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采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的方式,耗时65 d,成功启动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生物反应器。反应器启动成功后,COD与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80%,MBR膜过滤时间为100 min,反洗时间为4 min。将调试完成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一体化设备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系统运行90 d后,出水ρ(COD)为35 mg/L,ρ(NH_3-N)为3.7 mg/L,ρ(SS)为5.1 mg/L,ρ(TP)为0.3 mg/L,均达到DB 13/2171—2015《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对高有机磷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光催化氧化-生化工艺进行处理,经过8个月调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进水平均ρ(COD)=12 890 mg/L、ρ(BOD5)=3 472 mg/L、ρ(NH3-N)=118 mg/L、ρ(TP)=664 mg/L,出水平均ρ(COD)=96 mg/L、ρ(BOD5)=19 mg/L、ρ(NH3-N)=13 mg/L、ρ(TP)=0.45 mg/L,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MCOP(modified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通过调整进水流量,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及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MCOP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1.2 h时,出水ρ(COD)能够稳定在50 mg/L以下,COD负荷为0.43 kg/(m~3·d),出水ρ(NH_3-N)稳定在5 mg/L以下,该两项指标均能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MCOP反应器污泥浓度可达7 316 mg/L,远高于一般曝气池。  相似文献   

4.
生物滞留系统的基质组成与填料层的深度对污染物去除有重要影响。利用给水厂污泥改良砂土作用生物滞留系统基质,研究了污染物在生物滞留系统内不同深度的去除情况,以确定改良填料层的最优设计深度。结果显示:进水ρ(SS)平均为198.14 mg/L,下渗通过2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为15.96 mg/L,平均去除率高达92.34%;进水ρ(COD)平均为178.29 mg/L时,40与60 cm深度改良基质区间对溶解性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3%、78.7%;进水ρ(NH~+_4-N)平均为3.67 mg/L,经过4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为0.12 mg/L;进水ρ(NO~-_3-N)与ρ(TN)平均分别为7.78,11.54 mg/L,通过15 cm种植土层和20,40,60 cm改良基质后,对NO~-_3-N平均去除率依次为5.0%、6.8%、15.1%、24.9%,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6.6%、24.8%、32.8%;进水ρ(PO~(3-)_4-P)平均为5.31 mg/L时,经过4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平均为0.09 mg/L。对实测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和形态进行分析表明,给水厂污泥改良砂土基质填料层深度为40 cm时,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出水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可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生物接触氧化用于生活污水再生处理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绿色建筑住宅小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氨氮、COD、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3.98,38.69,12.3 mg/L,出水水质满足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城市绿化的水质要求。为使出水ρ(BOD5)≤10 mg/L,进一步满足冲厕和洗车的标准,研究提出了增设水解酸化池或改造现有生物接触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解酸化-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大蒜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解酸化-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大蒜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ρ(COD)=800~1 000 mg/L,ρ(BOD5)=300~500 mg/L,ρ(SS)=200~300 mg/L,时,出水ρ(COD)、ρ(BOD5)、ρ(SS)分别为56,19,22 mg/L。系统出水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制药公司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简称IC工艺)+A/O工艺进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后,在进水ρ(COD)为3 500 mg/L、ρ(SS)为300 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2.5%。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翟建  鲁秀国 《环境工程》2010,28(2):13-16
介绍了水解酸化-UBF-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聚醚多元醇生产污水的工艺设计和运行效果。经一段时间的调试及运行表明:该工艺处理聚醚多元醇生产综合污水是切实可行的。在进水ρ(COD)为8000~12000mg/L,ρ(BOD5)为1200~1500mg/L的条件下,经过该工艺处理,出水ρ(COD)为250~300mg/L,ρ(BOD5)在50~8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Ⅲ级。  相似文献   

9.
张磊  张永丽  梁英 《环境工程》2015,33(4):1-3,8
选用生物沸石作为混凝剂,对水性油墨废水中的水溶性树脂连结料以及颜料等悬浮物进行混凝沉淀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当生物沸石投药量为350~400 mg/L时,COD去除率可达87%,混凝上清液呈淡粉红色,色度去除较好。然后将混凝上清液与经BAF处理后的生活污水1∶1混合后通过曝气生物滤池(BAF)进行生物处理,当进水ρ(COD)为450.1 mg/L时,出水ρ(COD)为131.4 mg/L,即水性油墨废水经生物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约为262.8 mg/L,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某沙棘加工企业的沙棘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采用"混凝沉淀+A/O+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并对工艺特点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主要处理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对该工程运行后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运行结果显示,系统出水的ρ(COD)、ρ(SS)、ρ(BOD5)和ρ(NH3-N)平均值分别为42,7.5,8.5,1.1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既可以改善伊逊河水质,又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决膜污染和使用寿命问题是膜法水处理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只有有效控制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膜分离技术才能在解决当今世界水资源危机中发挥突出作用,并在更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发展。膜的清洗、膜系统的停运保养和维护管理是有效解决膜污染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对脱硫菌种、脱硫机理和脱硫过程作了介绍,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SNCR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和系统组图进行介绍与分析,并介绍了SNCR技术在新疆某电厂的1#炉和2#炉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损耗是困扰石油加工储运和环保行业的重要问题 ,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介绍了常见的 4种油气回收技术 :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分离废旧干电池外层金属分离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真空技术的干湿法废旧锌锰干电池综合处理工艺技术方法,它具有回收利用率高、能耗小、二次污染小、设备投资少的优点,利于中小城市乃至城镇对废旧干电池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刊物,不同于其他通俗性时尚刊物,它的受众面较为狭窄,读者群也受到相应的限制,而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走向市场、适应新形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开拓出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燃烧前碳捕集、燃烧后碳捕集以及富氧燃烧等三种碳捕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燃烧前碳捕集主要方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薄膜法等做了相应介绍;列举了燃烧前碳捕集常用捕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北根  于志勇 《环境工程》2006,24(5):21-22,25
针对传染病医院污水所含病菌的特点,采用“消毒+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二级处理工艺对阳泉市“SARS”病医院污水进行了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其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三槽式切换氧化沟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模型三槽式切换氧化沟的研究,提出了确定其运转周期及程序的准则。试验结果表明,中间槽平均污泥浓度低于两边槽,由此对排泥方式提出了要求,并建立了新的程序。  相似文献   

20.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城市垃圾的三种处理方法,即源头处理、中间处理、末端处理。介绍了垃圾处理相关流程和一些处理技术,使经过处理后的垃圾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