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茵  黄立学  刘晔  陈伟 《中华护理杂志》2023,(19):2333-2338
目的 比较4种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评估工具对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预测效能。方法 连续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老年肺癌患者,采用Caprini评分、Padua评分、Khorana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4种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随访至入组后第6个月。根据各评分对应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两组之间发生VTE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4种VTE预测工具对老年肺癌患者远期发生VTE的预测效能。结果 纳入111例老年肺癌患者,入组后6个月内,20例(18.0%)发生VTE。VTE组和未发生VTE组D-二聚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adua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Khorana和COMPASS-CAT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均高于非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2.
方芳  何平 《全科护理》2021,19(29):4063-4066
目的:观察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预防VTE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行VATS肺癌根治术的204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采用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病人VTE风险,并记录病人VTE发生情况,分析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04例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的VTE发生率为10.78%;VTE病人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均高于无VTE病人(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病程、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是VATS肺癌根治术后病人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术后6 h时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预测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90,有高预测性能,Padua血栓风险评分预测术后VTE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与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的发生有定性关系,预测VTE的价值较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高,可根据评分结果进一步制定针对性VTE预防措施,可能对改善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adua量表、修正的Geneva量表、Caprini量表和Wells量表对肾病综合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4月确诊VTE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5例。资料收集完成后由专人采用四种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VTE评分,统计得出不同评估量表的评分结果。结果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中,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低于修正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栓塞中,修正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低于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结论四种血栓评估量表评分均能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VTE发生的风险,Wells评分则更能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Padua评分更能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但Caprini静脉血栓评分项更能针对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ICU-VTE评分表与Caprini评估量表对危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用ICU-VTE评分表与Caprini评估量表对2018年6月-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4例ICU患者进行评分,72例(15.5%)患者有静脉血栓,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分为2组。采用SPSS 21.0、Medcalc软件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2种评估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 ICU-VTE评分表最佳临界点为8分时,可筛选出191例(41.2%)的高危患者,而Caprini评估表最佳临界点为7分时,有209例(45%)的高危患者被识别。ICU-VTE评分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高于Caprini评估量表的0.6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60,P=0.119)。结论 ICU-VTE评分表在ICU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预测价值方面不低于Caprini评估表,且其评估条目较少,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曾明  周建国  张彬  刘小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9):1278-1281+1286
目的 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瑞金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无DVT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预测效能。结果 DVT组Caprini评分及血清PAF水平均高于无DVT组,而血清HDL水平低于无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较无DVT组长,ASA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较无DVT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长、ASA分级Ⅲ~Ⅳ级、Caprini评分增加、HDL水平降低、PAF水平升高均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Wells量表指导预见性干预对骨科大手术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76例进行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运用Wells量表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予以对应防护,观察组以Caprini联合Wells量表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基于不同风险等级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检测结果以及VT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D(mg/L)、FIB(g/L)、PT(s)、APTT(s)等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联合运用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策,可有效改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降低围术期VTE发生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Caprini和Padua风险评估模型联合使用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从2017年8~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住院患者资料,以Caprini和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血栓风险评分,并通过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得到Caprini和Padua联合使用后的预测概率模型,分别绘制3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Delong法比较3种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以Youden指数最大的分界点作为最佳诊断分界点。 