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及二次沉淀池所组成,它们之间是协同工作的,曝气池内完成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二次沉淀池完成水与悬浮生物污泥的分离。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二次沉淀池除了应控制水流的上升流速,保证出水的水质外,还应控制底流的污泥浓度,保证在一定的回流比情况下,曝气池内应具有一定的混合液浓度。对现有  相似文献   

2.
<正> 为提高生物法净化污水的效果,不少国家的污水处理厂,在一次沉淀池中,加入部分回流活性污泥。运行实绩表明,这种净水工艺,增加了一次沉淀池排出水中悬浮物的含量,由此使曝气池的负荷增大,曝气量和剩余活性污泥量上升。为了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有些污水处理厂,对上述工艺作了改进,在一次沉淀池中供入50%所需的活性污泥,并在一次沉淀池中对之进行预曝气。此时,供入一次沉淀池中的活性污泥吸附了污  相似文献   

3.
<正> 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应该说它与曝气池同样的重要。它担负着把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的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废水分离,从而获得最终清洁的出流,同时。二次沉淀池还为曝气池提供浓缩的活性污泥,满足污泥回流的需要。在一定含义范围内,二次沉淀池污泥浓缩愈好,则相应的回流率也可愈小。当然,二次沉淀池也必然具有一定的蓄泥功能。 1958年Fitch曾叙述了四种本质上有区别的沉淀类型:(1)无絮凝倾向或弱絮  相似文献   

4.
<正> 引言延时曝气系统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改型,是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延长曝气。为获得好的氧化效果,以及活性污泥中有机物质的需氧消化,则污泥以高速回流。本文试图对评价延时曝气系统的性能提供一个根据,尤其是需氧量,能耗和污泥产量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 一、二沉池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作用活性污泥系统流程如图1 其中:Q—污水量米~3/秒RQ—回流污泥量米~3/秒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毫克/升X_R—回流污泥浓度毫克/升L_a—进水有机物含量毫克/升L_e—出水有机物含量毫克/升  相似文献   

6.
曾志勇 《广东化工》2013,(16):175+177
文章提出同心圆一体化微曝氧化沟工艺设想,此工艺主体思路是A/A/O微曝氧化沟基础上,改变其沟型结构,将A/A/O微曝氧化沟和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构成一双层壁筒状池体,氧化沟在外侧,沉淀池在内侧,好氧池的部分墙体与缺氧池共用,紧靠缺氧池外的是厌氧池,厌氧池的部分墙体与缺氧池共用;氧化沟内有水下推进器、曝气微孔;沉淀池有刮泥机,从沉淀池到厌氧池有回流污泥管及回流泵。微曝气系统和共壁设计能提高充氧效率和减少了土建投资与占地面积,运行管理方便,达到了高效除污和投资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这是一项关于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污泥流出防止装置的发明。本装置的作用是:在将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到污水中,进行曝气处理后,对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分离,上清液消毒、排放的过程中,防止一部分污泥混入处理后的放流水中,从系统中流出。  相似文献   

8.
不同污泥回流工况下沉淀池的生化净水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污染源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后,出水中携带的硝化细菌和异养细菌等微生物在后续沉淀单元产生的生物作用使沉淀池净水效果得到强化;通过采取沉淀池部分污泥回流措施,使得生物净水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对比.试验期间,生物预处理出水CODMMn平均值为4.24 mg·L-1,在无生物污泥回流、有生物污泥回流工况下,沉淀池出水CODMn平均值分别为2.81 mg·L-1、1.98 mg·L-1,沉淀池出水相对生物预处理出水CODMn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33.6%,53.4%,去除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采取污泥回流后沉淀池对浊度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也较采取污泥回流前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污泥性状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活性污泥曝气池生产运行中发生的污泥老化问题,根据实测数据,找出了污泥老化与污泥负荷、pH值、溶解氧、温度等因素的关系,认为:对活性污泥曝气系统,控制SVI为90~140mL/g,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1~3 mg/L,污泥有机负荷为0.2~0.4 kg/(kg.d)时可以抑制污泥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卤代杂环类农药中间体废水,研究了混凝预处理、活性污泥的驯化和培养以及污泥回流比等关键因素对农药中间体废水的脱色、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生化处理的最佳条件。运行结果表明:当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按10%速率提升进水负荷、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40%~50%、深沉曝气池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30%~40%时,系统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金山第二工业区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温国强  李翠丹  纪传伟  张艳芳  刘治猛 《广东化工》2012,39(16):128+107-128,107
文章介绍了纯氧曝气技术的工作原理。由于纯氧的压力高于空气中氧的分压,纯氧曝气可显著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将微孔曝气和纯氧曝气的优点结合起来。应用于敞开曝气池,可显著提高污泥浓度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此外,由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故特别适用于现有活性污泥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2.
活性污泥法是我国当前处理有机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被广泛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污水经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然后在二次沉淀池分离泥、水,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具有固相颗粒细、粘度大、含水率高、比重差小、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脱水比较困难,是污水处理中的难题。剩余活性污泥脱水的关键是要选择较理想的污泥脱水设备。我厂生产的BAJZ15/810—50自动板框压滤机,于七十年代末,在  相似文献   

