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多工序复合模是在一套模具上可完成冲裁,弯曲,成形,拉伸等多项加工工序的复合模具,该模具适用于加工几何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类零件,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工程实践探索,在模具上采用了一些特殊机构,可使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并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该种模具设计构思,方法,以使人们在复合模具的设计方面增添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套复合模,解决了汽车车轴盖冲压一次成形的问题.分析了工件完成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四道工序,一次冲压成形的工艺性,介绍了该复合模具的结构设计思路及装配工艺方法.突破了复合模只能完成三道工序的理念,在模具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并给出了此类模具设计中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冲压过程中由多弯曲多形孔结构引起的零件外部边界与内部形孔误差而导致的级进模开发失败,应用全工序方法开发出一套特征件级进模.首先设计了一个带有多弯曲多形孔特征的复杂边界钣金件的12工序毛坯排样方案,并对坯料的全工序冲压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其次以全工序有限元仿真为基础,结合毛坯排样方案设计了一套12工位级进模.最后对试制的模具进行实冲试验,结果显示:产品表面光滑,无起皱与破裂等其他成形性问题,且产品的孔位精度和弯曲后的制件边界误差均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本文设计的毛坯排样方案及其级进模能够很好地解  相似文献   

4.
汽车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薄金属板料制成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零件。本文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中拉延模与修边模的设计。所设计的拉延模是前地板中通道加强板的拉延模,修边模设计的是地板后横梁内板的修边模。分析了前地板中通道加强板与地板后横梁内板的成形可行性与冲裁方向,根据零件的拉深较大,型面复杂,成形工艺难,确定了它们的合理的冲压工序。通过对前地板中通道加强板与地板后横梁内板的工艺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冲压方案,减少模具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拉延模与修边模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特点,并针对工艺介绍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卷圆纸板实际应用特点,通过对冲缺件工艺分析和相关计算,设计了带反侧压装置的卷圆纸板连续冲缺模,阐述了模具相关零件的设计要点和工作原理,较好地解决了模具制造成本、模具寿命、冲裁件质量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形支架的冲压连续模主要通过冲孔、落料、四次折弯、切断等工序成型.主要从材料工艺分析和成型性能、冲压工序特点和工艺计算、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及公益性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方形支架多工位连续模设计.冲压生产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并且冲压生产操作方便,模具维修便利,冲压生产效率高,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低,模具寿命高,对同类冲压产品的模具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某汽车螺纹板进行了级进模设计.根据材料的成形性能、零件的成形工艺和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制定了模具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单工序模的试验表明,设计所得的级进模生产效率高、操作安全,满足零件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要取决于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为了获得合格的冲裁件,在模具设计中应根据冲裁件的尺寸及公差等级、冲裁间隙、模具磨损规律、模具制造方法及成本等来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  相似文献   

9.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要取决于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为了获得合格的冲裁件,在模具设计中应根据冲裁件的尺寸及公差等级、冲裁间隙、模具磨损规律、模具制造方法及成本等来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多工位级进模中变薄拉深和整形工序存在包紧力大、脱模困难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浮动式凹模的新型模具结构。分析了铜壳拉深件冲压成形的工艺特性,阐述了铜壳多工位级进模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投产检验证明:该模具结构可实现顺利脱模,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二维AutoCAD图纸的基础上,利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对汽车拨叉件挤压铸造的模具进行装配体的开发,再运用3DMax对模具的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模拟其模具开模、卸料、合模以及零件脱离模具等的运动过程,通过在仿真中实时观察这套模具各部件的运动情况,发现模具设计早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2.
模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约束关系,模具厂需要实施项目管理与并行工程.依据模块化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规律,研究了模具模块化CAD系统的开发技术.依此技术,模具厂有效地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3.
Pro/E软件采用单一数据库扣参数化造型技术,具备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功能,为模具的集成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里在阐述Pro/E软件的技术特点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基于Pro/E的注塑模具设计流程,最后,以一个管接头模具为倒,对设计流程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挤压铸造是一种高效、节能、适应性较广的模具成型工艺,特别适合生产性能要求高、形状复杂的零件.汽车拨叉件是汽车换挡部位的重要零件,力和力矩都会作用于其上.针对该零件的结构特点重点研究了挤压铸造模具的设计,其中包括运用AutoCAD对所设计的模具进行二维制图.  相似文献   

15.
带有倒锥凸起圆盖注塑件的模具设计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脱模取件方面。为此,以化妆品盒配件注射模具的设计为例,在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对原有模具进行了脱模取件困难缺陷的改进。该改进设计主要是在定模部分增加型芯,并将一次分型改成二次分型,再使倒锥部分实现强制脱模。通过试模,验证了该改进方案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微机计算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全部源程序,该计算程序适用于大、中、小型各类注射模具设计中的所有计算.  相似文献   

17.
单晶锗光学表面数控高速抛光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单晶锗镜片表面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的加工技术难题,基于数控高速抛光方法,开展了聚氨酯和沥青两种抛光模的数控高速抛光优化试验,以Preston理论为基础,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结合运动轨迹仿真和功率谱密度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抛光模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控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抛光方式均能获得较高的面形精度,聚氨酯抛光模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但光学表面微观形貌控制能力较差,沥青模抛光得到的表面粗糙度RMS相比聚氨酯模提升近3 nm.通过单晶锗光学表面数控高速抛光试验,最终优化并提出了聚氨酯初抛光与沥青精抛光相结合的方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析了一种整体按键成型工艺性,并运用UG对塑件三维模型进行了塑件壁厚分析,再基于MOLDFLOW对塑件进行了最优浇口位置、料流状态、充填时间、翘曲变形、注塑压力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运用UG MOLDWIZARD设计了塑件注塑模,并根据试模结果指出运用UG及MOLDFLOW协作完成注塑件三维模具设计具有实用、高效、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对注射模具点浇口的应用,点浇口的形状尺寸及浇道凝料的自动脱落机构的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为塑料模具设计者提供了方便而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数值模拟过程中 ,常采用粘度模型来描述高聚物的粘性行为 .Cross -Ar rhenius模型能够在各种温度、压力条件下 ,在剪切速率从 10 0 s-1到 10 4 s-1的变化范围内 ,相当精确地描述高聚物的粘性 .采用Gauss -Newton法 ,根据实验值 ,准确地拟合出粘度模型的参数值 ,此方法对初值选择的要求低、拟合结果的相关性好 ,方法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