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单焦点人工状晶体(SIOL)患者术后视力和阅读视力的差异,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74例(12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MIOL组植入Alcon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组植入Alcon Acrysof Natural单焦点人工状晶体.术后3个月对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63 cm和100 cm中视力、裸眼阅读视力、矫正近视力下阅读视力和矫正远视力下阅读视力等视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及矫正近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裸眼近视力、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63 cm和100 cm中视力,MIOL组明显优于SIOL组(P<0.05);植入MIOL眼裸眼阅读视力和矫正远视力下阅读视力均优于植入SIOL眼,裸眼近视力与裸眼阅读视力,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矫正远视力下阅读视力间分别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r1=0.802,r2=0.816);直线回归方程为:Y1=3.995+13.522X1(P<0.05),Y2=3.696+13.122 X2 (P<0.05)(X1=裸眼近视力,Y1=裸眼阅读视力;X2=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Y2=矫正远视力下阅读视力).结论 MIOL植入有效而优越,可以提供与SIOL一样良好的远视力,但近视力、中距离视力及阅读视力更好.良好的近视力是阅读视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勇  李锐  刘钊臣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584-1586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住院患者的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6-01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眼外伤住院患者260例286眼,调查其社会学和临床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原因、致伤性质、就诊时间以及入院时视力损伤程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眼外伤患者以男性、中青年多见;致伤原因为锐器伤多见;致伤性质中以眼球贯通伤最为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受伤原因、致伤性质、就诊时间以及入院时视力损伤程度与患者预后视力恢复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视力和眼球钝挫伤是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眼外伤是单眼致盲的主要原因,患者入院时视力和眼球钝挫伤与预后密切相关.眼外伤预防为主,需尽早治疗,应在劳动和生活中开展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B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后人工晶状体眼的视功能状态.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ReSTOR MIOL(SN60D3)植入术病例28例(30只眼)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26例(30只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AT)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最佳远视力矫正时近视力,术后并发症及脱镜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裸眼远视力≥0.05者多焦组和单焦组均达94.65%,多焦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第3个月裸眼近视力≥0.05者,多焦组为71.28%.单焦组为5.12%,而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0.5.多焦组为>71.28%,单焦为13.98%.结论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提供良好远、近视力,能有效地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金华市婺城区3 014名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视力不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视力影响因素。视力检测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以单因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检测出视力不良学生1 367名,视力不良率为45.36%,其中轻度视力不良占26.08%,中度视力不良占11.51%,重度视力不良占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年级段、父母近视、每天睡眠时间不足、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及电脑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未做眼保健操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采取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措施,改善和预防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视力有中心和周边两种视力之分,视野上有绝对中心暗点眼的视力不再是中心视力,而是周边视力.(1)根据视野上绝对中心暗点的有无,视神经炎可分轻、重2型,轻症为中心视力,重症为周边视力,中心视力眼比周边视力眼易收疗效.在视神经炎萎缩期的治疗中,其中有些病眼远视力增加不多,但近视力可达1.0,固视点在上方,宽敞下方视野是保障.(2)两种视力大有区别,中心视力为中心凹的局部视力,周边视力是中心凹以外视网膜的局部视力,前者中心注视无障碍,视力好,辨认力强,是主视方向,而后者因绝对中心暗点的存在,其上述各种功能则正与之相反,所以同为0.1视力也有质的差别.因此,在评估治疗效果时,不可把两种视力混在一块,以量的大小论高低,而应分别在中心视力序列内、周边视力序列内各设自己的无效、有效、显效级别,中心视力转为周边视力评为无效,相反周边视力转为中心视力评为显效.(3)绝对中心暗点较大,周边视野所剩无几病眼,对此直像检眼镜法查暗点简捷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伤玻璃体切除术视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参与预后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术前视力、手术时间、伤口位置、伤口长度、异物大小、是否伤及晶状体、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损伤区域、视网膜脱离共9项。对各影响因素与较好术后视力(视力≥0.5)和较差术后视力(视力〈0.1)分别进行卡方检验,然后应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寻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眼内异物伤玻璃体切除术后69.4%术后视力≥0.1;术前较好视力和无视网膜脱离是取得术后较好视力(视力≥0.5)的重要因素;而术前视力差和出现视网膜脱离是术后视力较差(视力〈0.1)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视力和视网膜脱离是影响眼内异物伤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Acrysoft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4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多焦组19例(23只眼)单焦组17例(23只眼)均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按分组分别植入ReStOr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Natural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及视觉质量等结果.结果 各期两组患者间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和拟调节力显著优于单焦组(P<0.05),多焦组近、中距离的视觉质量满意度也较单焦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Acrysoft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白内障术后患者提供良好的远,中,近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植入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远、中、近距离视力变化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为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行超声乳化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22例(30只眼),术后3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远、中、近距离的裸眼视力检查;在远矫正的基础上,递增-0.50 D并且分别记录视力;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对远、中、近视力满意度进行自我评分.结果 28只眼(93.3%)术后屈光误差在±1.00 D内,23只眼(76.7%)术后散光在+1.00 D内.裸眼远距离(5 m)视力、中距离(60 cm)视力、近距离(33 cm)视力的平均值分别是0.91、0.40、0.64.远距矫正状态下,0、-1.50、-3.00 D调节力时视力的平均值分别为1.00、0.49、0.79.问卷调查中,5例患者走路和上下楼梯时有踏空感,2例计算机使用者抱怨无法看清屏幕,1例理发工作者抱怨无法看清顾客头发;远、中、近距离视力满意度的自我评分分别为8.0、7.5分、8.0分.结论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优良的裸眼远、近视力,良好的中距离视力;与远、近视力比较,中间段距离视力有所下降,可能是影响对中间距离有特殊要求者生活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瞳孔残存膜可分为无视力影响和有视力影响的两种,以前者为多见,本文仅对明显影响视力的患者用Nd:YAG激光治疗,术后视力大幅度提高,疗效显著,特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10.
