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超 《硫酸工业》2014,(2):49-52
介绍了昆钢炼铁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运行情况。该装置采用氨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大于90%,排放气体中SO2质量浓度低于250 mg/m3。设计时采用优化措施,确保了装置平稳运行和污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600kt/a煤制甲醇项目配套锅炉系统包括一期3台75t/h煤粉锅炉、二期2台220t/h煤粉锅炉,锅炉烟气均采用江苏和亿昌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氨法(湿法)脱硫工艺(第一代氨法脱硫工艺),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蒸发结晶系统真空度不理想、氨逃逸和气溶胶现象严重、除雾器效率和脱硫浆液氧化率偏低、设计脱硫浆液密度略高、脱硫浆液起泡等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后,烟气氨法脱硫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环保隐患得以消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徐启明 《大氮肥》2013,(2):102-104
介绍氨法脱硫装置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目前大多数燃煤电厂氨法脱硫所存在的缺陷,通过优化脱硫工艺条件和实施相关设备改造,解决了脱硫装置不能够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装置、原理和工艺流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处理措施,使氨法脱硫装置平稳生产,尾气排放达到了国家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5.
介绍中原大化分公司化肥事业部锅炉烟气氨法脱硫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脱硫主要控制工艺指标、装置工艺优缺点,提出氨法脱硫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昆明西科工贸有限公司两段氨法冶炼烟气脱硫的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情况,分析了非等温吸收对氨法脱硫操作的影响及生产过程中氨法脱硫存在的问题。西科公司通过对烟气脱硫系统的两段氨吸收过程进行热平衡计算与分析,阐明了循环吸收液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即进入吸收塔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以及烟气中的SO2浓度较高,并提出增大吸收过程液气比、增设冷却装置、采用连续操作模式等措施对工艺进行优化,实现提升系统的烟气脱硫能力,提高母液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公司热电厂氨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增加过滤器、增加反冲洗、更改取出口、控制pH值、氧化系统扩容、材质优化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改造后装置可连续运行6个月以上,提升了脱硫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大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威顿公司2套硫磺制酸尾气氨法脱硫装置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设计指标,分析了氨法脱硫装置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针对各项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硫酸尾气中SO_2浓度达到GB 26132-2010要求的排放限值,且提高脱硫产生的硫酸铵溶液浓度。但脱硫效率和排放尾气中的氨逃逸量仍未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型火电厂烟气氨法脱硫与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正元 《贵州化工》2005,30(2):33-36
分析了大型火电厂烟气几种氨法脱硫的优劣,装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并分析了贵州省实施氨法脱硫的优势,对50MW火电装置的烟气脱硫和硫资源回收项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氨法脱硫技术为例,对氨法脱硫技术、科行环保的氨法脱硫DDC超低排放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有氨法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学兵  李雪琼 《硫酸工业》2022,(1):31-34,37
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难点,针对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停复产初期或生产波动性大的情况下存在SO2、硫酸雾、颗粒物等污染物指标控制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两段氨法脱硫+电除雾器尾气处理工艺,持续优化生产操作方法,有效控制了尾气达标排放,实现了生产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马青华 《硫酸工业》2023,(5):28-31+34
介绍了氨法脱硫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详述了主要设备、工序、运行情况及注意事项,为解决运行中硫铵晶浆液腐蚀、冲刷设备和管道的问题,对设备和管道材质进行了优化,投用后装置运行稳定,尾气SO2和酸雾达标排放,对WSA湿法制酸装置尾气氨法脱硫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希念 《广东化工》2014,41(24):91+103
以山西临汾热电工程中氨法烟气脱硫为例,从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塔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氨法脱硫塔进行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4.
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减排处理应用中,氨法脱硫技术可靠。我们在山东设计了安装3套装置,对高硫煤的锅炉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均采用了分级吸收的氨法脱硫技术;建设完成后投产使用或试运行结果表明:这三套氨法脱硫装置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处理后的锅炉烟气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超净排放的指标要求。采用氨法脱硫技术的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它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为脱硫剂因而节省资源、副产物硫酸铵作为化肥可带来经济效益等优点。氨法脱硫工艺技术特别适合在我国氮肥行业热电联产锅炉的烟气脱硫装置使用,本文介绍了氨法脱硫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要求、装置设备配置等技术工程内容,供同行、研究人员参考与探讨用途。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及原理,叙述了其在克劳斯硫回收系统尾气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按照脱硫效率对原有装置进行部分改造,通过工艺流程优化,装置核算、确定主要设备选型依据,改造部分设备,投资建设氨法脱硫装置。装置投用以后运行稳定可靠,能够确保排放尾气中的SO2质量浓度在800mg/m^3以下,符合GB16297—1996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6.
潘发明 《化肥工业》2012,39(6):64-66,I0002
随着原料煤硫含量不断上升,湿式氧化法脱硫装置出现了堵塔、格栅填料倒塌等现象。通过采用两级脱硫工艺对脱硫装置进行改造,基本解决了脱硫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的特点,分析了脱硫装置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从脱硫溶液的组分、循环量、温度、再生及回收方面提出了优化工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晋煤金石投资集团河北金万泰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水汽车间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2013年12月10日成功投运。该装置利用金万泰公司合成氨系统产生的稀氨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氨法脱硫工艺脱除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副产出硫酸铵产品。脱硫装置的二氧化硫处理效率达95%以上,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超过200毫克/立方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吨以上,副产硫酸铵5000吨左右。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的投运,既优化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变废为宝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锅炉烟气中所排放的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是源于煤炭的燃烧,主要是由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构成,氮氧化物和水形成的酸雨会对植物、土壤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针对公司氨法脱硫、干法脱硫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对脱硝装置进行改造,优化操作,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锅炉烟气脱硫的主流技术分为氨法和石灰石法2大类。结合国内氨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运行实际,阐述了其常见的三大技术难题——系统频繁堵塞、设备严重腐蚀和生产不出硫酸铵产品,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症结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化肥设计》2021,59(3)
分析比较了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氨法脱硫技术在兴化公司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装置优化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