结果Caprini和Padua联合使用后的预测概率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高于Caprini模型和Padua模型(0.927±0.009 vs 0.739±0.020,0.927±0.009 vs 0.817±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59,Z=8.952,P均<0.001)。并且预测概率模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大于Caprini或Padua(83.7% vs 79.1% vs 72.1%;87.9% vs 66.7% vs 82.7%)。 结论Caprini和Padua风险评估模型联合使用可提高筛选内科住院患者VTE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使用风险评估模型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2610例神经外科患者,患者均接受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VTE风险等级,神经外科VTE发生率以及Caprini评分,VTE与非VTE患者VTE风险分级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出现VTE患者16例(0.61%),未出现VTE发生2594例(99.39%),分别纳入VTE组与非VTE组,两组Caprini评分分别为8.64±0.34分和5.64±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与非VTE组患者VTE风险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高危以及极高危风险患者均占比较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存在高危VTE发生风险,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神经外科VTE发生风险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Caprini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为38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aprini评分、D-二聚体、BMI、既往病史、化疗、导管规格、肢体选择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UC):Caprini评分单独预测为0.714,D-二聚体单独预测为0.636,两者联合预测为0.876,(95%CI:0.840-0.906)。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高,Brier评分和校正曲线都表现了较好的校准度。H-L检验(χ2=3.5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预见性护理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83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常规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57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干预组,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流速度及VT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血栓风险的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1,P>0.05);手术后7 d,干预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VTE发生率为0.72%(4/557),低于常规组的2.47%(1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4%(52/557),低于常规组的15.40%(8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高凝状态,降低VT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D二聚体(DD)监测非手术癌症住院患者在15 d内的静脉血栓风险。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非手术癌症患者397例,年龄(56±18)岁,其中,男236例,女161例。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量表,将癌症患者分为中危组(3~4分)171例,高危组(≥5分)226例。采用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VADIS~? D-Dimer Exclusion~(TM)测定血浆DD水平。对入组患者随访15 d,以静脉血栓栓塞(VTE)为事件终点。DD水平以M(P_(25),P_(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评价DD的诊断性能。结果高危组患者血浆DD水平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 306,P0.001),2组间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DD预测癌症患者15 d内VTE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CI:0.613~0.774),DD临界值为1 579 ng/mL时,预测癌症患者15 d内VTE风险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57.1%,。DD≤1 579 ng/mL患者与1 579 ng/mL患者比较,2组间Caprin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 104,P=0.002),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6,P0.05)。在全部患者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1 579 ng/mL)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1 579 ng/mL)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增高(Log-rank χ~2=7.729,P=0.005)。在中危组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增高(Log-rank χ~2=7.156,P=0.007)。在高危组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009,P=0.156)。结论按照Caprini评分量表或DD临界值(1 579 ng/mL)对中、高危癌症患者的VTE风险进行危险度分组,15 d内的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D能有效反映总体患者人群以及Caprini评分为中危患者的VTE累计概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93例M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LNM分为CLNM组(n=42)和无CLNM组(n=51);根据是否发生LLNM分为LLNM组(n=31)和无LLNM组(n=62)。分别分析MPTC患者发生CLNM和LLNM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93例MPTC患者CLNM的发生率为45.16%, LLNM的发生率为33.33%。男性、年龄≤45岁、最大肿瘤直径>10 mm、被膜侵犯是MPTC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P<0.05);最大肿瘤直径>10 mm、被膜侵犯和有CLNM是MTPC发生LLNM的危险因素(P<0.05)。MPTC患者发生CLNM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749~0.947),灵敏度为78.21%,特异度为86.07%; MPTC患者发生LLNM模型的AUC为0.848(95%CI:0.7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模型评价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并分析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同家医院行手术且术后并发VTE的2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年龄、术前纤维蛋白原、术前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恶性肿瘤史、BMI≥25 kg/m2、高血压、高血糖、方式为叶切、有吸烟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VTE的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高于临界值、有吸烟史、BMI≥25 kg/m2(P<0.05)。结论Caprini风险模型能有效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VTE,可分类量化DVT发病风险。术前血浆D-二聚体升高、体重超重、重度吸烟史可能是胸腔镜肺叶术后患者发生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aprini量表、Autar量表和JFK医疗中心风险评估量表(简称JFK量表)预测骨科术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效果。[方法]使用Caprini量表、Autar量表和JFK量表对267例骨科手术后病人进行评估,观察并分析比较3种量表的整体预测效果。