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及体内保护实验对喹诺酮类药物甲磺酸加替沙星的药效学研究,体外抑菌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测试,体内保护实验采用与加替沙星药物做对比,对其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甲磺酸加替沙星的药物抑菌及体内保护均优于其前提药物加替沙星。  相似文献   

2.
婴儿期包括早产儿和新生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进入脑组织,即使在皮肤局部应用(洗剂和软膏剂),也会迅速吸收,有时在体内产生全身的作用。婴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密切注意,以免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和发育。下列两类药物应禁用或慎用,家庭用药者更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3.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分析方法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国外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了近期国外有关文献20余篇。结果与结论:目前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检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免疫学方法正在被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类药物在体内分布、失活和消除及种属特异性方面有其特点,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应引起广泛地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结合物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对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聚乙二醇修饰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减弱或消除免疫原性、抗原性和毒性,改善药物的体内药动学性质,增加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增加治疗指数等。结论蛋白质类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结合物是很有前途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合成抗菌药物,因其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而被各科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90年代又开发出各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注射剂,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当今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中发展最迅速的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因此使用中要密切注意。再将本院所收集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是决定药物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底物对它们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药物联合应用时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作为复杂化学成分组合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表现出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并且中药在配伍应用时也产生了对药效物质体内过程的影响。由此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也是中药在按照传统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时发挥增效解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层面上研究整合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活性的方剂配伍规律,对于指导有效组分配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多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产生的获益远不止降血脂作用本身,其在心血管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作用,且在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还未显现时即能产生获益即多效性,业已发现证实的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改善心肌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等。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吃完药后胃就感觉不舒服,有烧灼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这很可能是药物引起的"烧心",口服入体内的药物对胃和食道的黏膜都会产生或强或弱的刺激,带来的是灼热感甚至痛感,多见于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胎儿的肝、脑相对较大 ,血流多 ,而且血脑屏障作用较差 ;胎儿肝脏的酶系统不健全 ,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差 ;胎儿的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均较低 ,药物不易排出 ;加之药物代谢后 ,极性增大 ,不易通过胎盘屏障 ,所以药物易在胎儿的肝、脑及体内蓄积造成毒性反应。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可分胚胎期和胎儿期。胚胎期一般系指妊娠 1 4周以内 ,此期孕妇用药易干扰组织细胞的分化 ,是药物致畸的敏感期 ,在此期间孕妇最好不用或少用药物 ,禁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倍他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若在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国外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了近期国外有关文献20余篇。结果与结论:目前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检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免疫学方法正在被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类药物在体内分布、失活和消除及种属特异性方面有其特点,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应引起广泛地注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994年我国生化药物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酶类药物、多糖类药物及脂质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体外诱导肺炎支原体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芩苷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体外多步诱导肺炎支原体耐药的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含亚抑制浓度的药物培养基体外诱导法对肺炎支原体(MP)标准株进行多步诱导,检测其诱导前后药物MIC值的变化。结果:MP经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诱导后对诱导药物和非诱导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和交叉耐药,而经黄芩苷诱导后的MP则无明显耐药性的产生。结论:体外长时间、次抑菌浓度的抗生素药物刺激将诱导MP产生耐药和交叉耐药,且这种体外获得耐药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中药对此则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药物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而脂质体剂型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药物活性降解,是一种有前景的靶向载体。目前大多数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药动学研究主要以总浓度为指标,但游离药物才是其体内真正发挥药理作用的部分,因此游离药物的分离和测定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样品前处理是脂质体给药后游离药物分离和提取的关键一步。笔者从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常用检测方法、前处理方法及体内药物分析实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脂质体类药物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毒剧类药物对临床应用的影响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纪金凤,于维萍,张丽华(250011)毒剧类药物是指有一定毒性及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其有效成分,有效量,极量,致死量等均比较接近。而其毒性成分绝大部分为有...  相似文献   

15.
HPLC测定胆汁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X)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L-型异构体。体内试验结果表明,LVFX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药在体内分布广泛,有研究证明其在胆道组织中具有较高的浓度,是胆道手术后预防感染的理想用药。虽然国内外已有关于左氧氟沙星胆汁浓度检测的报道,但对胆道残石病人胆汁药物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是使用PCA泵将小剂量阿片类药物或低浓度局麻药配伍以均匀一致的速度注入硬膜外腔而发挥作用的方法镇痛。局麻药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脊髓有关阿片类受体发挥镇痛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既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它们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种不同配方的硬膜外镇痛,探讨其镇痛疗效及安全性,为胆囊切除术后病人临床应用PCEA进行镇痛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参麦养心汤对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50例需要蒽环类化疗药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的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情况为指标,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结果预防组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养心汤能对蒽环类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磊  吴畏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0):586-589
 本文讨论了影响肽类及蛋白类药物吸收的因素及促进吸收的方法。内容包括生物膜屏障作用,酶代谢作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及前体药物、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及给药途径的选择等对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1972,(4)
凡能畅通小便,增加尿量,使体内湿邪及过多的水液从小便排除出外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本类药物适用于,水湿停蓄或水与热结所引起的水肿、泄泻、淋浊等证。本类药性味多甘淡寒,以淡能渗湿利水,寒能清热,有利水清热作用,故能治疗上述诸证。此外,本类部分药物,并有降压作用,亦有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和机制。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白血病机制可能与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青蒿素类药物与传统药物无交叉耐药并能逆转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是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