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秭归民间端阳最为郑重的习俗呈现、祭祀礼仪、吟诗唱和、迎来送往等重要的事件,都集中在五月初五头端阳。屈原沱在老归州城东四五里处,传说是神鱼驮屈原大夫回家时靠岸的地方。在狭窄湍急的峡江,屈原沱是一个极为漂亮的弧形宽谷,从南岸到北岸,枯水季节也有四五百米宽,而五月初的峡江,春江水满,两岸更是宽有千米左右,是划龙船最为理想的水域。因为是"屈  相似文献   

2.
三峡的鱼为三峡人打开了智慧的门,让三峡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渔获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渔"文明。渔事,昨夕记忆鱼和渔总是息息相关。三峡的鱼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很久远的时代,三峡人就学会了利用和享受这些丰富的资源。三峡考古以大量的实物证据证实,仅在屈原故里秭归的旧州河和朝天嘴、龚家大沟等新石器时期遗址的灰坑中,就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镇位于三峡大坝上游33公里的西陵峡北岸,著名的香溪河在归州境内注入长江。这里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搬迁前的秭归县城所在地。归州是一个移民大镇,全镇拥有移民3万余人,占全县移民总量的43%,归州又是一个文明古镇,楚先王熊绎于归州古城东7里的鲢鱼山建都,古夔子国兴衰,屈原诞生,昭君出塞,无不为归  相似文献   

4.
秭归端阳     
韩永强 《中国三峡建设》2012,(6):50-55,48,49
在中国的版图上,湖北秭归只是长江三峡中的一个皱褶。但是,因了屈原的缘故,秭归又让人难以忘怀。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屈乡人攒着劲从五月初五过"头端阳"到五月十五过"大端阳",再尽兴过到五月廿五的"末端阳"。三个端阳在岁月的浸润中,让屈乡人对屈原大夫的缅怀之情更为深切,同时也激励起屈乡人蓬勃不息的求索之志,是以为志。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镇位于三峡大坝上游33公里的西陵峡北岸,著名的香溪河在归州境内注入长江。这里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搬迁前的秭归县城所在地。归州是一个移民大镇,全镇拥有移民3万余人,占全县移民总量的43%,归州又是一个文明古镇,楚先王熊绎于归州古城东7里的鲢鱼山建都,古夔子国兴衰,屈原诞生,昭君出塞,无不为归州演绎着一段又一段文明史,从刘备于公元221年始建归州古城算起,距今已有1781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 部,地处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两岸,是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同时,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全县国土面积2 427Km~2,总人口39.7万人。1991年6月15日,因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秭归县城所在地由归州迁  相似文献   

7.
应长江三峡九畹溪旅游公司之邀,我去九畹溪体验其下端的峡谷观光游,观看新推出的表现屈原生平历史的大型水上舞台剧《礼魂》。九畹溪是屈原故里秭归境内的一条长江支流,两千多年前屈原曾在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九畹溪  相似文献   

8.
四月,大约正是长江里的鱼类开始进入繁衍的时期了。这些水中的精灵,对于生活在峡江两岸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与鱼携手走过的数千年里,智慧的峡江人创造了奇特的鱼民俗;在这片神秘的水域中,依然流传着许多离奇的鱼故事。让我们逆流而上,一起去品味三峡的"鱼"。  相似文献   

9.
长江西陵峡畔的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前,屈原目睹家乡的桔林,情景交融,词兴进发,咏出绝妙的《桔颂》。就在《桔颂》起源地的长江北岸,居住着一群周家湾人,他们祖祖辈辈做着一个梦。梦在女娟补天的岁月里播种,梦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滋生。如今,纯朴勤劳的周家湾人,浴改革开放之春风,得三峡工程建设之机遇,率先成为屈原故里的小康村。桔甜粮丰胜桃源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我慕名前往周家湾,吉普车喘着粗气在九曲回肠的盘山公路上爬行。眼前山岩陡峭,头晕目眩;远处香溪河与长江交汇处,北边溪水深蓝平静,南边…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人孙元京过峡中归州曾有诗云:“楚乡连月黄梅雨,岁岁天公吊屈原。”我们从五月峡江连绵不断的阴雨国走进暑气开始升腾的初夏六月。今年中国的六月,更是属于长江三峡的六月。民间传说的端午节就是六月里,这是三峡人怀念从这里走出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屈原逝世后的第2281年端午节,三峡两岸人家悬蒲挥艾、品香棕饮雄  相似文献   

11.
正6月8日上午,由国家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屈氏后裔和当地民众一起,相聚于长江边缅怀屈原。《中国三峡》杂志携"原味·秭归端午"特别策划亮相开幕式现场,并开展了扫码送杂志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热情支持。本期杂志经历近半年的准备,终于于端午节前亮相,集中展示了秭归浓厚的端午文化及习俗。  相似文献   

