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由有经验的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两种仪器间测量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同一仪器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描述,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SCT和MRI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EDV)=0.93,r值(ESV)=0.94,r值(SV)=0.89,r值(EF)=0.85.EDV均值:DSCT> MRI;ESV均值:DSCT> MRI;SV均值:DSCT> MRI; EF均值:DSCT> MRI.同一仪器三次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ICC值):MRI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8~1之间;DSCT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6~0.75之间.结论:DSCT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可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前提下,一次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能够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评估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Flash模式冠状动脉成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及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DSCT Flash模式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DSCT Flash模式与CAG检查方法评估ISR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和图像质量的差异,比较DSCT Flash模式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并分析相关性。结果以CAG诊断结果为对照,DSCT Flash模式诊断ISR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5%、84.6%、93.5%、96.4%、81.1%。DSCT Flash模式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低于CAG检查(P<0.05)。两种检测方式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患者近、远端管腔CT密度差值显著高于支架内通畅患者(P<0.05)。DSCT Flash模式检测的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SCT Flash模式检测的ESV、EDV、SV和EF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通过DSCT Flash模式冠状动脉成像在评价PCI术后ISR及左心室功能上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探讨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改变,并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探讨DSCT在评价左心功能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DSCTA检查患者80例(无症状糖尿病组40例,非糖尿病组40例),对比分析2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支数目及钙化积分,以及DSCT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射血分数(EF)值。结果:无症状糖尿病组2支、3支病变数及钙化例数均多于非糖尿病组,而单支病变数少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DSCT所测无症状糖尿病组的EDV及ESV值大于非糖尿病组,而EF值小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DSCT所测左心功能各项指标(EDV、ESV、EF)与超声心动图所测数值相关性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无症状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广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心功能出现一定程度降低;DSCT能早期发现无症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及左心功能改变,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ECG门控MSCT前瞻性对中心型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右心功能障碍及静脉溶栓前后右心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 96名可疑APE患者进行了ECG门控MSCT胸痛三联检查,25例确诊为中心型肺栓塞.行胸痛三联检查无心肺疾患且性别、年龄匹配的25例作为对照组.APE患者于静脉溶栓后复查MSCT,评价右心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参数包括横断面舒张期的右心室(RV)及左心室(LV)短轴最大内径,RV及LV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两两组间q检验.结果 对照组的右心室EDV、ESV、EF值、收缩末期RV/LV容积比、横断面RV/LV内径比及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分别为(15O.5±24.1)ml、(71.5±18.5)ml、(53.5±4.2)%、1.08±0.04、1.01±0.04及0.99±0.02,中心型APE患者溶栓前以上各值分别为(190.3±16.2)ml、(128.1±13.2)ml、(32.7±3.6)%、2.00±0.26、1.30±0.09及1.34±0.11,溶栓后分别为(159.2±21.5)ml、(80.7±9.4)ml、(49.2±5.9)%、1.22±0.25、1.02±0.02及1.02±0.11.中心型APE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室ESV(q=6.28,P<0.01)及EDV均增大(q=7.59,P<0.01),EF减小(q=4.82,P<0.01),收缩末期RV/LV容积比增大(q=6.04,P<0.01),横断面RV/LV内径比(q=4.43,P<0.01)及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增大(q=4.36,P<0.01),左心室EDV减小.中心型APE患者静脉溶栓后,与溶栓前比较,右心室ESV(q=5.03,P<0.01)及EDV减小(q=6.11,P<0.01),EF增加(q=6.29,P<0.01),收缩末期RV/LV容积比减小(q=4.74,P<0.01),横断面RV/LV内径比(q=3.83,P<0.01)及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减小(q=3.46,P<0.01),左心室EDV增大(q=4.01,P<0.01).结论 回顾性ECG门控MSCT胸痛三联检查可同时检测APE和测量左右心功能,排除其他胸痛疾病,评价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患者87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并与超声心动图(ECHO)、冠状动脉造影(CAG)作对照分析.结果 ①DSCT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DSCT和ECHO测量EDV、ESV、SV、EF相关性好,DSCT测得值稍大于ECHO,但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ESV、EF、SV 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DV、MM在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标在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造影一站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心功能具有准确性高、可重复定量测量优势.