13.
制药废水在治理方面有很多方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是集生物降解和终沉排水等功能于一体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与传统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相比,可省去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的设备,并具有运行效果稳定,净化率高、出水水质好、需水量和水质冲出、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管理,避免污泥膨胀的发生等特点。本文介绍了SBR法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将悬浮填料装填入格网,制成体积一定的悬浮填料单元。分别投入曝气池的厌氧区和好氧区,形成悬浮填料和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中试系统。然后,考察在复合系统在不同填料填充率、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的氨氮去除率。我们发现最优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较高,复合系统最稳定。最优条件为:填充率为35%;好氧段曝气量为5 m3/h,厌氧段曝气量为0.3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在此条件下,氨氮去除率比活性污泥工艺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15.
A2/O工艺运行中曝气池活性污泥异常,出现泡沫,造成沉淀池污泥上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一个棘手问题。研究表明,污泥中某些丝状菌或放线菌的过度增殖是造成活性污泥工艺中泡沫问题的主要原因,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出水水质变差,甚至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文章以某污水厂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两次泡沫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控制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A^2/O工艺运行中曝气池活性污泥异常,出现泡沫,造成沉淀池污泥上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一个棘手问题。研究表明.污泥中某些丝状菌或放线菌的过度增殖是造成活性污泥工艺中泡沫问题的主要原因,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出水水质变差,甚至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文章以某污水厂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两次泡沫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控制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采用中等污泥负荷 ,曝气池为连续推流式。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处理要求 ,这些改进可以分为池形的改进、运行方式的改进、曝气方式的改进、生物学方面的改进及投加填料等方面的改进。本文从工艺改进和污泥膨胀两个方面介绍了活性污泥工艺的技术发展 ,讨论了该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曝气池内加装曝气能量聚集器,将反应池分隔成不同反应区,包括好氧区、膜区、缺氧-厌氧区,构建了新型一体化A2/O-MBR。通过测试不同曝气强度下普通曝气池与一体化A2/O-MBR内流体流速分布,比较2者的曝气能效。结果表明,新型一体化A2/O-MBR的曝气体积流量(3.5 m3/h)为普通曝气池(7.5 m3/h)的0.45倍时,膜区流体流速是普通曝气池的1.5倍;同时,曝气体积流量从3.5 m3/h增至7.5 m3/h,膜区内的流体流速提高有限,使新型一体化A2/O-MBR可选在低曝气强度下运行成为可能,可降低反应器曝气能耗50%以上;曝气能量聚集器可集中普通曝气池的曝气能量用于提高膜区流速和一体化A2/O-MBR反应器的曝气能效。  相似文献   

19.
对2级A/O系统二级曝气池污泥发黑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进出水水质、工艺流程以及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并结合常规污泥发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找出二级曝气池污泥发黑的原因。结果表明,2级A/O系统二级曝气池污泥发黑的原因是二沉池回流了腐化污泥。通过增大溶解氧含量、关闭二沉到二曝的回流阀门、清理二沉池腐化污泥以及投加营养的措施即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详细分析了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采用控制聚合工段氧化剂的投加量以改善废水水质、提高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及在曝气池投加铁盐以增强污泥活性等措施,使纯氧曝气装置在未增加任何设施的条件下,处理效果大幅度提高,BOD去除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