 7例 ,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4岁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 2 1例 ,心肌炎伴心律失常 4例 ,无其他并发症的心律失常 2例。本组 2 7例均经心电图检查 ,心律失常的类型有 :房性早搏 9例 ,阵发性房颤 5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例 ,室性早搏 11例 ,其中频发性室早二联律、三联律 5例 ,1例为多源性室早。病史最长者 10年 ,最短者 2个月 ,大多数病例曾使用过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1 2 治疗方法全部口服给药 ,根据病情…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虽然已经有多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很难推广,仍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现将我们用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7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7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或住院患者,心电图符合PSVT的诊断。其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19~72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药物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2016 年收治的接受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109 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及无器质性心 脏病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疾病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随访情况。结果:109 例患儿中男62 例,女47 例,发病年龄0-13.4 岁。 心肌炎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以洋地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先天性心脏病组、心肌 病组的各药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儿47 例,随访时间10-73(32.4±15.3)个月,心肌 炎组、无器质性心脏病组的总有效率较高,<3 岁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逸3 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例药物疗 效欠佳的房性心动过速患儿行射频消融术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房性心动过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应用洋地黄的疗效较好, 心肌炎患儿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较好;绝大部分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最终预后良好,其中以心肌炎、无器质性心脏病 及小年龄组患儿更佳;药物疗效不佳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7.
宁功先 《云南医药》2003,24(3):230-231
目前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及促发心律失常的效应 ,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对于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是控制症状和预防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 ,室颤及猝死。而对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评价其治疗的合理性是困难的。笔者对 43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及治疗意义作一初步分析。资料与方法  43例中男 3 1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5 2岁。所有病例经体格检查、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仅 1 2导联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早搏。入院接受治疗的 2 0例(治疗组) ,其中 1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1例室早…  相似文献   

8.
<正>快速心律失常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我科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并排除有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及心肌病,其中治疗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均大于47岁,平均68.2岁,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体表心电图特征,以及药物终止心动过速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特征.方法 收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典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右心室室速6例,左心室室速8例,左心室游离后壁近心尖部2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室速发作的频率为125~250次/min,波动范围较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额面QRS波平均心电轴为+(81.86±26.08)°,左心室后间隔室速额面QRS波平均心电轴为-(89.25±40.37)°.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伴发窦性和房性心律失常,在应用药物终止心动过速时可出现窦房抑制,继而出现逸搏,逸搏心律,心房扑动和逸搏反复搏动各1例,3例有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结论 特发性室速伴其他心律失常虽较少见,但在药物终止过程中可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应重视心电监护并及时描记心电图,并及时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作为清热解毒及抗菌药物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发现黄连素尚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我们近年来对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黄连素治疗,取得一定疗效。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其中房性早搏9例,室性早搏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性房颤6例。40例中,冠心病19例,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各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其他原因13例。治疗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48例患者给予病因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48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3.33%以上。结论对室性心动过速采取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人工调搏法效果满意,用于治愈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抗菌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相关病例报告78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致78例病例心律失常的抗菌药物共计7类25种;临床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严重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临床上多种抗菌药物均会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用药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进一步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翠乔  刘永强 《河北医药》2002,24(12):1006-1006
我院于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应用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PSVT)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在 2 0例PSVT患者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3 2~ 66岁 ,平均 5 2岁。其中冠心病 10例 ,高血压病 6例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者 4例。1 2 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前心律失常持续 1~ 5h不等 ,且就诊前 0~ 6h内均未应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就诊后予ATP(辽宁省本溪第六制药厂生产 ) 10~ 15mg快速静脉注射 ( 10s) ,如首剂无效可在 3~ 5min后重复静脉注射。连续心电监护 3h ,密…  相似文献   

14.
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 3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8a±s 15a)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1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例 ,心房颤动 9例 ,心房扑动 4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 1h的心室率、心电图、血压。静脉推注艾司洛尔 3~ 5mg ,然后 1~ 3mg·min- 1静脉滴注维持。结果 :治疗后 1h的心室率为 (99± 31)次·min- 1,较治疗前 [(147± 16 )次·min- 1]明显降低 (P<0 .0 1) ,总有效率 83% ,对上述 4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 ,仅有 1人发生低血压 ,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非常常见,据统计50%~6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心律失常,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1]。胺碘酮作为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转复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疗效确切。本文应用胺碘酮治疗27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观察其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心内科106例发生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适应条件和注意事项。结果①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106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持续性房颤8例,频发性室性早搏3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②106例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4.9%;③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应注意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注意个体化治疗。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较好,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使用安全,是抗心律失常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应用慢心律治疗25例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配对型室性过早搏动20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呈并行性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对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物理刺激疗法(主要是迷走神经兴奋法)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探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方法,并说明各种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用异搏定治疗11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4.5%,其中显效61.8%。初步认为它对控制房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尤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迅速而显著,多数在静注后5分钟内见效。其起效时间较丙吡胺为快,其转复率比心得宁高,因此,可作为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刘高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1):853-85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患者中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终止其发作的药物很多。目前普罗帕酮已在全国广泛应用,显示出很好的疗效,被推荐为当今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第一线药物。2001年1月~2003年10月在使用该药静脉注射治疗97例PSVT中,有6例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