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鱼糜凝胶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尼罗罗非鱼鱼糜的凝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属于难凝胶化也不易凝胶劣化的鱼种,凝胶热稳定性能较好,尼罗罗非鱼较不易冷冻变性,原料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到鱼糜的凝胶形成能力,漂洗可以提高凝胶强度和白度,添加TGase产生的粘合作用对提高罗非鱼鱼糜弹性很有效.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鱼糜的加工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且无细刺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繁育、养殖、加工和病害防治等产业基地,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罗非鱼是最适合产业化加工的淡水鱼品种之一。我国罗非鱼养殖除青海和西藏外,其它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广东以27.2万吨位居首位。我国台湾省2000年输美罗非鱼产品总量达17729吨,产值2769万美元。美国是较大的罗非鱼消费市场,2001年的消费量为6.2万吨,其中90%依赖进口,比2000年增加了40%,因而…  相似文献   

3.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Red Tilapia)是近几年来引进的一种高产优质养殖鱼类,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具有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台湾省、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养殖红罗非鱼较多,大陆广东、福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鲷。其经济价值为黑色罗非鱼的3—4倍。红罗非鱼是一个十分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红罗非鱼的选育与改良研究,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优良性状更为明显。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潘庆 《水产学报》2004,28(6):682-688
为考察不同酸制剂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3%磷酸、富马酸、柠檬酸和乳酸,饲养奥尼罗非鱼幼鱼9周(初始平均体重约1.9g)。结果表明,添加0.3%柠檬酸和乳酸饲料组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富马酸组(P<0.05);磷酸组、柠檬酸组和乳酸组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P>0.05),乳酸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富马酸组(P<0.05);柠檬酸组和乳酸组鱼体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富马酸组(P<0.05),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性在富马酸组显著低于其它饲料组(P<0.05),肠淀粉酶活性在柠檬酸组和乳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代谢酶活性在柠檬酸组和乳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磷酸组和富马酸组(P<0.05),相应地,柠檬酸组和乳酸组罗非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添加0.3%柠檬酸和乳酸能显著促进罗非鱼幼鱼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富马酸降低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调味罗非鱼罐头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疾病少等优良I生状。我国目前罗非鱼产量居世界第一,大有超过传统“四大家鱼”之势,成为淡水养殖的“第五大家鱼”。该鱼味鲜肉嫩,少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介绍一种调味罗非鱼罐头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王兴礼 《科学养鱼》2005,(10):69-69
近年来,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迅速增长,大量的商品鱼除鲜销上市外,还可加工成冷冻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种好水产品。所以,冷冻鱼片的加工,已成为目前罗非鱼加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一、加工的工艺流程鲜活原料鱼→冲洗→挑选→击昏→前处理(去头、放血、去鳞、去鳃、去内脏)→清洗→剥皮→剖片→整形→挑刺修补→冻前检查→浸液→称重→装盘→速冻→出盘→镀冰衣→包装→成品冷藏。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冲洗和挑选:选用捕获不超过3小时的鲜活罗非鱼作加工原料,个体规格在0.5~1千克。鱼体温度须控制在20℃以下。将原料鱼冲洗干净,洗…  相似文献   