[结果]Caprini量表、Autar量表和JFK量表预测VTE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034,0.816±0.026,0.840±0.028,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两两比较显示,Caprini量表与Autar量表、JFK量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tar量表与JFK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量表、Autar量表、JFK量表对于骨科术后病人发生VTE的风险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尤其是Autar量表、JFK量表具有更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VTE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为肺癌,接受系统性治疗的50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VTE组(71例),非VTE组(436例)。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507例患者VTE发生率14.0%(71/507)。单因素分析示肺癌VTE组患者的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心力衰竭、D-二聚体≥1.05mg/L、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TE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卡氏体力状态评分(Karnofsky score,KP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化疗、放疗、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等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D-二聚体≥1.05mg/L、CVC是影响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VT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2.0个月(95%CI:32.278~51.722),非VTE组为49.0个月(95%CI:44.234~53.766),差异有显著性(P=0.041)。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D-二聚体≥1.05mg/L、CVC是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合并VTE的患者预后差,积极防治肺癌患者VTE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VTE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郭一峰  郭爱敏  韩伟  马玉芬  高娜  杨旭 《护理研究》2022,(11):1996-2000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行全膝关节置换确诊的61例围术期DVT病人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入院的244例非DVT病人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评分分别确定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和术后DVT最佳危险分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围术期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术前Caprini新危险分级中极高危(≥5分)和高危(4分)病人发生术前DVT风险分别是低危(0~2分)病人的4.600倍和3.578倍(P<0.05);术后Caprini新危险分级中极高危(≥14分)和高危(11~13分)病人发生术后DVT风险分别是中危(8~10分)病人的5.412倍和2.831倍(P<0.05);术前Caprini评分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发生术前DVT的ROC下面积(AUC)为0.663(P<0.05),最佳临界值为3.5分;术后Caprini评分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发生术后DVT的AUC为0.680(P<0.05),最佳临界值为10.5分。结论:手术前后重新划分Caprini危险分级可以有效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DV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血液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83例pS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合并(n=109)或不合并(n=74)血液系统损害的pSS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SS患者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相关因素。建立pSS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多因素逻辑回归(MLR)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比较2种模型的基本参数和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脏受累(OR=0.191,P<0.05, 95%CI:0.070~0.524)、皮肤受累(OR=0.292,P<0.05, 95%CI:0.121~0.704)、低白蛋白血症(OR=0.840,P<0.05, 95%CI:0.743~0.948)、低钾血症(OR=0.351,P<0.05, 95%CI:0.145~0.846)、高免疫球蛋白M(IgM)(OR=1.732,P<0.05, 95%CI:1.085~2.765)、高红细胞沉降率(ESR)(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20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提高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降低VT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评估D二聚体(DD)监测非手术癌症住院患者在15 d内的静脉血栓风险。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非手术癌症患者397例,年龄(56±18)岁,其中,男236例,女161例。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量表,将癌症患者分为中危组(3~4分)171例,高危组(≥5分)226例。采用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VADIS D-Dimer ExclusionTM测定血浆DD水平。对入组患者随访15 d,以静脉血栓栓塞(VTE)为事件终点。DD水平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评价DD的诊断性能。 结果:高危组患者血浆DD水平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 306,P<0.001),2组间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DD预测癌症患者15 d内VTE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CI:0.613~0.774),DD临界值为1 579 ng/mL时,预测癌症患者15 d内VTE风险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57.1%,。DD≤1 579 ng/mL患者与>1 579 ng/mL患者比较,2组间Caprin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 104,P=0.002),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6,P>0.05)。在全部患者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1 579 ng/mL)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1 579 ng/mL)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增高(Log-rank χ2=7.729,P=0.005)。在中危组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增高(Log-rank χ2=7.156,P=0.007)。在高危组中,与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009,P=0.156)。 结论:按照Caprini评分量表或DD临界值(1 579 ng/mL)对中、高危癌症患者的VTE风险进行危险度分组,15 d内的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D能有效反映总体患者人群以及Caprini评分为中危患者的VTE累计概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联合分级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先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分级,再依风险等级予以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水平。结果:观察组VT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最大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则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d时D-二聚体、P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与指导、个人特质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出院指导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联合分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VTE的发生,降低术后D-二聚体、PLT水平,促进术后恢复,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