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因声音嘶哑10个月伴憋气半个月于2004年4月30日入院.查体示右杓会厌皱襞及右室带区有一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清晰的肿物,突向右侧梨状窝,右侧声带不能暴露,越过中线,可见左侧声带后1/3,活动可,左侧梨状窝正常.CT检查示右杓会厌皱襞肿瘤.直接喉镜下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覆盖,纤维组织呈慢性炎症.气管切开插管全身麻醉后,平右甲状软骨板中份作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至胸锁乳突肌前缘,暴露胸骨舌骨肌及肩胛舌骨肌,向外牵拉,沿甲状软骨上缘切断甲状舌骨肌,切开甲状软骨膜,中间达甲状软骨切迹前缘,剥离甲状软骨外骨膜至甲状软骨板中份,切除甲状软骨板上1/2,暴露肿瘤,瘤体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硬,切开甲状软骨内软骨膜,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取出瘤体,肿瘤直径约2cm,质韧,复位缝合甲状软骨外软骨膜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组织,分别对位缝合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及颈阔肌,关闭切口,皮下放置引流管.术后10d拔除鼻饲管,12d拔除气管套管.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呼吸平稳,发声、饮食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2.
此种手术适应于癌肿严格限于声门裂水平而且声带仍然活动的病例。手术时充分暴露甲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前部。于环状软骨附着部切断环甲肌,分离环甲关节后行气管切开术。于甲状软骨切迹或其下5mm左右水平切开甲状软骨,开放喉腔,暴露室带和喉室;切开环甲膜并使切口延至环状软骨板,暴露声门下区。距肿瘤边缘至少5 mm切除肿瘤、梨状窝外侧壁及甲状软骨下半部。然后将环状软骨上提与甲状软骨残部吻合,常将甲状软骨交角处骨折,使之与环状软骨相适应。常规方法缝合切口。  相似文献   

3.
侵犯舌根和邻近口咽壁的晚期表皮样癌,目前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加放疗,有时加化疗。改良声门上喉切除术,既能大块切除舌根和邻近咽壁肿瘤,又能保存喉的发声功能。方法如下: 局麻下作气管切开,然后全麻。从乳突尖到对侧乳突尖作一围裙样切口,于颈阔肌下掀起皮瓣,在舌骨下1cm处切断带状肌。沿甲状软骨上缘切开软骨膜,并予剥离。于甲状切迹下1/3水平切开软骨,,正好在前连合的假声带上方进入喉。如声门上或杓会厌皱襞未受侵犯,则可保留双侧假声带。此时沿肿瘤侵犯一侧的咽壁向上延长切口,横贯切除杓会厌皱襞、会厌、会厌前间  相似文献   

4.
对Ⅲ期喉癌,作者在经甲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一期喉成形术的基础上,1980又进行了改良,术中连同会厌一齐切除,术后无任何吞咽和呼吸障碍。本术式的适应症包括会厌、声带和室带肿瘤、喉室肿瘤和声门下区肿瘤。肿瘤侵及喉后壁者为禁忌症。手术在全麻插管下进行。先作颈前正中T形切口,做成皮肌瓣。切断甲状腺峡部,于4~5气管环造瘘,经此麻醉。分出甲状舌骨肌,自上而下分离会厌前面组织。于甲状软骨下缘切开软骨膜,经此向甲状软骨板内面剥离至斜线的投影处。从斜线和软骨膜内层向前2~3mm处切开甲状软骨板,钝剥离梨状窝内壁,分离喉  相似文献   

5.
作者最初描述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是指会厌、假声带、杓会厌襞整块切除,包括会厌前间隙、舌骨及其上的带状肌、舌骨连同病变一并切除,保留外侧甲状软骨膜。这样大块切除癌瘤,术后疤痕粘连,将引起某些功能障碍、误吸和瘘管的发生。根据作者和Kirchner的经验,声门上癌很少累及舌骨和舌骨诸肌,因此作者在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时用舌骨肌瓣重建术,目的在于:(1)加强咽部切口的闭合,降低术后瘘管的发生率。(2)改善术后的吞咽功能。病例选择:除癌肿通过会厌前间隙累及其上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报告以胸骨甲状肌为蒂的甲状软骨翼移植重建气管上段或声门下广泛缺损。其方法为:在颈部甲状软骨中点与气管缺损的中点的中间作横形皮肤切口,皮瓣的分离达颈阔肌的上、下方。分离牵开胸骨舌骨肌,可选用右或左侧胸骨甲状肌作为其同侧甲状软骨翼板的蒂。自甲状软骨膜外分离对侧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切断同侧的甲状舌骨肌,沿所需移植物的上方、外侧、下方切开甲状软骨膜和甲状软骨,勿使软骨膜与软骨分离,并用可吸收缝线将软骨移植物所带的肌肉、软骨膜与软骨缝合。将与软骨移植物形态、大小相对应的对侧的甲状软骨膜分离后并将其上、下、外侧切开,其中部仍保持与移植物相连,  相似文献   

