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以及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免疫接种副反应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重要,如对免疫接种副反应处理不当,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直接影响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因此,正确认识免疫接种反应的问题,掌握接种反应的知识及正确的处理措施,对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种疫苗后机体在产生有益的免疫保护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之为免疫接种副反应.大多数免疫接种副反应属正常反应(或一般反应),而且多数是轻微和不会造成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免疫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与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起接种器械污染引发蜂窝组织炎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起接种器械污染引发蜂窝组织炎的反思林春晖,柳美辉(福建省惠安县卫生防疫站,惠安县,362100)计划免疫是控制或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免疫接种工作中,由于接种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接种事故时有发生,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现将...  相似文献   

3.
[目的]保证免疫接种实施的安全性。提高接种质量,减少免疫接种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建立免疫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国外的现状,提出建立检验检疫系统免疫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模式。[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已于1968年建立了免疫接种副反应监测项目,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参加了该项目。我国检验检疫机构所属的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每年要承担大量的免疫接种工作,发生免疫接种副反应的概率较高,因而,亟需建立免疫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该系统应包括:数据库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回诊制度;施种人员的专业培训等。[结论]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和免疫接种副反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建立检验检疫系统免疫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分析及防制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的手段,因此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疫苗都安全有效,某些疫苗难免会发生不良反应,吸附百白破疫苗(DPT)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制品中发生接种反应率最高。综合分析了DPT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就如何预防和减少接种反应提出了一些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示基层防疫人员应谨慎对待免疫接种反应,及时排除与疫苗接种相关的反应,避免非免疫接种反应引起的纠纷。方法对1例婴儿免疫接种纠纷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婴儿接种部位的情况,经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诊断为小儿胎记,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纠纷以与患儿家属签订“调解协议书”结束。结论基层防疫人员应加强素质培训,熟练掌握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诊断、处理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田月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86-2387
目的探讨对适龄儿童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将对儿童接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卫生院所辖范围免疫接种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选取另外1个人口总数、经济条件等基本相似的卫生院免疫接种适龄儿童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全年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接种延迟时间及接种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适龄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5.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接种延迟时间(3.19±1.26)天,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接种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可以加强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儿童免疫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7.
免疫接种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为了降低免疫接种反应发生率,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提高预防接种率,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奠定良好基础.现将成都市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2003-01/2005-12发生的35例免疫接种反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者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监测预防接种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5年1月-2007年6月的预防接种基本情况和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年半的时间,共有90155人次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副反应者共有109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1.22%。A+C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2.31%;其次为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为12.36%;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菌苗的副反应发生率仅分别为0.12%和0.19%。[结论]虽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实施预防接种中已经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的有关事项,使用安全高质量的疫苗,做好疫苗的冷链运输,并加强咨询过程中的问诊和接种前的重复问诊,最大限度的降低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本结果显示,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率仍然是较高的,今后应对预防接种后副反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免疫接种禁忌症郑慧贞综述许锐恒、黄介枚审校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正确掌握禁忌症,掌握不严,有可能增加接种副反应,而影响免疫工作的开展;掌握过严,使本来可以接种者未能接种而未得到保护,一旦传染病侵袭,这些儿童会首当其冲,不仅个体受累,而且可成为传染源而危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的因素,1999年1月~11月期间,对在滨州地区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村接种点接受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的适龄儿童进行了反应情况调查。调查分析发现,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与接种季节、接种人员技术、接种对象的月龄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优化接种现场环境;提高接种人员技术,做到接种安全有效;认真耐心地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反应的原因,以便正确处理,以免造成家长心理压力等对策,减少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成单位,人员彼此接触密切,易感者密度高,传播机制容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成为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滋生地,若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流行.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在学校内开展群体性集中式接种,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抗体水平,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同时还能提高疫苗使用率,减少损耗.近年来,福建省屏南县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部署,进行学校内集中式免疫接种,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主要实施方法和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全、有效地预防接种方法,以方便国际旅行者的正常出行。[方法]统计和分析了2002年12月1日-2003年6月30日期间,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发热副反应发生的报告情况。[结果]2002年12月1日-2003年6月30日期间,共有15603人次接种疫苗34639人份,仅收到3例接种后发热的报告。[结论]只要严格执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和有关注意事项,使用高质量的疫苗,做好疫苗冷链工作,预防接种导致的发热发生率是很低的;预防接种导致的发热一般是不严重的,可以对症治疗和预防;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为防止接种后发热副反应影响旅行,国际旅行者最好至少提早10d接受接种;作者主张在SARS流行期间,应加强流感疫苗的推荐接种工作,可以预防流感及其导致的发热。  相似文献   

13.
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由于基层防疫医生身兼数职.工作任务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接种分散、计划免疫基础资料又多,容易发生错登漏记.造成统计失准.阻碍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儿童计划免疫领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是现阶段卫生防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基层免疫接种人员队伍情况,我区于2006年4月对全区免疫预防接种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全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取得免疫接种资格证并从事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均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免疫接种人员394人.  相似文献   

15.
因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但因相关的法律问题缺少理论层面的探讨,民事法律责任不清,导致司法实践中量裁不一。被接种人健康权益、经济利益得不到及时赔偿,同样接种单位与接种人员相关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利于国家免疫规划的有效实施。笔者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进行探讨,并对预防接种副反应救济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团风县免疫预防接种人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预防保健工作是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免疫预防接种队伍建设,是科学实施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重大举措。为了了解免疫接种人员队伍及其卫生服务基本情况,我县于2004年5月对全县免疫预防接种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出境人员免疫接种管理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盐城检验检疫局对出境人员的免疫接种工作为例,提出创新思路,分类管理,提高涉外免疫覆盖率;规范接种技术,确保涉外免疫效果;积极宣传,加强演练,提高签证质量,建立出境人员免疫接种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随着旅行医学科学的发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将逐步过渡到对旅行者以接种疫苗为主的新时代,免疫接种工作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人口密度、计划免疫保偿制和村防疫人员劳务报酬对农村计划免疫接种模式的影响,认为在计划免疫工作的初期、目前、未来应分别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分散接种,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集中接种和更合理的2~4村设一个接种点的连片接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防止预防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为出入境人员提供优质的旅行保健服务。[方法]对发生在2005年9月6日的1起疑似免疫接种异常反应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工作的特点,提出防治对策。[结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谨慎处理。既不能把接种疫苗时期的偶合病症误诊为异常反应而延误对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又不能把属于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排除。保健中心可以从8个方面加强对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结论]保健中心做好上述日常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接种水平,就能大大减少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或预防接种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预防接种已成为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部分传染病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有效的保护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在成人人群中开展的部分疫苗的接种,也使部分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接种过程、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接种对象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免疫反应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即预防接种副反应。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正确处理将面临一系列法律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