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化学物提取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系统构成、设备研制概况 ,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生物资源有效成份分离中的应用 ;归纳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包括 :溶媒的改变、超临界CO2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技术。联用技术使得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更能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 ,这些联用技术包括 :尿素包接预浓缩、吸附技术、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技术、浓缩技术、离心技术、超滤技术、膜过滤等技术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联用。文章对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先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及其物理意义,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的性能比较,超临界CO2染色的机理、特点及与传统染色技术的比较.探讨了超临界CO2技术在纤维染色方面的应用,分别应用于合成纤维及天然纤维的染色,接着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效果的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先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及其物理意义,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的性能比较,超临界CO2染色的机理、特点及与传统染色技术的比较。探讨了超临界CO2技术在纤维染色方面的应用,分别应用于合成纤维琴天然纤维的染色,接着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效果的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特点及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的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 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系统构成,设备研制概况,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生物资源有效成份分离中的应用;归纳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一些新进展,包括:溶媒的改变,超临界CO2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技术,联用技术使得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更能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这些联用技术包括:尿素包接预浓缩,吸附技术,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技术,浓缩技术,离心技术,越滤技术,膜过滤等技术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联用,文章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是应用最广泛的超临界流体.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介质时,许多酶在其中具有水解、酯化的反应活性,可以处理不溶于水的物质.综述了国内外在超临界CO2流体中酶促酯交换制备结构脂质、酶促脂质醇解制备脂肪酸酯、酶促脂质水解的技术进展.并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压力、温度和系统水分对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超临界CO2(Supercritical CO2,SC-CO2)流体染色的发展历史、染色原理,详述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工艺流程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了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超临界CO2(Supercritical CO2,SC-CO2)流体染色的发展历史、染色原理,详述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工艺流程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了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挤压膨化与超临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超临界CO2流体挤压膨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超临界CO2流体挤压膨化技术将快速提升食品与饲料加工技术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CO2超临界流体(SFC-CO2)介质中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胶原的交联作用,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胶原交联效果,并与常规水相介质条件下的酶催化胶原交联反应作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SCF-CO2介质中TGase催化胶原的交联反应是能发生的,酶处理后胶原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与水相介质条件下酶处理的胶原相比,其热变性温度提高了10~20℃。本试验得出TGase在SCF-CO2介质中催化胶原交联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时间2 h、温度40℃、酶用量40~60 U/g、pH值6.0~7.0、压力8.0 MPa。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后同一批次葡萄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超临界CO2萃取4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分别从提取率、油品理化性质、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方面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及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率最高,达16.85%;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均优于其它方法;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亚油酸含量最高,达70.54%。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张大顺 《食品科学》2010,31(7):146-149
对以正已烷、甲醇为溶剂和不添加与添加乙醇为夹带剂的超临界CO2(SCF-CO2)萃取的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清除DPPH 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对于SCF-CO2、添加夹带剂的SCF-CO2、正己烷、甲醇4 种方法萃取的燕麦油中: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反式油酸、亚油酸构成,三者相对含量的总和在燕麦油的脂肪酸总量中都占93%;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依次为79.41%、77.86%、77.56% 与76.51%,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依次为1:2.74:1.85、1:2.08:1.71、1:2.21:1.60 与1:1.74:1.73。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SCF-CO2 萃取的燕麦油能有效清除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VC >甲醇提取燕麦油>添加夹带剂的SCF-CO2 提取燕麦油> VE >正己烷提取燕麦油>无夹带剂的SCF-CO2 提取燕麦油。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桑椹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进行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桑椹籽油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二次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因子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最佳参数,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桑椹籽油进行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丁燕  孙玉霞 《酿酒》2011,38(3):52-54
利用SCF-CO2萃取技术萃取葡萄籽油,主要研究了葡萄籽预处理方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预处理条件为葡萄籽粒度40目,水分含量4.5%左右,而且湿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萃取率和油脂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磷脂酶A1(Lectiase Ultra)水解的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脱油溶血磷脂的工艺条件,得出脱油溶血磷脂萃取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同时,用红外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得磷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脱油溶血磷脂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萃取温度为52℃,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时间为5.4 h,在此条件下脱油溶血磷脂的实际萃取率为(90.2±1.65)%。该脱油溶血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1-酰基-溶血磷脂酰胆碱质量分数分别为6.79%和4.45%。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与污染土壤修复及烟草行业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生物炭的原料与制备工艺, 组分与结构特性,生物炭与农业生产、固碳减排和抗生素、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生物炭技术在烟草行业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做了综述,并提出了烟草行业继续开展生物碳制备与研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生育酚单体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对不同生育酚单体在食品、医药、饲料行业的生理学功效和抗氧化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生育酚单体的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法、化学反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法)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为高端生育酚产品的开发、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侯瑞政 《中国造纸》1995,14(2):42-46
论述了钛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及效益,讨论钛在国内造纸工业中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离子色谱(IC)技术的发展现状、优点、工作原理、仪器构成及其在烟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