7.
百余年来,全喉切除后不少作者创用各种方法连结气管和咽部,以获得差堪听懂的语言。作者在准全喉切除术后创用肌粘膜瓣制作新声门。方法:围裙式皮肤切口,分离掀开皮瓣。于气管第3、4环处作气管造口术。切断带状肌,保留健侧喉上神经与血管、甲状腺下血管及喉返神经,切断病侧喉上及喉下血管神经束。将舌骨上肌群从舌骨分离,以便使舌骨与病侧喉一起整块切除。在健侧甲状软骨上切开一条裂缝,试看切口处离癌瘤确有一定距离,则延长切口到杓状软骨和气管。视瘤肿在声门下扩展范围,切至第一或第二气管环。仔细察看喉内部,切开喉后壁。延长切口使与前壁切口连接。这时就可将含癌瘤的喉连同部  相似文献   

8.
治疗早期声门癌在内窥镜下激光声带切除对于局部控制肿瘤、生存和发声功能的保留都有意义,本文阐述了13例早期声门癌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个月,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声带缺损(左侧4例,右侧8例,双侧1例),接受带状肌修复喉成形术。局麻或全麻下在声带切除侧甲状软骨板上方做颈部水平切口,分离带状肌暴露甲状软骨,分离甲状软骨板内侧粘膜,断开甲舌膜和环甲膜,分离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在旁开中线5mm处纵行断开甲状软骨板,将肌瓣移位至甲状软骨板内侧与声门旁软组织之间,甲状软骨板断开处对位缝合。  相似文献   

9.
全喉切除术后能学会食管发音者只是少数,多数人将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保守手术只切去喉的一部份,以保存其功能避免气管造口,基本术式即:(1)声门上部份喉切除(用于声门上肿瘤),(2)垂直半喉切除(用于声门肿瘤)。前者切除声门水平以上的全部喉组织,包括假声带、杓会厌皱襞、会厌前间隙、舌骨和甲状软骨上部。后者切除一侧声带,包括杓状软骨、假声带和邻近的甲状软骨。作者认为喉癌的治疗应以根除病变为首要目标,由于治愈的最好机会在于首次手术,因此范围大的肿瘤仍应作全喉切除,保守手术只限于病变较限局者。选择术式前,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4例经严格选择的梨状窝癌患者行喉咽部分切除并立即用胸大肌肌皮瓣作喉咽重建的方法和初步效果。强调入选病例的癌肿需局限于一侧梨状窝、杓会厌襞、杓隆起、室带平面的声门旁间隙,声带和声带平面的声门旁间隙不能受累,声带运动需正常。如甲状软骨受侵犯应视为禁忌症,除非病损局限于其后缘上部。术前通过喉镜检查、喉X线相及CT检查确定癌肿范围。手术方法:于颈部作两条平行切口,上方切口从乳突尖端至舌骨,下方切口沿锁骨上缘过中线越过气管。设计用于重建  相似文献   

11.
治疗早期声门癌在内窥镜下激光声带切除对于局部控制肿瘤、生存和发声功能的保留都有意义,本文阐述了13例早期声门癌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个月,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声带缺损(左侧4例,右侧8例,双侧1例),接受带状肌修复喉成形术。局麻或全麻下在声带切除侧甲状软骨板上方做颈部水平切口,分离带状肌暴露甲状软骨,分离甲状软骨板内侧粘膜,断开甲舌膜和环甲膜,分离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在旁开中线5mm处纵行断开甲状软骨板,将肌瓣移位至甲状软骨板内侧与声门旁软组织之间,甲状软骨板断开处对位缝…  相似文献   

12.
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应用55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我科1986~1995年采用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治疗喉癌声门上型55型,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岁,I期11例,II期26例,Ⅲ期11例,Ⅳ期7例。对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加以改进。用两侧梨状窝内侧壁粘膜缝合,封闭甲状软骨断面的后1/3,用甲状软骨外骨膜同喉室底壁粘膜缝合,封闭甲状软骨断面的前2/3,切除舌骨,将保留的甲状软骨同舌根  相似文献   

