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其规范用药及血压值、达标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筛选中山市古镇镇辖下12个社区2014年7月~2015年12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37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378例社区分组管理模式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在社区建卡6个月后,观察组在家庭医生签约并开始服务后6个月后,分别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用药情况、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检测患者血压值,并对其血压控制水平和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遵医嘱服药率和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遵医嘱服药率和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用药水平,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名。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经常规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发现,7d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4.8%,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69.77%;14d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93.02%,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76.74%,出院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9.6%,对照组为9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电话回访或复诊,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5.37%,对照血压达标率为63.4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可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刘志文 《求医问药》2014,(21):211-212
目的:分析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抽取46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其血压为120~139/80~90 mm Hg),对其进行18个月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控措施的知晓率、采取控制血压行为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显著降低其血压及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患者进行血压综合管理,包括建立家庭档案、定期家访、定期测量血压、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及用药干预,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情况、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改变.结果 120例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前治疗依从49例(40.83%),干预后治疗依从82例(68.33%),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3.4%(28/120),干预后为76.7%(92/120),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降压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高血压常识认知程度、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情绪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后血压水平较护理健康教育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高血压常识认知、科学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情绪控制方面较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前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治疗联合护理健康教育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从而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病死率。方法:对调查确诊的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管理(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参加干预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在干预前后差别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和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街道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疾病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生活习惯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吸烟控制率、饮酒控制率、食盐控制率以及体育锻炼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知识总知晓率为92.86%(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遵医率为96.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3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袁玮 《吉林医学》2013,(29):6160-6161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社区的治疗管理效果。方法:将在南铁社区就诊的1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86例,通过1年的观察,比较血糖、血压达标率、健康知识(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坚持测量血糖血压、戒烟)知晓率的变化。结果:①干预组管理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管理后干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站的良好管理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张茂镕 《当代医学》2014,(14):159-16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行为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15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对影响患者血压的一系列行为因素进行控制,对比干预行为因素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血压控制的有效率,评估干预效果,了解观察组中不同病情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因素干预后对血压的影响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相差不大,治疗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均一定程度下降,但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P〈0.05);干预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最大,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最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对影响患者血压的一系列行为因素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保证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及心理等干预效果。结果:综合防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干预前(65.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血压情况较综合防治干预前更趋近于正常血压水平,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认识水平,其降压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自愿加入综合干预组的无锡市华庄社区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强化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个体化用药指导、定期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93±11.63)mm Hg和(86.12±9.36)mm Hg,均低于干预前的(145.01±12.58)mm Hg和(93.16±8.38)mm Hg(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71%、90.24%和84.15%,较干预前的62.20%、71.95%和63.41%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基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系,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关于高血压正常值、高血压并发症、控制食盐用量、合理膳食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除高血压正常值与控制食盐用量相关知识两组患者知晓率相近外,其他知识如高血压并发症、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心理、情绪调节、适当体育运动、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变化等实验组患者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相差无几(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70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28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32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33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35例。除血压控制一般例数相差很小,其他指标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动力学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状况,是一种在你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门诊1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干预措施,干预时间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①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②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由45%升至84%,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生活行为人次由54.3%下降为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干预可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后者主要包括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对家属的干预。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80.0%,血压达标率为63.3%,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55.0%,血压达标率为36.7%,且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用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5.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敏 《大家健康》2014,(1):355-35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登记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血压以及常见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纳入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分析对象,有1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根据其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措施差异将其以每组90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对应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对患者的血压控制还有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处理,归纳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结果相对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干预后血压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种护理干预模式下高血压并发症出现情况,常规组出现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为高血压的控制和患者保持社会生活做好基础,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实施知信行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辖区内登记的社区高血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知信行模式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变化。结果患者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85.94%,与干预前的65.63%对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血压、血脂测量情况,运动锻炼情况及遵医嘱用药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与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知信行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疾病认知,树立良好态度及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观察指标为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依从率为63.29%,观察组依从率为83.5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1);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社区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观察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知识知晓以及用药依从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干预前,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102,P0.05)。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875,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