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左旋千金藤啶碱(SPD)对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及纹状体脑片体外缺血模型,用放射性32P-ATP掺入法测定Ca2+/CaMPKI活性。结果体外培养的纹状体和海马脑片在缺血30min后,Ca2+/CaMPKⅡ活性均明显下降,纹状体PKA活性增加,于缺血前10min加入不同浓度SPD后,二酶活性较单纯缺血均有明显改变。结论SPD对纹状体PKA以及纹状体和海马Ca2+/CaMPKⅡ活性在缺血时的活性改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左旋千金藤啶碱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及纹状体病片体外缺血模型,用放射性^32P-APK掺入法测定Ca^2+/CaM PKⅡ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的纹状体和海马脑片在缺血30min后,Ca^2+/CaM PKⅡ活性均明显下降,纹状体PKA活性增加,于缺血前10min加入不同浓度SPD后,二酶活性较单纯缺血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SPD对纹状体PKA以及纹状体和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对培养的皮质神经元Ca~(2 )/CaMPKⅡ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氨酸(Glu)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及对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500μmol/LGlu作用10min,测Ca2+/CaMPKⅡ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Ca2+/CaMPKⅡ活性和正常对照相比下降46.3%,100μmol/L氯胺酮几乎完全保护该酶活性;LDH活性在1h时无明显变化,24h时明显升高。结论(1)Glu对皮质神经元损伤致Ca2+/CaMPKⅡ活性下降早于LDH变化;(2)Ca2+/CaMPKⅡ活性下降主要由NMDA受体介导,与非NMDA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海马脑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响及氯胺酮的保护作用,同时研究缺氧对神经元外谷氨酸堆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脑片研究这些作用。结果 (1)海马脑片在体外缺氧30min,谷氨酸在胞外的堆积增加2倍多;(2)单纯过量外源性谷氨酸能引起酶活性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组的24%,提示脑缺氧时酶活性的抑制与兴奋毒性有关;(3)氯胺酮对单纯外源性谷氨酸所诱导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红花对蒙古沙土鼠脑缺血和再灌注时40000r/min离心大脑皮质可溶住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脑缺血10min组酶活性为假手组的13.6%;而缺血前给药组(6.7g红花/kg体重)酶活性为假手组的79.4%。(2)红花拮抗脑缺血诱导该酶活性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3)脑缺血10min后给生理盐水再灌注2h,酶活性恢复至假手术组的92%,而缺血后给药再灌注不能加速酶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红花对脑缺血Ca^2+/CaM—PKⅡ活性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红花对蒙古沙土鼠脑缺血和再灌注时40000r/min离心大脑皮质可溶性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脑缺血10min组酶活性为假手组的13.6%,而缺血前给药组酶活性为假手组的79.4%。(2)红花拮抗脑缺血诱导该酶活性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3)脑缺血10min后给生理盐水再灌注2h,酶活性恢复复至假手术组的92%,而缺血后给药再灌注不能加速酶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镁钙钾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大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mg/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后测定Mg2+、Ca2+、K+及Na+含量。结果显示,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Mg2+、Ca2+、K+及Na+含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Mg2+含量下降较早,随后出现Ca2+和Na+的超载及K+含量的降低。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前30min腹腔注射牛磺酸(200mg/kg),能显著抑制缺血心肌Mg2+、Ca2+、K+及Na+含量的上述改变。结果表明,牛磺酸具有拮抗缺血心肌Mg2+、Ca2+、K+和Na+含量改变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新纹状体脑片体外培养模型,以^32P掺入法测定Ca^2+/CaMPKⅡ活性。结果(1)单纯外源性DA引起Ca^2+/CaM PKⅡ活性显著下降;海马、新纹状体脑片引起最大抑制作用的DA浓度分别是500、10μmol/L。(2)酶活性随DA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海马脑片100μmol/L DA作用20min酶活性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谷氨酸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 以培养的胎鼠皮质神经元为材料,采用^32P掺入滤纸片法测Ca^2+/CaM PKⅡ活性,SDS-PAGE凝胶电泳及放射为影研究Ca^2+/CaM依赖怀内源蛋白后磷酸化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0.