7.
8.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罗非鱼(RedTilapia)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鲸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属内种间杂交有出的新品种。其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较高。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台湾省养殖红罗非鱼较多.近年来广东、投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绸”。红罗非价经济价值为黑包罗非鱼的3~4倍.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红罗非自的选育与改良研究,现结合有关资料综述如下。l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红罗非鱼的体形与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片干的微波烘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罗非鱼为原料,研究了调味烤罗非鱼片干加工过程中,鲜甜味和鲜辣味两种调味液配方、不同微波炉烘烤方法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烤罗非鱼片干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制取的烤罗非鱼片干色泽金黄色,口感香脆,有嚼劲,且有烤鱼特有香味。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尼罗罗非鱼的试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品种单一、加工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罗非鱼鱼肉的加工新技术,同时简要介绍了罗非鱼加工的下脚料如内脏、鱼骨等的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传统海水鱼类的价格不断上升、渔业资源的受损及波动致使人们致力于寻找新的鱼类蛋白源。具有发展前途的是水产养殖业。虽然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已有增加,但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许多热带淡水鱼类的商业价值并不高,但却可作为人类食用的潜在的鱼类蛋白源。罗非鱼就是其中的一种,该鱼资源丰富,个体小,市场价格也较低,只有超过400克的鱼体的价格才较高。罗非鱼系多骨鱼类,成熟早,繁殖多,但个体小,不受消费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精炼工艺条件为8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30%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活性白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20%、真空脱臭,时间为30分钟。精炼后罗非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符合鱼油标准。脂肪酸分析表明,罗非鱼油含有C12-C22脂肪酸29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多烯酸1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57.58%和42.42%。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油酸)和16:1.分别占脂肪酸总量27.66%和7.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2(亚油酸)和18:3(n-3)(亚麻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10.18%和3.04%,EPA(20:5)和DHA(22:6)含量很低,分别占脂肪酸总量0.68%和1.0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6:0.18:0和14:0,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6.75%,5.23%和3.00%。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肾脏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罗非鱼肾脏细胞系,已稳定传代培养50代以上,命名为TiK。罗非鱼肾脏细胞系为纤维样细胞,其最佳培养基为DMEM,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血清浓度为1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罗非鱼肾脏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5.8 h。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进行复苏,经台盼蓝染色,约(89.84±3.48)%的细胞具有活性,复苏后细胞生长旺盛。染色体分析显示,第32代罗非鱼肾脏细胞系染色体数目分布在20~66之间,众数为48。使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罗非鱼病毒感染罗非鱼肾脏细胞,可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表明罗非鱼肾脏细胞对该病毒敏感。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罗非鱼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脆肉罗非鱼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特色淡水养殖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富有弹性、久煮不烂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脆肉尼罗罗非鱼与普通尼罗罗非鱼肌肉在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基本化学成分、脂肪酸分布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等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脆肉尼罗罗非鱼与普通尼罗罗非鱼的肌肉理化与营养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脆肉尼罗罗非鱼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与普通尼罗罗非鱼差异显著(p<0.05);脆肉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和灰分与普通尼罗罗非鱼无明显差异,但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总脂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脆肉罗非鱼肌肉中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普通尼罗罗非鱼(p<0.05),其中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分别是对比组的2.12、3.36和3.71倍,脆肉尼罗罗非鱼肌肉的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普通尼罗罗非鱼(p<0.05),但鲜味氨基酸甘氨酸略低于普通尼罗罗非。研究结果表明,脆肉尼罗罗非鱼和普通尼罗罗非鱼肌肉在质构特性、含水量、脂肪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分布上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鱼皮、鱼鳞及鱼骨是水产加工产生的主要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约占原料鱼质量的40%~55%。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均超过4 500多万t,而每年鱼的废弃物总量就达到200多万t。现阶段已有一些从鱼皮及鱼骨中提取胶原及胶原蛋白的报道,但从鱼骨中提取胶原还少见报道。鱼骨中约含30%左右的胶原,如能将这些废弃物中的胶原提取出来,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用食盐进行鱼类的盐制(亦称盐藏)加工,是最早的,但却也是简单而迅速处理大量鱼货的有效方法。由于它这种特点很适合于生产上地区、季节的高度集中而又易于腐败的鱼类加工贮藏,因此尽管这种加工方法在制品品质上存在一些缺点,但从加工数量上来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日本罗非鱼和鲫鱼及其冷冻鱼糜的凝胶特性值进行一系列测定,得出其最佳的凝胶形成温度分别是35℃和40℃,凝胶析出温度是60℃。凝胶形成值碱盐漂洗法高于清水漂洗法,分别是清水漂洗的2及1.7倍左右。只有在50℃以下凝胶,二段加热的第二次加热才有提高凝胶形成能和增加白度的作用。冰鲜四天,k值11.0的鲫鱼其凝胶形成能平均仅为k值3.2活鲫鱼的40%,对于鲜度差的鱼采用一段的高温加热法(30′90℃)为佳。罗非鱼的凝胶形成能高于鲫鱼,大约是鲫鱼的1.5倍。鱼糜的耐冻性罗非鱼比鲫鱼强,添加5%砂糖或5%环糊精及0.2%多磷酸盐都能够有效地抑制两种冷冻鱼糜的变性。  相似文献   

19.
以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为繁育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繁育4组F1,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4组罗非鱼饲养100 d后,运用“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分析了4组F1罗非鱼8个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以及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F1群体平均优势为0.129 4~0.368 4.除尾柄长超亲优势较大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较小或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2)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为0.714 2~0.995 3,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除尾柄长外,其他性状的狭义遗传率(HN)介于0.469 4~0.737 9,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比率较高.(3)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尾柄高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在0.776 6~0.999 7范围内,而遗传相关在0.994 1~1.000 0之间,表明这些性状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取样结束后,采用3.95×106 CFU/mL的海豚链球菌菌液进行腹腔感染,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代12 h后出现死亡,而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192 h后才出现死亡.384 h后,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为40%,正反交组F1分别为20%和23.3%,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最低,为6.67%.研究结果表明,除尾柄长外,杂交F1的其他性状不具备超亲优势,然而杂交可以提高选育后代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20.
自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底泥和鱼体肠道中筛选无乳链球菌拮抗株。对其中1株抑菌能力最强的菌株LT3-1进行溶血性、形态、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一步对其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的关系、抑菌物质对温度的耐受性、产酶性能、降解亚硝酸盐性能、药物敏感性、安全性试验、攻毒试验进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T3-1为枯草芽孢杆菌,无溶血性。液体发酵16 h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30±0.57) mm。随温度的升高抑菌活性下降,但仍然存在,说明抑菌物质有耐高温特性。枯草芽孢杆菌LT3-1具有水解蛋白、淀粉和纤维素的能力。亚硝酸盐降解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LT3-1菌液密度为10^5 cfu/mL时,6 h即可将亚硝酸盐质量浓度由2.5 mg/L降至0.03 mg/L,降解率达98.8%( P <0.05)。枯草芽孢杆菌LT3-1对检测的9种抗生素均敏感,罗非鱼接种密度为10^7 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LT3-1菌液200 μL后,仍然存活且未有异常表现。动物攻毒试验表明,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LT3-1菌粉的试验组罗非鱼存活率提高2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综上所述,筛选自吉富罗非鱼肠道的枯草芽孢杆菌LT3-1能有效拮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可以作为防治当地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良好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