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将其按照具体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既对照、观察组。对照组中的30例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而观察组中的30例患者则实施联合治疗,即常规+胺碘酮。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疗效分别为83.3%、93.3%,组间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CHF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实施联合用药,即胺碘酮效果明显,其安全性值得肯定,所以应广泛应用与临床相关疾病治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常因伴有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合并症状使得一些常用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且老年人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风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远远高于青壮年〔1〕。目前常用于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多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国外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非常好,且不良反应很小,对于治疗室  相似文献   

3.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普遍重视。为了探讨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我们对 1 995~ 1 999年 1 1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 995~ 1 999年收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6~ 72(53.5± 1 6.9)岁 ,室性期前收缩 (PVD) 8例 [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VT) 5例 ],VT 1例 ,心房颤动(AF) 2例。其中冠心病 3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各 1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5例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近5年来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心室电风暴诊断标准,心室电风暴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患者均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胺碘酮无效者加用盐酸艾司洛尔.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5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ada综合征1例,急性心肌炎1例,乌头碱中毒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平均电击4.5次.15例患者中5例经应用胺碘酮等治疗,心室电风暴得以控制,胺碘酮有效率33.3%.10例应用胺碘酮无效的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艾司洛尔尚有7例有效,盐酸艾司洛尔对于胺碘酮无效的患者仍有70%的有效率.3例应用上述所有治疗措施无效,当天死亡.共抢救成功12例(80%),死亡3例.存活的12例患者继续口服胺碘酮及美托洛尔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植入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猝死1例,其余11例未再复发心室电风暴.结论 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电风暴疗效显著,盐酸艾司洛尔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是导致患者心原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肌集钙蛋白2(Casq2)是Casq家族中的一种,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内质网中。近年来, Casq2通过基因突变和翻译后异常修饰等方式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为人所知。该文主要综述Casq2的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为临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多中心观察室上性心律失常309例。国产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共225例,总有效率为74.6%,其中49例随机分组与进口艾司洛尔比较;另35例随机分层与美托洛尔比较,总有效率相接近。国产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窦性心动过速时,艾司洛尔的治疗反应最佳,异位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中,约1/3病例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一般可使心室率减慢。大多数患者对国产艾司洛尔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个别患者出现恶心、胸闷、出汗、心悸。低血压发生率为4.0%。该药临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9.
围手术期短时操作引起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例较多,应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药物较适当。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Esmol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简称Esm)为一种超短效的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应用此药我们观察了20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稿约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是由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血管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和第四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医疗实践经验、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及与其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成就、新动向,以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诊治水平及知识更新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分析 3 1例在入院后发生≥ 1次由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3 1例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分为 3种类型 :( 1 ) QT间期正常的非长间歇依赖性 R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 ;( 2 ) QT间期正常的长间歇依赖性 R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 ;( 3 )长QT ( U)间期综合征伴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各型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及其所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不同的临床与心电学特征。结论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类型与其所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室早),约占所有室性心律失常的10%左右。本文系统分析925例IVA病例,探讨IVA的临床、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的特点。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1994年3月至2009年2月,925例IVA患者的临床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的过程和结果。925例病人,男性500例,女性425例,平均年龄(36.65±14.81)岁。临床证实为IVA患者,并且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后,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特发性右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RVA)516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LVA)409例,IRVA多发生于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0岁,大多数表现为频发室早伴有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出现黑喙症状为14.3%;ILVA多发生于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33岁,多表现为持续性室速,出现黑矇症状为5.9%。IRVA有486例(94.2%)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而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速/室早里,又以起源于间隔面的多见,占78%左右,起源于游离壁的占10%左右,其余的12%起源于二者之间的部位。射频消融多采用寻找心内膜最早激动点结合起搏标测来寻找合适的靶点。ILVA最多见的类型是左心室特发室速(ILVT),有272例(66.5%),ILVT主要起源于左后分支区域,也可以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和临近希氏束部位。主要用激动顺序标测结合浦肯野电位的方法确定消融靶点。IRVA的516例患者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9.3%。