0引言Stargardt病(STGD)是一种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1]。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亦有散发者,其群体患病率为1/10000。通常在儿童或青年时期发病,表现为双眼对称性中心视力下降,且发展迅速,最终视力多在0.1或以下。早期因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面麻醉下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特制推注器植入Array三片式硅凝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52例60眼,术后随访常规眼科检查包括患者远近视力。结果表面麻醉下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第7d裸眼远视力≥0.5者60眼,其中1.0者45眼,裸眼近视力≥0.5者57眼,其中1.0者16眼。术后3月裸眼远视力≥0.5者60眼,其中1.0者43眼,裸眼近视力≥0.5者55眼,其中1.0者18眼。结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同时提高患者远近视力,表面麻醉下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手术条件、手术技术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术后远期的视觉质量。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67例白内障患者分两组,其中30例33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37例37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a进行裸眼远视力、中间视力、近视力、矫正远、中、近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检查。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功能。结果:(1)术后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优于单焦点组(P<0·05),中间距离视力亦优于单焦点组(P<0.05),两组裸眼和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a和3mo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术后两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常范围,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多焦点组脱镜率达83%,而单焦点组脱镜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焦点组4例有眩光。多焦点组患者对全程视力的满意度高于单焦组患者。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但近视力更好,视觉症状轻,脱镜率更高,有效地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3.
Array 多焦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岩 《眼科》2001,10(6):357-359
由于人工晶状体 (IOL)植入术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超声乳化手术 (Phaco)的开展与完善 ,准确的屈光测算、轻微术后反应、极小的手术性散光 ,确保了术后良好的远视力。此后 ,不满足的医师们为增进视力而奋斗 ,增加IOL的“调节力” ,希望恢复或重建所谓的功能视力 (远视力≥ 0 5 近视力≥Jr3)。ArrayIOL是美国眼力健公司研制的FDA批准的第一个多焦晶状体 ,近几年在美国应用越来越多 ,有的医师认为是最理想的IOL。一年来在我国开展应用 ,笔者近来植入10 0余只眼 ,就个人体会结合有关文献做一个简单介绍 ,供使用者参…  相似文献   

14.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1970年kindler首先报告本病,并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极少.主要表现为儿童期视力低下,视力多为眼前指数至0.02之间,少有视力超过0.1者,视力正常者更为罕见[1].有些患者可合并其他眼部先天异常[1].2006年6月我院收治1例视力正常的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决定于多种因素,本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模型分析报道了110例因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病人,结果显示决定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玻璃体混浊情况、外伤类型和术前视力。  相似文献   

16.
柳林  温新富  包睿 《眼科研究》2005,23(2):204-206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后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例12眼(均为男性)进行超声乳化摘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周平均非矫正远近视力分别为0.98和0.55;术后1个月平均非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均达1.0。术后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较为理想,且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度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7.
胡亭  陈松 《眼科研究》2011,29(3):261-264
背景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主流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视网膜的复位率逐渐提高,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仍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目的分析RRD伴黄斑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对116例116眼行巩膜扣带术的RRD伴黄斑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年龄、病程的长短、术前视力及视网膜裂孔情况、视网膜裂孔的位置与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及隆起度、手术过程中是否放液、玻璃体腔是否注气等分别分组后进行∥检验,并将确定的统计量与术后视力进行Logistic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年龄、术前视力、病程、屈光度等多种因素与术后视力预后的关联情况。结果χ^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术前视力、病程长短对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视力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预后有线性相关关系(r=0.400,P=0.000),术前视力≥0.05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至0.4的可能性是术前视力〈0.05患者的3倍(OR=2.992)。本组患者病程≤7d、术前视力〉0.05者行巩膜扣带术后视力预后较好。结论RRD伴黄斑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为术前视力和病程,提示RRD伴黄斑脱离时应在7d内早期手术,最晚不宜超过10d,以免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白内障引起的视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范畴问题 ,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仍然是目前白内障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使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的无调节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已越来越得到广大眼科医生的注意。现将其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做一综述。1 远近视力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1~ 9〕,M -IOL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未矫远视力和矫正后远视力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用非矫正近视力、视远矫正后的近视力、最佳矫正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分析视力与屈光关系。方法对象为幼儿园普查及视光门诊就诊视力低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1000名(1934只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重点包括远近视力,并进行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中屈光不正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程度以轻度多见;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弱视占主要部分。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主要为远视类屈光不正,确定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低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不能仅据视力。静态屈光测定是定性视力、确定屈光是否异常的必不可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及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远、近视力的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远视力≥1.0者26眼占81.25%,0.8者5眼占15.63%,0.6者1眼占3.13%.术后近视力,Jaeger4者5眼占15.63%,Jaeger3者9眼占28.13%,Jaeger2以上者18眼占56.25%.结论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较理想,无需配戴眼镜,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