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以初步评估心功能改变,当中度狭窄时,EDV、MM即出现显著改变,当重度狭窄时,各指标均出现显著改变,对心脏病变诊断、治疗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 选择60例3 d内同时做DSCT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资料,2种检查各测量指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 Blant-Altman分析.结果 2种方法各测量指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除了射血分数(EF)2种检查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测量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DSCT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值均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肌质量(MM)低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种检查方法EF值一致性界限为-19.99%~24.9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SCT左室心功能分析与超声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DSCT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及左心室功能评估方面具有很大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心脏房室腔内径及左右心室功能正常参数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使用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方法 共269名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体层及电影图像.由2名医师独立分析MRI,分别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径线及心功能后处理分析,获得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 ESV)及心肌质量(CM)等心功能参数.男性与女性相对应参数做非配对的t检验.结果 所有志愿者均完成MR扫描,平均扫描时间(15 ±3) min.心脏各房室腔主要参数为:左心房前后径(2.87±0.77) cm,右心房径(垂直于房间隔,3.61 ±0.57)cm,左心室舒张末横径(4.97±0.52) cm,右心室舒张末横径(2.65±0.48) cm,心功能主要参数为:左心室EF (60.62±7.08)%、EDV( 128.27±32.16) ml、ESV(46.02±15.72) ml、CM( 82.97±24.03)g;右心室EF (47.73±6.50)%、EDV(115.37±26.71) ml、ESV(67.7±21.07) ml、CM(48.24±13.42)g.除左心室ESV(P =0.144)、EDV指数(P=0.714)、ESV指数(P =0.113)、心脏指数(P=0.199)及右心室EF值(P=0.296)和ESV指数(P =0.09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以其高度的可重复性可获得正常中国人心脏形态与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为标准,探讨双源CT(DSCT)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和超声诊断的CCHD 27例,行DSCT和TTE测量左心室功能各参数。DSCT左心室功能测量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比较DSCT和TTE所测得左心室功能各参数,分析DSCT不同测量者所得参数的一致性。结果:DSCT测量的左心室功能各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与TTE测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CT不同测量者间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重复性好。结论 :DSCT评价CCHD患者左心室功能准确、可靠、可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术前评估、制订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3.0 T MRI对比,研究320排动态容积CT及超声心动图(2-dimension echocardiography,2DE)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临床怀疑左心室功能异常的患者64例,在1周内完成320排动态容积CT、3.0 T MRI及2DE 3种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方法所获得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每搏输出量(SV)。结果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获得的S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1,P=0.424);而EF、EDV及ES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3.406,P=0.035;F=4.647,P=0.011;F=5.235,P=0.006)。进一步两两对比3种检查方法间的EF、EDV及ESV值:320排CT与3.0 T MRI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829,P=0.804,P=0.665);320排CT与2DE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9,P=0.006,P=0.003);2DE与3.0 T MRI间的差异亦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33,P=0.013,P=0.011)。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以准确描述左心室功能,并能较超声心动图更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功能参数,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256iCT对正常人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各指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搜集506例行256iCT冠状动脉CTA结果正常的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近6个月无心血管疾病病史。对原始图像进行多期重组,确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分别对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室间隔厚度(septal wall thickness,SWT)、左室后壁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PWT)、左室宽径(LV inner diameter,LVID)、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进行测量和计算,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左心室舒张末期SWT、PWT、LVID 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4.4~12.1 mm,4.0~14.0 mm,28.1~60.8 mm。左心室收缩末期SWT、PWT、LVID 95%参考值分别为:6.2~15.7 mm,7.9~20.8 mm,18.1~46.3 mm。EDV、ESV、SV、EF 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55.9~165.7 ml,20.9~75.9 ml,25.8~98.6 ml,39.8%~78.3%。收缩期LVID和舒张期LVID值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大趋势。收缩期SWT、舒张期SWT、收缩期PWT、舒张期PWT以及EF值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同时EDV、ESV、SV值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小的趋势,但以上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分析显示除EF值无统计学差异以外,其余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男性组各参数均大于女性组。结论初步制定了左心室形态、功能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诊断、危险评级及预后判断提供有意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