ILVA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3.7%。结论IVA患者虽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伴有多种临床症状,少部分病人甚至出现黑矇、晕厥,应积极行射频消融治疗,预防出现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acebutolol in suppressing ventricular arrhythmia, 2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10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PVCs) per hour (averaged over 24 hours) were studied. Arrhythmias were not precipitated either by remediable clinical conditions 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gitalis and antiarrhythmic drugs were discontinued at least 5 days prior to entry into the trial. Besides routine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ECG examinations, all patients also underwent serial 24-h Holter monitoring every 10 days and 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s before and 20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duration of the trial was 30 days. The dosage of acebutolol was 400 mg/d during the first 10 days and was increased to 600 mg/d in the next 10 days as necessary, provided also that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occurred. The drug was withdrawn for the last 10 days in order to establish drug withdrawal effects. Drug efficacy was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by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PVCs per day, and qualitatively by using the Lown grading system. There were 3 dropouts. Of the 17 patients who completed the trial, 10 (59%) showed a reduction of PVCs of at least 65%, and in 9 (53%) this occurred on a dosage of 400 mg/d. Elimination of grade 4A or 4B arrhythmia was observed in 6 (67%) of 9 patients. Although most patients were normotensive before entry into trial, none developed a drop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o 100 mmHg or less. The heart rate decreased slightly but significant bradycardia was not noted. Acebutolol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s assessed echocardiographically. We conclude that acebutolol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PVCs And in most patients may be administered in a dosage of 200 mg twice daily.  相似文献   

14.
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即时疗效临床用药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毛花甙C、艾司洛尔及地尔硫艹卓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有效性。方法 将2001-03~2003-08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94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用毛花甙C(29例)、艾司洛尔(30例)和地尔硫(35例)。结果 毛花甙C、艾司洛尔和地尔硫均能有效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0 .4%、29.3%和27. 6%,总有效率分别为86%、83%和85%,平均用药有效时间分别为( 34. 3±21 .0 )min、( 10. 0±3. 9 )min和( 10 .0±3. 9 )min。结论 艾司洛尔、毛花甙C及地尔硫艹卓均能有效、迅速、安全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RFCA)体会。方法:5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4~70(43.21±13.31)岁。除1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5例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外,其余44例均为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4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传统的起搏与激动标测。6例器质性心脏病VT及1例多源室性期前收缩(PVC)在非接触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进行消融治疗。结果:①48例消融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6%,4例复发。②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的VT和PVC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电轴右偏。RVOT的起源点不同,其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不同,Ⅰ、Ⅱ、Ⅲ和aVF导联呈RR'型,V1~3具有深S波是游离壁起源的特征。ARVC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电轴右偏,窦性心律时V1~3T波浅倒置,心脏核磁或心脏超声心动图见右室心肌运动减弱。③1例ARVC和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CABG术后病例在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经电除颤后继续消融成功。结论:RFCA是一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2 4h室性早搏总数 (VPCs)、Lown’s分级、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及 2 4h发作次数。结果 A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室性早搏 :75 %比 5 4% ,Lown’s 3~ 4级 :2 6 %比 4%。A组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 ,缺血持续时间长 (5 0 %比 15 % ,P <0 .0 5 )。所有缺血发作均为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结论 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加 ,两者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胺碘酮静脉治疗临床各科危重患者并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来自各科的30例危重症患者,给予胺碘酮5m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如无效,则将胺碘酮加入输液泵中以1mg/min静脉持续治疗6小时。结果30例危重患者中有26例心律失常被及时有效终止,有效率为86.7%。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静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各科危重患者并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艾司洛尔与毛花苷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短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120次/min,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毛花苷组各30例。艾司洛尔组首次剂量给予0.5mg/kg,1min静注,观察5min,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则追加0.5mg/kg,同时以0.05mg·kg-1·min-1微量泵起始维持,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mg·kg-1·min-1,若血压〈90/60mmHg,则停止试验。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毛花苷0.4mg或0.2mg缓慢静注,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可追加0.2mg。观察两组用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同时记录用药后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均明显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2h后艾司洛尔组心室率下降幅度大于毛花苷组(P〈0.05);艾司洛尔和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6.4±3.8)min和(43.1±12.6)mi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司洛尔和毛花苷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和83.3%(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短时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