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静压预制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采用压桩设备直接将预制桩压入地基土中,预制桩作为竖向增强体与周围土体共同构成复合地基。在压桩施工过程中,预制桩对横向挤土,使桩周1d~2d范围内的地基土孔隙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此部分土的力学性能,与静压预制桩构成施工质量稳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更高和压缩变形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水泥砂浆扩体预制桩是一种新型的扩体桩技术,通过孔内土体全置换灌浆后植桩工法和厂拌高质量灌浆料的应用,改善了扩体桩整体承载性能,扩展了预制桩的工程应用范围。为了揭示其竖向承载特性,基于足尺试验,开展了不同桩顶承压方式与引孔条件下扩体桩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承压方式对扩体桩整体承载性能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扩体桩内部荷载传递机制影响明显;与扩体桩全截面承压相比,内部预制桩单独承压时,预制桩轴力相对较高,且随深度增加衰减速度较快,预制桩-水泥砂浆相互作用更明显;引孔条件不同会造成桩端支撑条件变化,对扩体桩承载性能影响明显,超引孔扩体桩(SC)的承载力大于等引孔扩体桩(EC)和短引孔扩体桩(LC);各试桩均呈现扩体桩整体下沉破坏,说明预制桩-水泥砂浆界面剪切能力大于水泥砂浆外侧壁与土之间的剪切作用;当采用强度大于15 MPa的外包材料时,可不考虑预制桩与外包材料界面破坏。  相似文献   

3.
四川银苑大厦地下1层,地上15层,总高56m,基础采用群桩上的整体筏板及局部承台,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00mm×400mm,以地表下深11m以上、厚1~4m的粉砂层作持力层。预制桩总数585根,桩长11~15m。1.静压预制桩的特点静压预制桩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在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的重量(包括配重)作为反作用力,以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当预制桩在垂直静压力的作用下沉入土中时,桩周土体发生急速而激烈的挤压,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此时桩身很容易下沉。静压预制桩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现代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预制桩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楼盘地基基础以及地基基坑的支持和保护当中。根据在预制桩进行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原材料可以将预制桩分为木预制桩、钢预制桩以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本文从预制桩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预制桩在工程应用中的现状进行了讨论,继而来研究在建筑基础施工的过程当中预制桩的不同截面形状对挤土效应会产生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实践经验列举了预制桩沉桩施工过程中桩项碎裂、桩身断裂等常见的六种问题,而后逐一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为预制桩的施工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依据某工程三根混凝土预制静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桩身轴力的测试,通过对其静载试验Q-s曲线的特性,桩身轴力传递机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的分析,结合高应变动力试验结果及静压桩成桩工艺的分析,揭示了该场地预制静压桩的承载性状和破坏机理模式,并和利用地质资料估算的承载力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地质资料估算承载力误差的原因,对预制静压桩的设计,检测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进云  钟鸿飞 《山西建筑》2004,30(19):79-79,87
结合某工程实例,从压桩的原理、静压方桩的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静压预制桩具有施工快捷、施工过程无噪音、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指出该预制方桩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斌 《山西建筑》2005,31(13):86-87
针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从预制桩桩顶破裂、桩身断裂、桩身倾斜或位移、成桩涌起等方面,对其事故发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魏敏 《山西建筑》2006,32(18):99-100
针对地下建筑抗浮问题的日益突出,结合工程地质概况,介绍了地下车库预制静压抗浮桩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检测结果,得出桩身强度是影响预制桩抗拔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预制桩竖向承载性能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预制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分析预制承载性能的新方法,将优化反分析理论及改进的弹性理论相结合,所编制的预制桩竖向承载性能优化反分析计算程序,不公可模拟计算预制桩静载试验的荷降曲线,而且可根据载试验实测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反演分析计算出桩周土力学参数值。通过对大量的预和管桩和静力压桩的静载试验资料进行优化反分析计算,并对所得到的土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种方法理论可用于指导主  相似文献   

11.
从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取值、桩型的选择、沉桩的控制标准、桩基的检测验收、静压桩偏差的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对静压预制桩基础的设计体会,以积累静压预制桩基础的设计经验,促进静压预制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建国 《山西建筑》2012,38(10):84-85
结合工作经验,归纳了锤击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给出了其工艺流程,并详细介绍了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推广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预制管桩设计合理并提高施工质量,在对沉桩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模拟实际打桩过程时柴油锤的模型、重锤与桩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及模型实现的主要功能等,分析了打桩监控试验的目的意义。分析表明,在设计环节模拟实际打桩过程中桩-土-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选择的桩型和打桩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然后实施试打桩并进行打桩监控试验,验证和调整初步设计方案中的桩-土-锤参数,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study the behaviour of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caps and the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Three pile cap units were cast and tested to failure. One unit was a control pile cap cast in situ and the other two were precast reinforced units with in situ concrete infi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cast pile cap behaved in a similar manner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ast in situ pile cap. Furthermore, all the three units failed at loads exceeding the failure loads predicted using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s and exhibited predicted failure modes.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as the precast pile caps could be constructed quickly and thus reducing the risk of exposing the excavated pit to rain and possible failure of the unsupported sid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管桩基础的承载机理,采用传递函数法建立了管桩基础的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管桩对桩侧土体的挤密强化作用通过对桩侧土体的等效刚度系数k值的修正进行考虑;对承载力的计算采用迭代法.避免了因极限位移所在点深度位置在桩身竖向位移函数被求解前无法得知而造成的求解矛盾。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静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简化计算模型对于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满足设计工程师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的要求。同时对计算模型的误差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结合预制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确定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研究预制桩的水平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7.
黎明  黎晨 《土工基础》2012,26(5):90-92,120
对检测桩基承载力和完整性的高、低应变动测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两种动测方法同静载试验进行了比较和相互验证,其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和不足,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重 《江苏建材》2014,(2):44-49
文章从新思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法等方面阐述了预制桩可持续发展之路,供中国预制桩企业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花岗岩风化残丘上的旧城小区采用静压预制桩,尤其是特短极的成功实践为例,阐述桩基选型步骤、承载力确定依据、桩基抽检方式与建筑安全性评定,并根据试极资料提出同类地层短预制桩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交通不便、土地资源稀缺及环保要求高的山区公路高架桥梁建设中,为充分利用一体化架桥设备桥面输送预制构件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预制桥梁的建造需求,提出一种将现浇承台改为预制承台的方案。针对预制承台与桩连接构造受力安全可靠性问题,按照1/3的缩尺比设计制作两个预制承台-桩连接构造试件和一个现浇承台-桩连接构造试件,进行往复加载试验与非线性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承台试件相比,预制承台试件的屈服点、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桩的抗裂性能、裂缝分布也基本一致;现浇承台更易开裂,但预制承台裂缝数量更多、最大裂缝宽度更大;桩-预制承台连接试件的初始刚度略小,但开裂后的刚度与现浇承台试件相同;两种承台均能与桩共同受力,整体性能够得到保证。数值模拟与试验的倾角-位移曲线和滞回曲线较好吻合,表明数值模型可反映试件的变形情况、承载力与捏缩特性。试验和数值分析均验证了预制承台-桩连接构造受力性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