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雷霞  徐鑫芬 《护理与康复》2019,18(11):42-44
<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产妇分娩历来是在活动中和直立体位下完成的,是本能的选择行为。近百年来,分娩体位由自然状态下的体位,演变成为目前在产科占主导体位的仰卧位。仰卧位为观察产程、听胎心和接产提供了便利,但这种仰卧体位不符合正常分娩的生理姿势。研究表明,产时根据产妇情况进行体位调整可加快分娩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阴道助产术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3])。但不同体位分娩各有利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对产妇会阴损伤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此,本文旨在对不同体位分娩对产妇会阴损伤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助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妇第一产程应用坐式体位配合分娩球对分娩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8月初产妇9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应用坐式体位和分娩球,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方式。观察两组分娩结局、分娩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中应用坐式体位配合分娩球可减轻产妇疼痛,加快产程进展,是一种较好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仰卧位是我国多数医院中的主要分娩体位,该种体位可为医生观察产程和胎儿提供便利,是传统的体位分娩[1]。但越来越多的研究[2]表明该种体位会对产妇腹部血管造成挤压,使胎儿供血受影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延长产程,增加产妇痛苦程度。近年来,为提高产妇的产时舒适度,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自由体位分娩,本研究主要报道自由体位分娩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关于分娩过程中,产妇是否限于一种体位或限制产妇活动早有争论,现代产科医学对仰卧位分娩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体位纯属是从医务人员方便出发,它使产程延长、产妇疲劳、先露异常及产妇痛苦不安.产时自由体位是WHO于1996年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手册>中提出的有用的、应鼓励的措施.我院将人性化服务模式与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应用,让产妇分娩回归自然,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体位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怀秀  王怀梅 《护理研究》2006,20(32):2973-2974
传统分娩体位多采用仰卧位,但仰卧位分娩可使骨盆扩张受限,胎头下降阻力增加,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助产士在3个产程中根据胎位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体位分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4年5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12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健康状况、临产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为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骨盆狭窄等。1.2分娩体位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如果胎方位正常取自由体位,即走、坐、半坐卧、侧卧、跪、趴、蹲等,产妇…  相似文献   

6.
曾筱蓉  许章英  杨建茹  郭少芳 《现代护理》2007,13(14):1321-1322
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关于分娩过程中,产妇是否限于一种体位或限制产妇活动早有争论,现代产科医学对仰卧位分娩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体位纯属是从医务人员方便出发,它使产程延长、产妇疲劳、先露异常及产妇痛苦不安。产时自由体位是WHO于1996年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手册》中提出的有用的、应鼓励的措施。我院将人性化服务模式与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应用,让产妇分娩回归自然,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第1胎足月初产妇240例,年龄为20~28岁,平均26.8岁,孕周37~41+6周,产妇无产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坐式体位对产妇镇痛分娩的影响。方法在获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3-7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的9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产妇采用坐式体位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仰卧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产妇舒适度、下肢酸胀麻木及会阴切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46);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P=0.024);产妇分娩舒适度总体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40);产妇发生下肢酸胀麻木和会阴切开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坐式体位分娩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和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 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 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 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坐式体位对活跃期及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俊  胡诚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80-1381
目的观察活跃期后利用坐式体位加强宫缩、缩短产程、促进良好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4月于本院接受陪伴分娩的产妇,均衡条件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产妇进入活跃期后采用常规体位——仰卧位。观察组40例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取坐式体位——坐于特制的产凳上。结果观察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活跃期后采用坐式体位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产妇分娩的体位有多种,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等[1].目前,国外许多医院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分娩[2-3].而国内,仰卧位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的分娩体位[4].仰卧位分娩时,胎儿下降阻力增大,增加产妇的不安和产痛,导致产程延长和胎儿宫内窘迫,增加难产概率[5].选择合适的体位以提高正常分娩质量,增加产妇舒适度,减轻产痛,是产科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我院于2010年7~12月将半卧位、屈大腿法和抬臀进行结合形成屈腿抬臀半卧体位,运用到300例孕足月初产妇的第2产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分娩体位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体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头位、单胎、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71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0例采用坐位分娩,对照组316例采用常规仰卧位分娩,对其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组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坐位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20年4月至9月产科收治的39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不同分娩体位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9例产妇接受常规仰卧位分娩,研究组210例产妇接受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中及产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26.4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缓解分娩痛,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自由体位分娩的研究开展较晚,近年来,随着临床大规模的试行和自由体位的推广,许多医疗机构开始结合不同的辅助分娩方式,以减轻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现阶段我国自由体位分娩的发展现状以及自由体位分别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分娩球、瑜伽、穴位按摩等分娩方式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从产妇开始规律宫缩但宫口尚未开口即准备临产时,对产妇采取多种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相应的分娩辅助设施帮助分娩;对照组产妇则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决定,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中的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正常顺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可提高正常的分娩率,减轻疼痛,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体位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干预,采用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妇一般分娩情况、母体结局、产妇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耗时较对照组长,但产后2 h内出血量、会阴水肿及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羊水粪染率低于对照组(P 0. 05),Ⅰ度撕裂发生、胎心异常好转高于对照组(P 0. 05),胎心好转时长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但两组第二产程延长例数、产钳助产、肩难产及中转剖宫产、会阴正中切开、Ⅱ度撕裂、新生儿窒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符合阴道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第二产程给予体位干预可取得更佳母婴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罗庆平  郑玲  曾学燕 《护理研究》2010,(4):1089-1090
目前第二产程中,产妇可采用多种分娩体位,但各种体位都有其利弊,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体位以提高分娩质量,增加产妇舒适度,减轻产妇痛苦,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课题之一。第二产程中,我院护士帮助产妇进行体位改变,实施半卧位,屈大腿适时抬臀体位分娩,经观察发现较传统的仰卧膀胱截石位提高了分娩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82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及产后护理措施,为临床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提供实践参考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282例足月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282例产妇中行传统仰卧位阴道分娩者140例(传统体位组),行自由体位阴道分娩者142例(自由体位组),对所有产妇做好产前心理护理,密切监测产程,详细记录比较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阴道助产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自由体位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3.1%)高于传统体位组(75.0%);产钳助产率(2.1%)低于传统体位组(7.9%),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自由体位产妇产程时间较传统体位组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较传统体位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所有产妇恢复良好,未见不良并发症及伴发症,新生儿正常,体重2578~4052 g,住院3~5 d出院。结论临床中对于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产妇,做好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加强产程中产程监测及术后护理是提高临床阴道试产成功的前提,其中自由体位分娩对于提高临床阴道试产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第二产程中,产妇可采用多种分娩体位,但各种体位都有其利弊,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体位以提高分娩质量,增加产妇舒适度,减轻产妇痛苦,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课题之一.第二产程中,我院护士帮助产妇进行体位改变, 实施半卧位,屈大腿适时抬臀体位分娩,经观察发现较传统的仰卧膀胱截石位提高了分娩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