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死率高,WHO2008年公布低收入国家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达11.2%,排十大疾病死因第一位,中高收入国家,病死率为3.8%,位居十大疾病死因的第四位。支原体肺炎是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而引起的肺部炎症,近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出现逐年递增趋势。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儿童肺炎病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超过30%,发病有局部流行特点。由于初期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不易鉴别而被忽视造成累及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实验室指标检查是诊断衣原体感染的可靠依据。为加深对肺炎支原体的认识,现将儿童肺炎支原体临床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后,治愈52例,好转8例,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为12 d。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婴幼儿及青少年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增多,且病情较重、进展快,可造成多系统器官受累,其中致神经系统损害是支原体感染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预后与是否早期诊断有关。笔者对新余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其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中国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1-2],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近年来MP感染呈增多趋势,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重要病原,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除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累及多个系统,导致肺外多脏器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应用。方法:测定4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Hs-CRP含量水平,并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测定其支原体抗体水平。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出现时间明显比支原体抗体出现得早。结论:常规检测肺炎患儿应包括Hs-CRP和支原体抗体,尤其是当已出现Hs-CRP阳性而早期支原体抗体尚未出现时应动态观察,避免支原体肺炎的误诊及影响治疗和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不明显,气促、喘鸣、肺部音为主要表现,肺外并发症少,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而3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胸部X线以大叶性肺炎多见。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程春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852-853
支原体(MP)肺炎一般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来MP感染在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又无特异性的临床体征,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本院近3年来治疗老年性支原体肺炎2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任占花 《护理研究》2012,26(18):1673-1674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可引起流行,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系统高效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愈率[1]。为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我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  相似文献   

9.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并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我们对住院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和CRP含量进行了分析,以了解CRP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更好的预防和指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3岁和43岁和4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差异(χ2=17.325,P<0.05)。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季节,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后39.76%。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248,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是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冬春季对低龄儿童(<6岁)和女性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降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原,除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常累及肺外器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关于支原体直接、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吸附学说及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便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提高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以阿奇霉素为首选,合并细菌感染者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根据病情加用丙种球蛋白和(或)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有肺外表现者给予对症处理。对3l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用药护理、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护理,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结果31例患儿均好转、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不良后遗症。结论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精心的护理及配合合理的治疗,能改善患儿预后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小儿MP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升高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干咳较为突出,大多数患儿早期查体无明显体征,且由于支原体在细胞内存活时间短,故早期抗感染治疗和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124例,经精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M(MP-IgM)、C-反应蛋白(CRP)同时测定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740例诊断为支原体肺炎(MPP)住院患儿,同时测定MP-IgM与CRP含量,以12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测定CRP。结果 740例MP-IgM阳性患儿CRP平均含量为(26.3±3.51)mg/L,与对照组平均含量(5.43±1.1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MP-IgM与CRP含量对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有较高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同期住院的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和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占同期住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24%,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阿奇霉素治疗有效。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比较,血清补体C3降低程度较轻,血尿和蛋白尿恢复较快。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是目前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我们对66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兆兰 《临床荟萃》2011,26(21):1906-1907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普通型肺炎,经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常规治疗均能治愈。但部分儿童支原体肺炎用常规方法难以治愈,可迁延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近年来,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本研究旨在为儿童RMPP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二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常常引起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对儿童健康危害严重[1].作者2005年9月~2006年7月进修于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对其间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肺外损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42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Ab)检测,MP-Ab滴度≥1:80判为阳性.结果 342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102例,阳性率为29.8%.2010年<1岁、1~3岁、3~6岁、6~14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10.5%、30.3%、35.6%和30.0%.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44.3%、15.4%、22.7%和3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一、四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阳性率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79例 ,阳性率为 2 0 6 %。 1岁以内婴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6 3%。~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2 3 6 %。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40 7%。发病时间分布上 ,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 ,10~ 12月MP感染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 1995~ 2 0 0 0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MP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1~ 6岁组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多于MP引起的肺炎 ,>6岁学龄儿童肺炎以MP肺炎为主。肺炎支原体引起儿童肺炎有增加的趋势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