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结合作业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60例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作业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价表(FMA)对2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的评定。结果治疗组FMA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疗法结合作业训练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缓解局部肌张力,提高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回归社会及家庭。  相似文献   

2.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经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后对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胃肠营养、防治并发症,针康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期6周.采用Fugl-Meyer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 治疗后2组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积分、MMSE总分等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康组疗效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中、重型TB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及ADL积分值,对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obath疗法联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5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75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Bobath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Bobath疗法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治疗28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四肢简化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7%,对照组为7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3,P=0.000 1)。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70.23±13.52)分和(65.59±14.46)分,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obath疗法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系列运动疗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及运动疗法.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评定截瘫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及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2组ASIA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ASIA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但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对照组,2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偏瘫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测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2组治疗前FMA和Barthel指数测评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周FMA和Barthel指数测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入选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FT)以及家属给予患者未经培训的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采用FT和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同时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简式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加用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4周后的FMA、MBI及综合功能评定法(CFE)中的语言功能亦有所改善.结论 MRP和FT结合具有协同作用,早期应用能明显改善皮质下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并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1—2013-12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2组均在患者病情平稳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疗程为4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观察组总有效率92.1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ADL、QL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QLI、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低频电刺激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经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刺疗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4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功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2次:治疗前(入组时)、治疗后(治疗3个疗程时).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神经功能改善率来评定疗效.结果 在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运动功能均逐渐改善(P<0.01).2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运动想象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训练,其中运动想象组在训练前进行 "运动想象".2组均接受1次/d,40min/次,治疗6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对照组(P<0.01).结论 运动再学习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我院取2014-06-2015-11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比2组护理前后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幅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幅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东菱克栓酶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东菱克栓酶结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2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对照组早期均进行东菱克栓酶降纤溶栓治疗,治疗组于发病1周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Fugle-Meyer法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ADL及运动功能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东菱克栓酶结合康复治疗能较好地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1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FMA、VAS、N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MA、VAS、N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仅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6周分别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4~6周治疗,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并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脑梗死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发病住院的脑梗死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均给予脑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于发病后3d内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训练,时间3周,2次/d,1h/次,要求家属参与.超声波频率800kHz、声强0.75~1.25w/cm2,1次/d,20min/次,在头部相应标定区进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强度在病人可耐受范围内的最大强度,连续14d为一疗程,以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并辅以超声波并生物电反馈治疗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醒脑针刺疗法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软瘫期肌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9例脑梗死软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3周、6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软瘫期肌力恢复、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的效果均优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将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2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及2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无论从运动功能还是从日常生活能力上,治疗效果非抑郁组明显好于抑郁组。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循经按摩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镜像组、循经按摩组、结合组,每组20例。3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在此基础上,镜像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循经按摩组采用循上肢手阳明大肠经按摩,结合组在镜像视觉反馈的基础上结合循经按摩。于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比较各组患者患侧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3组患者干预前患侧上肢FMA、MBI评分及Ashworth痉挛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3组患者患侧上肢FMA、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组患侧上肢FMA、MBI得分较镜像组和循经按摩组更优(P<0.05);干预后镜像组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循经按摩组及结合组Ashworth痉挛评定级别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镜像组,干预后结合组Ashworth痉挛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循经按摩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镜像疗法和单独使用循经按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