13.
对30只狗施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及村状软骨切除术,并用甲状软骨瓣(TCF)进行喉重建。术后通过内窥镜照相及组织学检查对手术进行分析。全麻下,在第4气管环行气管造口术。在颈中部做横行切口,分离颈部肌肉,剥离左侧拟切除部位的甲状软骨膜,保留声门上方5毫米以上部分(TCF)用于喉重建。切除左侧甲状软骨下部、声带、室带、构状软骨及声门下结构达环状软骨。然后将TCF缝于环状软骨上面的旁中线位置以重建声带后部及村状软骨。用梨状南粘膜在后方覆盖TCF,将其缠于TCF软骨膜及环状软骨部粘膜外部。将双蒂胸针舌骨肌瓣移到先前分离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舌骨上咽切开术处理喉后部——杓状软骨、杓间区、杓会厌襞的病变时,会厌妨碍手术。作者介绍经会厌咽喉裂开术,横断会厌,解决了上述问题。手术方法如下:在舌骨水平切开皮肤、颈阔肌;在舌骨附着处,离断舌骨下肌。正中折断舌骨体。外拉已离断的舌骨,切开舌骨会厌韧带,暴露出会厌。在舌骨会厌韧带的附着水平,横断会厌,切口向两侧沿长,超过杓会厌襞至梨状窝。至此,喉声门上的后半部和下咽的上部完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例1男,65岁。自刎后半小时急诊入院。来诊时出现呼吸困难,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气管低位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探查伤口见颈前部喉结(甲状软骨)上方有一横切口,长约12cm,边缘齐。伤口较深,达食管前壁颈动脉前缘。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颈前肌群部分断裂,甲状软骨膜、甲状软骨上缘断裂,会厌、声带损伤,舌骨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8岁.于2003年2月20日因声嘶1个月收住院.入院前患者声嘶逐渐加重,有憋气感.门诊检查见左侧声带有肿物,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无家族史.心肺无异常.鼻咽、口咽未见异常.会厌抬举可,左侧声带活动轻度受限,左侧声带膜部新生物未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向后累及声带突;梨状窝黏膜无异常,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新生物,外生型,位于声带膜部,局限于左侧声带,累及声带突,声带活动轻度受限.喉CT平扫示左侧声带块状软组织结节影,约0.6cm×0.4cm大,声带旁间隙显示不清.诊断为左侧声带癌(T1a).于2003年2月22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垂直侧前位喉少部分切除术.常规低位气管切开,插入麻醉插管.平环状软骨下缘作颈前皮肤皱褶横切口,切透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作环甲膜横切口,观察喉腔内声带病变,于左侧甲状软骨前2/3,对侧甲状软骨距中线4mm,切除声门区左侧至声带突,经过前联合至对侧声带前1/3,包括声、室带下至环状软骨上缘.游离左侧室带及会厌根部,充分止血,修复喉腔内创面,带状肌筋膜悬吊喉腔内黏膜创缘,整复喉腔,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待患者清醒,拔除麻醉插管换气管套管.术后次日鼻饲食物,10d拆除切口缝线.出院时患者无呛咳,发声基本正常,无呼吸困难.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
会厌喉面神经纤维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厌喉面神经纤维瘤较少见 ,我科曾遇见 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1 2岁。因吞咽梗阻感 2年余 ,加重伴声嘶、呼吸困难 6个月 ,于 2 0 0 0年 9月收住我科。喉镜检查 :会厌抬举差 ,会厌喉面可见一淡红色新生物 ,大小约 3.0 cm× 3.5 cm,椭圆形 ,表面呈结节状 ,无溃烂 ,遮住双侧声带不能窥及。新生物行活检报告为 :(会厌喉面 )息肉或神经纤维瘤。于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 ,经舌骨下咽切开径路会厌喉面新生物摘除术。于舌骨下作一与舌骨平行的切口 ,长约 6cm;切开颈阔肌、胸骨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 ,暴露甲状舌骨膜 ;将甲状舌骨膜中部横行切开 ,暴…  相似文献   

18.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EVPL)包括切除声带及构状软骨,术后病人因失去正常的喉部关闭功能而产生误吸,已有各种技术如游离移植物、粘膜瓣、肌瓣、带蒂肌软骨复合瓣用于术中重建的报道。该文作者应用带粘膜瓣的小角-楔状软骨重建构状软骨,取得良好效果。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后,在甲状软骨上切迹平面作皮肤横切口,分离颈阔肌-皮瓣和两侧带状肌,正中垂直切开并分离甲状软骨膜,根据肿瘤范围垂直切开同侧和对侧甲状软骨板。同侧切口通常在甲状软骨板后缘前方1cm处,并与之平行,对侧软骨切口取决于声门受累的范围,切…  相似文献   

19.
部分喉切除术包括声带切除术、半喉切除术、声门上喉切除术及广泛声门上部分喉切除术等。半喉切除术Gluck与Soerensen 1912年首次报导,本世纪50年代以来,很多作者报导了半喉切除术后喉声门重建技术。对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的重建术有三种方法:(1)双蒂肌瓣移植:即在半喉切除术完成后,分离胸舌骨肌腹并移植于患侧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的内侧,也可将已分离的甲状舌骨肌端与胸舌骨肌腹缝在一起移植,再将梨状窝粘膜部分分离覆盖于肌腹的内面。作者用此法作35例并同时切除杓状软骨,术后语音虽嘶但清晰,并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处理声门下狭窄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切除环状软骨经常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作者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经气管造口处全麻,在环状软骨水平包括颈阔肌做横形皮肤切口。向上分离皮瓣暴露舌骨,下部皮瓣尽量少剥以免涉及气管切开处,污染伤口。由中线分离颈前筋膜暴露一侧胸舌骨肌。注意避免伤及内面的喉上神经。游离与该肌附着的舌骨并根据需要截取部分舌骨,至此形成带舌骨的胸舌骨肌瓣。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与1~3气管软骨环。在中线分开软骨膜。将环状软骨近中切开暴露狭窄区。为了有良好的视野,切口可向上延伸达甲状软骨下部,向下达1~2气管环。清除前部环状软骨所有的残余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