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工程》2021,53(7)
生产超低灰煤是实现神东矿区商品煤高价值利用的重要保障。结合电容炭(煤基活性炭)用煤对灰分、铁含量的要求,针对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原煤特点,提出了利用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制备超低灰煤的思路。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锥段锥角、底流口直径及给料压力对分选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优分选条件为:锥段锥角120°,底流口直径16mm,给料压力0.07MPa。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稳定试验,获得了灰分2.42%、产率70.07%、铁含量0.24%的超低灰煤,达到了目标要求;数量效率87.59%,不完善度0.21,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油团聚脱除灰分的大同煤为原料,制备超低灰水煤浆.加入乳化剂来改变煤表面的亲水性,克服了在制备超低灰水煤浆过程中煤的粒度细的困难,通过改变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调节pH值、温度等因素,可以制得浓度达到53%、黏度小于300mPa·s、稳定性超过28d的超低灰水煤浆.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290-292
对传统的酸碱法制备超纯煤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烟煤和无烟煤为原料,采用酸碱法对煤进行脱灰处理,研究了煤的粒度、焙烧温度、碱煤比、焙烧时间和酸浸条件对脱灰效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灰分含量小于0.5%的超纯煤。  相似文献   

4.
应用油团聚技术制备超低灰分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蒙俊  邹红林 《煤》1999,8(4):20-21,40
介绍油团聚(SGHFF)技术高效脱除煤中灰分的研究过程。含灰分达30.79%、含硫分达2.16%的原料煤,经过四步浮选后,得到含灰分4.06%、含硫分0.72%的超低灰分、硫分煤,灰分去除率达87%、硫分的去除率达67%。探讨了影响油团聚技术选煤过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超纯煤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结果阐述了中国超纯煤的研制工作,在实验室的小试中先用盐酸后用氢氨酸处理不同煤阶的煤料,可以制取灰分低于0.26%~0.8%的超纯煤。用物理选煤法多次冼选处理煤料在小试中也能制得灰分1.6%左右的超低灰精细煤。这两种方法都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6.
围绕制约粗煤泥分选精度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太西洗煤厂1~0.25 mm粗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精度分级旋流器、TPS干扰床分选机联合生产工艺,采用TPS中煤返洗的新设备、新技术,优化三产品干扰床分选机结构和操作参数,实现粗煤泥分选灰分3.00%的超低灰纯煤生产的工业化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超低灰纯煤的生产粒级。  相似文献   

7.
倪仕明  宋长平 《煤质技术》2013,(4):21-22,25
针对不易燃烧完全的高灰无烟煤,从选择无衬垫物法、垫擦镜纸法和衬垫石棉绒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煤的发热量测定对比试验分析表明:对于灰分小于20.00%的无烟煤,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灰分大于20.00%的无烟煤,采用垫石棉绒法可促进其在坩埚中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煤岩学分析与常规浮沉试验,对生产超低灰纯煤的原料煤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产超低灰纯煤的入洗原料煤资源特性及理论分选条件,为煤炭深度脱灰技术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西煤的特点,并采用摇床、螺旋分选机、重介旋流器和浮选柱对其做了精选试验。试验证明,在现有跳汰系统基础上,采用圆筒重介旋流器等密度精选工艺,可生产出灰分<2%的超低灰精煤,且具精煤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低灰煤制备的原料选择及分选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灰煤是开发煤炭应用新领域的前提。对于一些适宜的煤种,利用净化能力强、分选效率高的旋流微泡浮选柱可以分选出灰分小于2%的低灰煤。探讨了低灰煤制备原料的选择方法和浮选柱制备低灰煤的分选工艺。  相似文献   

