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构建藤黄微球菌复苏促进因子Rpf结构域突变体基因E54K、E54A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Rpf结构域E54A、E54K突变体基因,连接进入pMD-18T载体中,测序正确的基因插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ct,经IPTG诱导,SDS—PAGE鉴定表达蛋白,利用Rpf结构域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用GS-4B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获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E54K和E54A突变体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相同,突变体位点与设定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文献报道一致;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32KD处有与Rpf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带。通过GS-4B系统,得到纯化的GST融合蛋白。【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Rpf结构域突变体E54K、E54A融合蛋白,为上述蛋白在结核病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复苏促进因子结合蛋白A蛋白(RipA),纯化后观察该蛋白对耻垢分枝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 ,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DNA中扩增出编码RipA蛋白的Rv1477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roEx HTa-RipA。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RipA表达,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的RipA蛋白加入到耻垢分枝杆菌中,观察RipA蛋白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成功扩增了Rv1477基因,并克隆于表达载体pProEx HTa中,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克隆,经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2×103的目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与6×HisAb有特异性的反应条带。采用Ni+-NTA柱可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100pM的RipA蛋白可显著促进耻垢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和生长。结论 Rip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能有效促进耻垢分枝杆菌的生长,为MTB的快速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开金  胡少婷  易敏  李升锦 《重庆医学》2013,42(16):1809-1811
目的研究灵芝水提取物、灵芝三萜对耻垢分枝杆菌(M.S-155)增殖曲线、GlmU基因表达、细胞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107 M.S-155接种用含有500μg/mL灵芝水提取物、灵芝三萜的LB培养基培养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实验组,6×107 M.S-155单独培养作为对照,取不同时间A600值绘制耻垢分枝杆菌增殖曲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GlmU蛋白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壁的形态变化。结果增殖曲线说明灵芝水提取物、灵芝三萜对耻垢分枝杆菌生长明显抑制,对应A600值组间有差异(P<0.05),而同等剂量的灵芝三萜抑菌能力更强;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51.5×103蛋白处蛋白实验组明显变暗(P<0.05);用TEM观察其对耻垢分枝杆菌细胞壁结构的影响,实验组M.S-155经灵芝三萜处理后的耻垢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明显膨胀、变形。结论灵芝水提取物、灵芝三萜对M.S-155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作用位点很可能就是抑制了GlmU基因的体外表达,灵芝提取物不但能够抑制M.S-155增殖而且能够影响细胞壁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灵芝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并对其免疫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构建大肠杆菌一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MV—ESAT6.经酶切分析和DNA测序证实连接片断的正确性后.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耻垢分枝杆菌mc^2155中。以SDS-PAGE检测ESAT-6蛋白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以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ANA-1,半定量RT—PCR检测ANA-1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裂解巨噬细胞,计数胞内存活细菌数。结果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构建成功,经热诱导后可以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的蛋白,与预期值一致。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能够诱导ANA-1细胞活化表达iNOS,并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胞内存活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具有免疫原性,为构建新型结核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表达人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株,为进一步应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打下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的幽门螺杆菌的外膜蛋白528编码基因全长片段,克隆入pET32a(+),鉴定无误后,再亚克隆入大肠杆菌一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LA71,构建pLA71-omp载体,将pLA71-omp电转化耻垢分枝杆菌,经卡那霉素筛选后,抽提质粒用PCR法鉴定,Westernblot检测omp的表达及活性。结果从幽门螺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约528bp的基因片段。所构建重组体阳性克隆经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确证了插入片段的正确性,Westernblot检测说明幽门螺杆菌的外膜蛋白528编码基因在分枝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528编码基因大肠杆菌一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该质粒能在E.coli/MS间进行穿梭,并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表达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表达人IL-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株,为进一步应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防治膀胱癌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从中间质粒pY6013和pIJK-1中克隆出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启动子和堪萨斯分枝杆菌α抗原信号肽,再从质粒pHIG53中利用PCR扩增出不含信号肽的IL-2cDNA,利用分枝杆菌质粒pRR3构建IL-2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并使IL-2在其中分泌表达.