12.
三峡的男人     
从一幅画中看到泰山挑夫,那背向我们岩石般的脊梁和腿肚上紫铜般的肌肉,给了我极深的印象。由此,我也想到了三峡的男人,他们,也是一群背山挑河的汉子哟!三峡的壮丽,一点也不亚于泰山。三峡男人从妈肚子里出生,仿佛是从石旯旮里蹦出来的一个石蛋蛋。娘常常挺着肚子在地里干活,干着干着发作起来,便随意找个地方把娃娃生出来了,然后提着血乎乎的娃娃在泉水里洗干净了,还顺便拎一捆柴禾回家。有的女人是渔妇,发作了就用张渔网一围,便把那血疙瘩生在舱里了。舱里养着打来的鱼,正蹿来蹿去地激跳着,好似在逗弄那孩子哩。这娃娃地里…  相似文献   

13.
泊岸归州     
<正>万里长江之上,有一个弹丸小城,它的名字叫归州。归州来自殷墟的"自组卜甲",来自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来自刘备的"撮土为城"。因此,归州虽小,在长江三峡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作为地标意义的历史归州,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 这是因为万里长江上,三峡的风光无限,景观奇特,令人欣喜,令人惊叹,更令人神往! 由于三峡的历史悠久,文化重厚,催人叩问,让我思辨,叫人遐想! 50年代初,我作为年轻的新闻记者,第一次放舟三峡,那是为了领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欣赏“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的秀美,感悟下新滩时“雪浪如雷倏崩散,青天乍落一声桡”那种劈波斩浪的豪迈。 岁月如流,到了80、90年代,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磨练,我再以一个史学工作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诞生在西陵峡的林归乐平里。二千多年来,因他的人品与诗品的完美结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留下了许多生动的传说故事,流传在林归,在中国,在世界。屈原芳菲的心灵、刚正的品格源于辞令的才华,屡受朝庭修臣的谗害而被流放。《涉江》的头一句“入淑浦余膻徊今…··”这已是远离楚都的蛮荒偏僻的湘西了。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怀恨投洞罗江而死,相传一条神鱼驮着他的尸体.出洞庭,入长江,溯江西上,返回家乡林归。回归途中历尽迂曲,备受折磨,常遇水怪啃咬他的尸体。神龟好不容易才把他驮…  相似文献   

16.
庚辰年五月,正当初夏。这两天,老天爷一改往日的脾气,连下了两场透雨,一切都似乎被滋润得活泛起来。17H一早,天气虽又晴了,却有些爽爽的凉意,很怡人。我们一行三人驱车离宜昌往秭归而去,此行的目的是采访秭归县移民局库区移民培训基地。屈原故里秭归位于三峡水库库首,由于兴建三峡工程,旧县城在三峡水库蓄水之后就会淹没,现在秭归新县城已搬迁到三峡大坝坝头茅坪镇,秭归新县城规划错落有致,颇具有现代城市特色。汽车顺着三峡工程专用公路奔驰,穿过三峡坝区,越过西陵长江大桥,秭归新县城便已遥遥在望。我们一到秭归新县城…  相似文献   

17.
他,已经远行了,离开我们,走了十多个年头;但他又似乎离我们很近,很近。一见到长江的波光浪影,我仿佛就见到他那炯炯的眼神,就听到他那谆谆的教诲。是啊,周恩来这个名字,是和长江建设事业紧密相联的,他那宽广的胸怀中,时时都在惦念着长江的事业啊!“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这是1957年12月3日,他在参观了全国水利建设成就展览之后,兴致勃勃写下的题词。他为三峡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真是魂牵梦萦,呕心沥血啊!一截三峡枢纽坝址的花冈岩岩芯,一直摆放在他生前工作过的中南海办公室案头。这是1958年3月2日,他在  相似文献   

18.
三峡梦     
三峡梦在哪里三峡梦在哪里三峡梦在李白酒壶里三峡梦在禹王传说里三峡梦在神女风流里三峡梦在哪里三峡梦在哪里三峡梦在两岸猿声里三峡梦在船工号子里三峡梦在截流壮歌里一层浪花捧出一重期盼一叶轻舟泛出一份恋情有了大三峡才有三峡人的风采有了世纪之坝才有三峡世纪行三峡梦圆三峡梦真……三峡梦@熊明修$湖北省麻城市文联!湖北省麻城市,438300  相似文献   

19.
正在屈原的故里秭归,人们习惯将端午称作端阳。农历五月过三个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二十五,分别称为小端阳或者头端阳、大端阳、末端阳。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时代,秭归人用自己的方式过着端午节,并不关心他处的端午如何过,而秭归人如何过端午,也少为外人所知。时移世易,今天的秭归端午是漫长生活积淀下来的综合体,而我们旨在告诉大家的,就是一个同时存在于当下与记忆里的秭归原味端午。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喧腾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是长江上第三次截流。 截流长江,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事情。而三峡工程导流明渠的截流,却有更多叫人兴奋的东西。因此许多人翘首而待着这个日子——2002年11月6日。 因为记挂着这个日子而应约给作家出版社写一本叫做《走进新三峡》的书,而匆匆在大三峡里行走的我,从重庆紧赶慢赶地回家,心情就像赴一个重要的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