依赖Ca2+/CaM的PKⅡ和依赖Ca2+/PI的PKC对大鼠纹状体突触体的磷酸化均显著激活酪氨酸羟化酶(TH)的活性,增加Ldopa的生成。选择性D2受体激动剂LY171555不影响PKⅡ和PKC对TH的磷酸化激活。CaM拮抗剂W7和去除反应液中的Ca2+均不影响K+60mmol/L去极化对纹状体TH的激活,而PKC抑制剂多粘菌素B却能完全阻滞K+去极化对TH的激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多巴胺(DA)自身受体介导的自身递质生物合成的负反馈调控与PKⅡ和PKC对TH的磷酸化激活不偶联;(2)K+去极化对TH的激活是由PKC介导的,不受DA自身受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了解缺氧缺血后新生离脑细胞胞浆及线粒体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MK-801,硫酸镁,苯巴比妥钠干预对胞浆钙超载的影响。结扎左颈总动脉并吸入8%氧气2h制成缺氧缺血模型,用Fura-2/AM法及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缺氧缺血后1h胞浆及线粒体Ca^2+浓度均明显升高,24h胞浆Ca^2+浓度恢复正常,线粒体Ca^2+含量进一步升高,48及72h两均降至正常;预防性应用MK-801及硫酸镁可抑制缺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耗竭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缺血性纹状体、海马和皮质神经元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利血平化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用放射性^32P-ATP掺入法测定CaM PKⅡ活性。结果 利血平化对沙土鼠脑缺血3个脑区CaM PKⅡ活性均有保护作用。在纹状体、海马和皮质,利血平化沙土鼠缺血10min酶活性比对照组酶活性分别升高55%、58%和19%,缺血20min,酶活性分别升高5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心肌缺血90min后,再灌注60min,与之比较细胞内Ca2+明显增加,伴Na+升高、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说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a+升高、Na+-Ca2+交换增加,Ca2+-ATPase活性降低是细胞内Ca2+超负荷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Ca~(2+)和PKc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Ca2+和蛋白激酶C(PKc)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检测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PKc的活性。③结果胞外Ca2+络合剂不影响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的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剂A23187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完全丧失;胞内Ca2+拮抗剂能够抑制MAF或A23187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并且有剂量依赖关系;巨噬细胞激活剂能使胞质中PKc活性大大降低,而使膜结合PKc活性明显升高。④结论Ca2+和PKc在巨噬细胞激活的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a2+和氯胺酮对海马脑片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氢模型进行实验,结果(1)有钙或无钙培养时,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但前者比后者酶活性下降更显著,提示外Ca2+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氯胺酮对缺氧所诱导的酶活性抑制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脑缺氧引起酶活性下降与NMDA受体介导有关。结论脑缺氧时该酶活性的抑制与下列通路有关:NMDA受体→Ca2+→Ca2+靶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a^2+和氯胺酮对海马脑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氧模型进行实验。结果 (1)有钙或无钙培养时,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但前者比后者酶活性下降更显著。提示外Ca^2+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氯胺酮对缺氧所诱导的酶活性抑制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脑缺氧引起酶活性下降与NMDA受体介导有关。结论 脑缺氧时该酶活性的抑制与下列通路有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酸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毒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谷氨酸(Glu)的神经毒性机理,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14天,再分别加入Glu(Glu组),Glu+尼莫地平(拮抗剂I组),Glu+MK-801(拮抗剂Ⅱ组),检测各组神经细胞胞浆总钙(TCa)及游离钙(Ca^2+i)。结果显示:Glu组TCa和Ca^2+i明显高于正常对组(P〈0.05),拮抗Ⅰ、Ⅱ组TCa、Ca^2+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低于Glu组_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谷氨酸( Glu)的神经毒性机理,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14天,再分别加入 Glu( Glu 组), Glu+ 尼莫地平(拮抗剂Ⅰ组), Glu+ M K801(拮抗剂Ⅱ组),检测各组神经细胞胞浆总钙( T Ca)及游离钙( Ca2+ i).结果显示: Glu 组 T Ca 和 Ca2+ 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拮抗剂Ⅰ、Ⅱ组 T Ca、和 Ca2+ 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而低于 Glu 组( P< 0.05)。提示:谷氨酸通过 Ca2+ 电压通道和受体依赖通道的激活,导致细胞内 Ca2+ i沉积而产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9.
用Vial方法分离心肌线粒体,按Nakanishi方法测定线粒体钙,并按张源鑫方法测定Ca2+-Mg2+-ATPase(钙-镁-三磷酸腺苷酶),研究心肌缺血后心肌线粒体钙变化,线粒体膜Ca2+-Mg2+-ATPase活性并相应观察心肌的超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血后心肌线粒体钙明显增高,缺血30min和正常组比较P<0.05,60min和180min增高更明显。此变化和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相吻合,缺血30min时线粒体肿胀,此时尚为可逆性变化。60、180min后线粒体出现坏死。线粒体Ca2+-ATPase在缺血后呈进行性下降(P<0.01。说明线粒体Ca2+-ATPase活性降低是导致线粒体钙超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aFGF对肺腺癌AGZY—83A细胞株TPK,PKC活性及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aFGF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探讨aFGF导致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FGF处理AGZY-83A细胞,利用[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TPK)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用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测定[Ca2+]i。结果:随着aFGF浓度增加,TPK及PKC活性随之升高。当aFGF浓度为1.12μg/ml时aFGF处理组的TPK是对照组的4倍;膜PKC活性也是对照组的4倍,胞浆PKC活性是对照组的1.75倍。[Ca2+]i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该细胞株中aFGF受体具有TPK活性。TPK激活后进一步促进蛋白质和酶磷酸化,而使PKC活性及[Ca2+]i升高,即PKC和Ca2+是TPK的下游信号分子,进一步促进c-fos、jun基因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