11.
郝成亮  初茉  杨彦博  曲洋  张超  周玲妹  吕飞勇 《煤炭学报》2019,44(10):3201-3208
煤炭作为化工原材料的应用途径正逐步向精细化、高端化利用转变,将高炭煤深度脱除矿物质制备成超纯煤可以作为高附加值先进炭素材料的原料。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微泡浮选柱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浮选试验,借助XRF,XRD和SEM-EDS分析了最佳浮选条件下的浮选精煤,进一步明晰微泡浮选方法深度脱除矿物质的过程和不同矿物质对无烟煤深度脱矿的影响。同时也采用了NaOH-HCl方法深度脱除无烟煤中的矿物质,通过XRD,SEM-EDS分析脱矿样品的性质,明确无烟煤中矿物质的脱除机理以及限制深度脱矿的因素。微泡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用量3.36 kg/t、起泡剂用量1.81 kg/t和调浆强度4 560 r/min时,浮选效果最佳,能得到灰分0.52%、产率66.25%的浮选精煤,由测试表征可知细泥罩盖和粒度小于2μm、有机质占95%以上的连生体颗粒是限制微泡浮选方法深度脱矿主要原因。NaOH-HCl脱灰试验表明,随着样品粒度减小,样品灰分显著降低,当样品的体积平均粒径为8.01μm时,脱矿效果最佳,能得到脱矿率86.81%、灰分0.36%的脱矿样品。而无烟煤中低反应活性的石英和伊利石以及被煤基质包裹的微细硅酸盐矿物影响太西无烟煤的化学深度脱灰。基于微泡浮选方法和NaOH-HCl方法在高炭煤深度脱矿过程中存在的极限问题,提出浮选-化学联合深度脱灰方法对太西无烟煤进一步深度脱灰,首先通过浮选预处理减少石英和伊利石等低反应活性的矿物质总量,再将浮选精煤中存在的矿物质与NaOH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硅酸钠和易溶于酸的硅铝酸钠而被脱除,并以此构建了浮选-化学联合方法深度脱灰历程描述模型,最终得到超低灰(0.12%)、高碳、高发热量能制备成高附加值炭材料的超纯煤样品。  相似文献   

12.
石新红  肖敏  郭牛喜 《煤炭工程》2012,(Z1):50-52,55
文章首先分析了太西选煤厂煤质特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该厂更新升级的产品结构,然后对超低灰纯煤的工艺流程的研发、设备工艺布置和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侧重说明了生产超低灰纯煤设计核心技术问题,最后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论: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超低灰无烟煤生产的必要性,并着重介绍其研制过程,对其设计特点及其工艺特性进行了阐述,该项目在洁净煤领域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回坡底煤矿洗煤厂超低灰纯煤的生产主要采用了高压力高密度和低压力低密度两种操作方法。论文主要是针对高压力高密度和低压力低密度的操作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确定,同时分析了影响操作技术的因素,为超低灰纯煤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神华宁煤集团太西洗煤厂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的“煤炭超纯制备工艺及设备研究”项目被授予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填补了国际市场超低灰煤产品的空白。推动了世界煤炭加工技术的进步,增强了我国煤炭产品及煤基材料等下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标志着宁夏超低灰纯煤这一“煤中瑰宝”的生产、应用及推广迈上了更高台阶。  相似文献   

16.
超低灰精煤制备方法──化学脱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脱灰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备超低灰精煤的方法。本文对A、B两种煤进行化学处理,探讨化学处理前后煤的灰熔点、灰成份及煤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并总结出影响化学脱灰产品灰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次煤是指低质煤,包括褐煤、长焰煤和低变质程度的烟煤,其储量约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50%,主要作动力煤供电厂工业锅炉和窑炉、民用燃料。通常低质煤含水分较高,例如褐煤平均水分35%左右,最高可达60%;长焰煤平均水分20%,最高可达30%。再如平均灰分,褐煤为25%、长焰煤28%左右。美国开辟一条新路称作先进煤转化工艺,采用流化干燥和先进物理选煤技术将低质煤转化成超低水分、高挥发分和低灰、低流和高热值的优质煤。该工艺已被美国能源部透选纳入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和项目示范计划,由罗斯巴德合成煤公司承担,示范厂建在蒙大…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灰分的低硫煤进行了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的测定结果比对,经t检验分析表明:对于灰分为6%~23%的神混2号煤、外购2号煤和石炭2号煤,快灰仪法可代替缓慢灰化法;对于特低灰煤(4%~6%),快灰仪法与慢灰法该2种方法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快灰仪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三种性能差异较大、有代表意义的依兰精煤、太西无烟煤和四川无烟煤为原料 ,通过适当地调整工艺参数 ,在实验室生产出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 ,这表明煤基活性炭具有较广泛的原材料煤适应性 ;试验证明 ,原料煤的性质不同 ,生产出的活性炭有不同的孔径分布和吸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讯     
高变质无烟煤洗选新技术通过专家鉴定河北金能金牛股份公司完成的高变质无烟煤重介洗选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金牛股份公司在其下属的无烟煤生产矿井———章村矿进行研究立项,建成了全国首家高变质程度无烟煤洗选系统。该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实现微机集中控制和全厂自动化控制。经过近1年的试生产,洗选优越性明显,能够准确地将洗精煤灰分控制在16%~12%之间,同时提高精煤回收率5%以上,增加吨煤效益15元左右。由河北省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