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耻垢分枝杆菌中建立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株.连续传代培养观察重组菌株的稳定性.Western blot和IL-2活性测定等方法观察IL-2的表达及其活性.结果经测序表明HSP70、α抗原信号肽及IL-2的序列及读码框架均正确.Western blot及IL-2活性检测表明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上清中有IL-2表达,其生物活性为118.5 U/ml(细菌浓度为5×105CFU/ml,其培养时间为36 h).结论成功建立了分泌人IL-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为进一步防治膀胱肿瘤的复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消毒剂乙酰丙酸-十二烷基硫酸钠(levulinic acid,sodium dodecyl sulfate,LVA-SDS)对大肠埃希菌、耻垢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杀灭作用.方法 按照2002年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 M07-A9的试验方法,在96微孔板上采用微量培养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分别检测LVA-SD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以及不同浓度的LVA-SDS对大肠埃希菌、耻垢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杀灭作用.结果 LVA对大肠埃希菌作用后的MIC值、MBC值均为0.3%LVA,对耻垢分枝杆菌作用后均为0.6%LVA,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作用后均为0.075%LVA.LVA-SDS对大肠埃希菌作用后的MIC值、MBC值均为0.3%LVA+0.03% SDS,而对耻垢分枝杆菌作用后均为0.6%LVA+0.06%SDS,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作用后均为0.075%LVA+0.0075% SDS.一定浓度范围的LVA-SDS随着时间(1~10 min)的延长,对大肠埃希菌、耻垢分枝杆菌的杀灭作用逐渐增强.5%LVA+0.5%SDS作用3 min对大肠埃希菌、耻垢分枝杆菌的杀灭率均达到100%.结论 LVA-SDS对大肠埃希菌、耻垢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质粒(pUV15)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BALB/c小鼠后2周,处死小鼠,观察肺、脾组织中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将携带GLS和IL-12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第1次免疫后4周,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脾组织中GLS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IL-12和肺泡灌洗液特异性SIgA的水平。结果:在BALB/c小鼠肺、脾组织中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以及GLS的表达,并有血清IL-12水平升高和粘膜特异性SIgA的产生。结论:携带GFP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可在肺和脾组织分布;携带GLS和IL-1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小鼠后,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特异性抗菌免疫,以及GLS和IL-12的体内表达,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高通量突变文库。【方法】通过同源重组和L5 attB噬菌体整合位点交换构建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菌株;基于L5 attB质粒交换系统和抗性选择培养基,挑取48个克隆以验证质粒替换的效率;针对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区域内以每3个碱基为单位设计简并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该区域81个碱基的全覆盖式突变文库;文库片段与载体进行无缝克隆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形成大肠杆菌突变文库;基于质粒交换原理,将突变质粒库转化至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菌株中,替换原有L5 attB位点质粒,形成耻垢分枝杆菌突变文库;通过基因组提取、建库和高通量测序明确文库的基因型种类。【结果】与野生型rpoB基因(5 600 bp)相比,敲除株的扩增片段为2 200 bp,证明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条件性敲除株构建成功;质粒替换的成功率为100%;大肠杆菌文库和耻垢分枝杆菌文库中单氨基酸突变类型均为540种,大肠杆菌文库多点突变5 301种,耻垢分枝杆菌文库多点突变853种,大肠杆菌文库和耻垢分枝杆菌文库相关系数为0.8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 将Balh/c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耻垢分枝杆菌疫苗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化学显色法测定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耻垢分枝杆菌疫苗低、中、高剂量组产生的一氧化氮分别为(3.50±3.11)、(16.63±6.47)、(13.97±6.20)和(7.55±2.26)ng/ml,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小鼠产生的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识别乙胺丁醇处理前后耻垢分枝杆菌mc^2155细胞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乙胺丁醇抑制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的抗结核药物作用靶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乙胺丁醇处理前后耻垢分枝杆菌mc^2155细胞的总蛋白质,用PDQuest7.3.1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以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空白对照组有268个斑点,Ethambutol(EMB)处理组有蛋白斑点195个,在相对分子质量和pI值分布的任一区域,EMB处理组蛋白斑点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其中在EMB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有23个。[结论]乙胺丁醇处理前后耻垢分枝杆菌mc^2155细胞的蛋白质组具有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乙胺丁醇抑制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机制并为寻找新的抗结核药物作用靶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以106CFU/0.1 mL重组M.S通过尾静脉途径免疫小鼠。用MTB培养上清滤液蛋白(CFP)作为抗原,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取部分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用ESAT6-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同时检测免疫小鼠IFN-γ和IL-2水平及脾细胞杀伤效应。结果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为1∶6 400。淋巴细胞刺激增殖指数为2.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90);IFN-γ和IL-2的含量分别为2230±11 pg/mL和221±17 pg/m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但不及BCG免疫组;同时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脾细胞杀伤率为45%。