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常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有高血压。老年人动脉硬化丧失了弹性,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重视对高血压防治,可降低脑卒中、心衰、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脑阻抗功率谱分析*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州350003)陈东汉陈南生高玲脑动脉硬化是临床中常见病,它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脑动脉硬化常并发脑血管意外,降低生存率,因此研究本病提高诊断水平,对保护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脑...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患病,有很多与中青年不同的特点。一身多病一个老年人身上,常常几个系统几个器官的病变同时存在,甚至同一器官有几种不同的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和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等同时存在,常使临床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1].目前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介入诊治的出现给很多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他们解除了痛苦.但是一种新的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多患者都有不同的疑虑.我院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使其消除顾虑更好地配合诊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小言 《健康之路》2006,(6):35-3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性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前区压迫感、胸闷、心悸、眩晕、心功能不全、心电图异常,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常伴有失眠、血  相似文献   

6.
王敏武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10):608-610
以60岁为界限将10年收治的心血管病人分成老年组(181例)与非老年组(615例):对比后发现老年心血管病的特点为:两重或三重心脏病发病高(44.39%),常同时存在有其它系统慢性病如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支等,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高,易出现心律失常,同一种心脏病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表现不同,老年心脏病慢性左心衰发生率高,心衰时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是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综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它发病的许多危险因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意识,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我院开展的对冠心病患者的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故而冠心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1 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 1.1 冠心病的定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定义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心房纤颤是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心衰及某些非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它导致脑栓塞的危险已众所周知。以往认为脑栓塞多发生在中青年风心病患者 ,近年来研究发现 ,心房纤颤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老年人中心房纤颤主要是瓣膜性心脏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 ,多数由缺血性心脏病所致。资料显示冠心病占 40 3 % ,高血压性心脏病占 3 9% ,这与老年人窦房结和结间束肌纤维减少和纤维组织增生、心脏功能退变有关 ;心房纤颤时心房壁肌肉特别左心耳肌肉收缩无力 ,加上老年人血粘度增高、动脉硬化等 ,易形成附壁血栓 ,血栓脱落即…  相似文献   

10.
在“富贵病”中,冠心病、脑梗死是大家熟知的严重疾病,死亡率高,发病率高,它们的本质是动脉硬化.然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近几年,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相当比例的病人因为就医太晚而导致截肢、残疾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深部静脉栓塞形成及脑卒中。冠心病是绝经后妇女首位死因,高于癌症。绝经前妇女很少患心血管疾病,妇女冠心病及卒中的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女性出现心血管疾病症状也较男性晚,但绝经后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发病率接近男性,其病因之一是雌激素缺乏导致脂代谢紊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在临床中又常称作为冠心病。一旦未能及时接受诊治,病情加重,极易会引发心力衰竭或是猝死,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运动平板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销、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多合并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倍。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悄然上升,导致这些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动脉硬化。医学研究表明,动脉硬化与饮食关系密切。人们常知,少吃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和咸菜类食物,可预防动脉硬化。除此之外,营养学家还发现,以下这些食物在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上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甚至堵塞或因其伴随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治疗除药物治疗外,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基因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均得到迅速发展。非药物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贯穿于冠心病治疗的始终,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迅速攀升,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1],包括摄人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不经常运动、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等。有研究报道,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李健  许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166-1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和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的约4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不同,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8.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病残率高,生命预后差,往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出现。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且致残率高,影响生活质量,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对肢体的缺血改变并未引起病家的高度认识,甚至误认为是脑疾病发展的必然结局,延误了病变肢体的早期治疗时机,导致我耻或截肢等严重后果。现就我们收治的sl例ASO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共sl例,男性41例,女性10例,均是以下肢缺血症状来就诊。发病时间最短为4d,最…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指由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脑局部组织软化、坏死。以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我们自1995年8月采用协定处方康复液系列药品治疗脑梗塞,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Carnaculin capsule(日本三和化学研究所生产)系自胰脏提取的一种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物制剂,因能使皮肤、肌肉毛细血管、冠状血管、肺及脑等处血管扩张,故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为此,将我们通过甲皱微循环观察该药治疗心脑血管病共3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文30例(男28,女2),其中50岁以下2例,60~69岁23例,70~79岁4例,80岁以上1例。按病因分两组观察:冠心病组15例(冠心病8例,冠心病并高血压病6例,老年性心脏病1例);脑动脉硬化组15例(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并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并冠心病各5例)。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