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王某,女性,33岁,因呃气,胃痛4年,口服猴头菌片好转。88年6月因工作劳累,饮食不当,胃痛加重,X光造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门诊就医后,口服甲氰咪呱2天,因效果欠佳,改用乐得胃片。患者于当日午饭后口服乐得胃2片,2小时后出现尿痛,尿急、尿量减少。当日晚饭后,又口服2片,1小时后出现躁动不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非肠道疾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例)、将予以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6例).比较两组治疗21 d后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程度、免疫功能(CD...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芒硝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SPF级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芒硝低剂量组和芒硝高剂量组。在灌胃3周后,无菌条件下收集小鼠粪便,扩增肠道菌群16SrRNA基因高变域V3-V4,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线性判别筛选差异肠道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芒硝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提高;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各组层级聚类均能较好地分开;线性判别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经芒硝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会发生变化,其中高剂量芒硝组的Ruminococcus丰度明显提高。结论:芒硝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内组成结构,提高菌群丰度,特别是益生菌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肠道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药物等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隐形器官"被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对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分类、功能及其对中药化学成分和化学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明确药物转化过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毒理学评估及推动药物发现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研究高原环境下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影响婴儿肠道菌群构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娜  张建梅  谷巍 《齐鲁药事》2013,(12):716-718
肠道早期菌群的多样性与机体以后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婴儿肠道菌群具有动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活环境、抗菌药、微生态制剂等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治疗不仅会影响致病菌,而且影响肠内正常菌群。此外,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在选择性压力作用下广泛传播其耐药性。一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使用抗菌药物后导致肠道菌群的紊乱,特别是一些菌群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者选择性耐药的问题。在人类肠道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耐药基因的长期存在。因此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否则可能加剧新兴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李强  张爽 《药品评价》2013,(21):11-14
肠道菌群对胆汁酸以及胆固醇的代谢与吸收直接影响着血胆固醇的水平.而胆固醇水平的高低又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的有效调节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通过将对肠道菌群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许建慧  邹大进 《药品评价》2013,(21):15-17,21
肠道菌群可能在肥胖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现就其关系作用作一综述.以期能为解释肥胖病因和治疗肥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米雅与肠道菌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雅与肠道菌群戴德银,李文俊,何思福(解放军第452医院重庆610061)米雅即酪酸菌(ClostridiumbutyricumMIYAIRI,宫入菌)在中国注册的商品名。米雅颗粒剂的主要成分系酪酸菌,酪酸菌可产生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发育促进因子,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初步探讨短时添加肠道微生态制剂对于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g1)、治疗组2(g2)及对照组(g0),g1组生后即添加益生菌,g2组生后1周添加益生菌,g0组不添加益生菌。留取各病例生后1d(t0)、7d(t1)、14d(t2)3个时间段大便标本,利用HiSeq2500 PE250实验分析各组内病例在3个时间段肠道内部分有益菌变化。结果 (1)本研究共检出4个菌门为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irmicutes),类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三组病例出生24h均以大肠杆菌、链球菌为优势菌,随着日龄增长,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明显增加。(3)g0组双歧杆菌在3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出,虽含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g1、g2组双歧杆菌增加明显,较g0组有统计学差异。乳酸杆菌在t0时刻所有标本均未检测出,随后逐渐增加。g1、g2组乳酸杆菌含量较g0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肠道微生态制剂有助于肠道有益菌定植。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徐焱成  吴玉文 《天津医药》2019,47(6):667-672
摘要: 近年来,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对肠道菌群认识的深入, 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在调节免疫及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大家认识。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关注肠道菌群影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也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能够从食物难以消化的成分中获取能量, 从而影响人体的能量平衡和代谢。人们通过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揭示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 丰度等, 并在动物体内进行验证, 明确和糖尿病相关的细菌功能。肠道菌群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未来治疗糖尿病的新突破口。关于2型糖尿病 (T2DM) 及1 型糖尿病 (T1DM) 肠道菌群的研究较多, 但妊娠期糖尿病 (GDM) 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 本文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特点及肠道菌群参与糖尿病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许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因口腔或其他慢性炎症,每日口服少量抗生素如1~2片四环素或土霉素.日久他们会出现腹泻症状,程度轻重不一,起初多不在意,但其中高达40%患者后来突然出现假膜性肠炎,死亡率极高.这就是因为口服抗生素的使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使原本在正常情况不能致病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变为致病菌,并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结肠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状态下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并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抑制、相互竞争。随着日益精进的医学及生物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多系统疾病中的功效与其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本文对近几年关于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行归纳及总结,发现中医药可改善肠道菌群丰度和均匀度、影响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调控肠道黏膜屏障,从而在多系统疾病中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7.
电离辐射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增加,拟杆菌门降低较为常见。辐射对菌群的改变往往伴随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如短链脂肪酸、芳香族氨基酸和胆汁酸等,并与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平衡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具有相关性。益生菌补充、粪菌移植及活性化合物干预等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电离辐射损伤。本文综述电离辐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基于菌群调节的辐射防护研究最新进展,为新型辐射防护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耐药性在细菌病原体中不断出现并蔓延,其遗传物质基础抗生素耐药基因(ARG)可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获得,并赋予宿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人类肠道菌群作为ARG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肠道菌群含众多种类的ARG,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实现ARG的传播.影响肠道菌群中A...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应用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内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菌群的影响。用大黄水煎液灌胃予小鼠,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菌量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当服用扶正固本丸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上升至正常值水平。本研究表明,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失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是人体胃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 人类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至几年内经历了快速的动态变化, 这种进化驱动过程有助于肠道内环境稳态形成及肠道免疫 系统发育,并与神经系统相互影响。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神 经系统发育的“时间窗”基本一致,早期的菌群失调可能会 影响大脑的发育,造成远期神经精神疾病患病风险升高。 本文主要回顾肠道菌群早期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及讨论肠道 菌群与神经发育的关系,包括生物模型的意义以及肠道菌 群影响神经发育的途径,总结肠道菌群与儿童神经发育障 碍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