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收治的110例行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诊断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采取全面性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结束后对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分,评价急性压疮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急性压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手术患者,在术中采取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急性压疮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颅脑手术中发生的急性压疮高危因素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颅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颅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针对急性压疮高危因素,采用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分,分析急性压疮发生的风险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急性压疮高危因素评分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颅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采用正确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将颅脑手术压疮发生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我科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重度危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1~3月我科采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58例,所有压疮风险评估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压疮发生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压疮发生6例,发生率为10.3%,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0.05)。结论应用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使手术室护士能正确、客观评价患者各方面情况,正确的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提高手术压疮风险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的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实验组的脑梗死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8.3%。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并预防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术后3 d压疮的发生率分别为:18%、10%、5%,明显低于对照组23%、15%、9%。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护理措施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45例确诊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护理措施,全部患者术后1周进行病房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周的受压局部皮肤基本情况、临床指标与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压疮平均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预防压疮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危险因素分析并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在预防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价值。方法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法及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照组行传统临床经验法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1.3%,对照组为11.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干预能有效减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临床经验法,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专人负责;风险告知;落实压疮的预防措施;使用气垫床;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加强床头交接班,对比两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与传统的压疮预防措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骨科手术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压疮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二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对33例患者进行了皮肤的护理干预,33例患者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并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皮肤的护理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无1例压疮发生,而对照组33例患者有2例发生压疮。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压疮的发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 90例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压疮风险评估值、实际发生术中压疮的例数及分期。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20.00±0.60)分]较对照组[(19.00±0.89)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1);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8.9%(4/45)]较对照组[26.7%(12/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907,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术中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压疮风险,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护理程序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进行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程序,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7.5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皮肤压疮一直是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基于神经外科手术解剖复杂、神经密集、血供丰富、手术耗时长等特点,探索一种适合运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皮肤压疮的路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过程造成皮肤压疮发生率。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量化评分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据统计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压疮率仅为6%远低于传统的皮肤压疮护理。结论量化评分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胸腹部手术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胸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通过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压疮护理。结果通过有效地评估,早期预防、各项护理措施合理落实,术后压疮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加强胸腹部手术后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压疮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42-145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性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6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诊的手术治疗患者68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压疮进行分组,发生压疮的患者为实验组,无压疮患者为对照组,各34例,对影响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投诉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年龄、合并症、尿失禁、体质量指数、Braden评分、体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单因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位、Braden评分以及体质量指数是导致术中出现压疮的多因素,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投诉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腔镇痛泵(PCEA泵)镇痛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将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泵镇痛患者80例(镇痛泵组),与同期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80例(非镇痛泵组)比较,两组都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发生骶尾部压疮的机率。结果镇痛泵组有2例患者早期发现了骶尾部有皮肤小水疱的发生,经过积极处理后很快得到了恢复;非镇痛泵组压疮发生率为0。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泵镇痛,在压疮发生前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对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压疮并发症,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作用及效果。方法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家属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渗入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于预防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