结论融合表达ESAT6-CFP10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结核新型疫苗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P30-ROP2载体活疫苗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和鉴定弓形虫1330-ROP2复合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载体活疫苗。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把P30-ROP2复合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STM3,构建重组质粒pSTM3-P30-ROP2,电穿孔法导入耻垢分枝杆菌中,潮霉素筛选、PCR法鉴定阳性转化子,温度诱导表达鉴定。结果获得pSTM3-P30-ROP2重组穿梭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显示P30-ROP2复合基因表迭蛋白产物分子量约为66kDa。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P30-ROP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为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携带编码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质粒(pLUB)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经灌胃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安全性.方法 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质粒(pLUB)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灌胃BALB/c小鼠后8周,处死小鼠,观察胃、心、肝、脾、肺和肾组织中荧光蛋白的分布,测定小鼠肌酐及ALT;处死小鼠,分离出肺、肾、肝并分别测定其重量及HE染色.结果 在BALB/c小鼠胃、脾组织中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他组织及对照组未检测到绿色荧光;小鼠体质量、各脏器质量、各血清肌酐和ALT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携带GFP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可在胃和睥组织分布,对小鼠无系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1272和Rv1273基因编码蛋白与药物外排的关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v1272和Rv127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采用PCR技术扩增该两个基因,并与pMF406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耻垢分枝杆菌m c2155。采用W estern b lotting对两个目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试管法测定重组菌株对常用的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以转化pMF406空质粒的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对照菌株。结果经测序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 estern b lotting结果显示Rv1272和Rv1273为膜蛋白。试管法测定结果显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 IC与对照菌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1272和Rv1273蛋白为膜蛋白,未发现其与结核菌耐药之间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含结核分枝杆菌(M.S)抗原PPE68的耻垢分枝杆菌载体疫苗.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方法获得Rv3873基因,然后通过克隆构建获得真核表达质粒pVAX-1-Rv3873,最后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将pVAX1-Rv3873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耻垢分枝杆菌的感受态细胞中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抗结核一线药物利福平耐药为研究目标,探索快速评价抗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rpoB及其突变体,插入载体pMV261构建重组质粒,电击转化入耻垢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在利福平浓度为4μg/mL时,表达rpoB-AM和rpoB-GM突变体的重组菌耐药性明显高于未突变组,其MIC提高了4倍以上,而与野生株相比,MIC提高了8倍以上;以ATG为起始密码子表达蛋白组的耐药性都强于以GTG为起始密码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利福平类药物作用机制的排重系统,可以用于排除某种或某些作用机制相同或类似的活性化合物,避免重复筛选,提高筛选效率,对于抗利福平耐药株的抗结核药物的筛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pZM03,并构建可将其靶向递送入巨噬细胞中进行表达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菌苗.方法:将人GLS,小鼠单链IL-12基因和分枝杆菌复制子OriM同时克隆进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得到穿梭质粒pZM03.以pZM03电转化耻垢分枝杆菌mc2-155,通过PCR方法检测重组菌中携带的真核共表达质粒;通过与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共孵育检测重组菌的靶向性.结果:成功得到了可靶向递送GLS/IL-12真核共表达质粒pZM03进入巨噬细胞的新型重组菌.结论:利用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减毒生物体载体向巨噬细胞中靶向递送真核表达质粒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张顺  廉姜芳  黄晓燕  杨曦  王英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28-829,F0003
目的 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E637K突变体。方法 采用直接PCR法扩增E637K突变体,将扩增的E637K连接到pGEM-T载体。结果 成功构建HERG基因E637K突变体pGEM-HERG-E637K,构建的突变体经DNA直接测序显示HERG基因Cdna1909位点碱基G突变为A。结论 用该方法构建了HERG基因E637K突变体,为突变基因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邬亭亭  刘平  郭术良  魏强  罗永艾 《西部医学》2018,30(9):1264-126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耐结核潜力,筛选鸡尾酒疗法配方噬菌体。方法 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制备噬菌体DNAⅢ,观察噬菌斑特点;透射电镜观察DNAⅢ形态;噬菌斑实验检测DNAⅢ最佳和最小感染复数(MOI);通过一步生长曲线实验确定DNAⅢ潜伏期及裂解量;检测DNAⅢ对温度、酸碱度的耐受情况;检测DNAⅢ对分枝杆菌的裂解谱;血清中和实验检测DNAⅢ的抗原性,及其与其它8种分枝杆菌噬菌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DNAⅢ噬菌斑圆形透明,直径约1mm;DNAⅢ尾长(208±287) nm;最佳MOI为10-4,DNAⅢ对耻垢分枝杆菌极度易感;DNAⅢ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165min,裂解量为28;DNAⅢ对热、酸碱均敏感;DNAⅢ能裂解耻垢分枝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多数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耐药株;DNAⅢ K值为77001,抗血清对非对应噬菌体的中和活性差。结论 DNAⅢ抗原性低,裂解谱广,具有抗耐药结核作用,可作为鸡尾酒疗法的候选噬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