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4月4日至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及其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等。比较儿童与成人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 并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评估接种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结果 297个家庭中有1 274名家庭成员, 其中儿童370名, 成人904名。1 110例(87.13%)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其中症状感染989例(89.10%), 无症状感染121例(10.90%)。355例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其中症状感染337例(94.93%), 主要表现为发热[96.74%(326/337)]和咳嗽[40.36%(136/337)]。仅1例患有雷特综合征的患儿进展为危重型。194例患儿接受影像学检查, 64例(32.99%)提示肺部炎症病变。755例成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其中症状感染者652例(86.36%), 主要表现为发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人群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 通过电话方式调查肝移植人群和慢性代偿性肝病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416例患者的住院率。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流行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新型冠状病毒阳性住院患者(6例肝移植术后,同期29例非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移植人群和慢性代偿性肝病人群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住院率分别为5.57%(16/287)和4.65%(6/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和非肝移植组住院患者年龄、发热、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临床分型、肺炎CT评分、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周和不良预后(接受有创呼吸支持或死亡)的人数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状态未显著影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肝移植手术史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预后风险评估中的意义有限,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心肌损害情况及异常心电图特征。 [方法]纳入2022年1月13日—3月2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4例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组),以及2020年1月17日—2月17日收治的88例SARS-CoV-2非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异常心电图情况及临床特征差异。 [结果]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36.6±15.6)岁比(49.8±14.3)岁,P<0.01],入院时体温、入院时收缩压及发热患者比例均低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P<0.05)。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2.93(3.03,5.81)比7.06(2.2,1.27),P<0.001]、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P<0.01)。奥密克戎变异株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为阴性,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及其升高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P<0.01)。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患者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亦明显低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25.0%比42.0%,P=0.001),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T波改变为主,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患者以房性早搏、T波改变、ST段压低及束支传导阻滞为主。 [结论]珠海市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可能因绝大部分患者已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而没有出现明显心肌损害,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亦明显低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T波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5):264-269
目的探讨珠海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3日至2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39例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组), 以及2020年1月17日至2月17日收治的98例2019-nCoV非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 分别比较2组成人和儿童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21例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成人患者的年龄为34.0(26.0, 40.5)岁, 小于93例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成人患者[50.0(36.0, 62.0)岁, Z=-3.81, P<0.001], 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比例小于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4.8%(1/21)比31.2%(29/93), χ2=6.17, P=0.013];奥密克戎变异株组的临床分型为轻型[71.4%(15/21)]或普通型[28.6%(6/21)], 而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组以普通型[57.0%(53/93)]和重型[23.7%(2...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2年4月9日—5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地区、疫苗接种等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22 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或BA.2.2亚型感染,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44.91±15.38)岁;0~17岁、18~30岁、31~60岁和≥61岁感染者分别占4.74%、20.80%、62.52%和11.94%;无症状感染者占80.80%,轻型患者占19.20%;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77)d;未接种和完成1、2和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分别占20.30%、3.18%、31.30%和45.22%,其中≥61岁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仅占10.10%。结论 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是本次疫情的主体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隐匿传播,积极加强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新冠灭活疫苗在预防该毒株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移植随访中心290例肾移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史分为疫苗组(86例)和非疫苗组(204例),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进展量表分值评估患者病情等级,比较两组患者11种常见临床症状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病情等级以及重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无症状和临床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和肌痛。疫苗组患者肺炎发生率、病情等级以及重症率显著低于非疫苗组(P<0.05)。结论 新冠灭活疫苗接种超6个月后对肾移植受者免疫保护效果有限,但仍能降低肾移植受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病情进展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变异, 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的传染性增强且发生免疫逃逸。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序贯接种异源疫苗, 尤其是受体结合区域二聚体亚单位重组蛋白疫苗有望在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及其重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仍然需有更多的研究证据。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病毒变异和宿主, 以及疫苗接种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疾病重症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以期为今后优化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检测阳性住院病例特征。方法 收集385名在我院住院(非重症、危重)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85名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占71.4%;行Pearson相关性研究,提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个数与患者的疫苗接种次数呈负相关性(r=-0.70、-0.57;P<0.01、<0.01);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伴发心衰、肺部慢性疾病、血糖控制差、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行动不便、营养状态差、肾功能差、合并肿瘤,均是导致患者基础疾病危重的危险因素(χ2=101.82,P<0.01)。结论 本轮疫情,住院(非重症、危重)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患者年龄越大、合并基础疾病越多,接种新冠疫苗率越低;高龄、伴发心衰、肺部慢性疾病、血糖控制差、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行动不便、营养状态差、肾功能差、合并肿瘤均是导致患者被最终判定为基础疾病危重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患者一旦感染新冠,建议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5):257-263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6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987例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 根据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为奥密克戎组(193例)与非奥密克戎组(794例),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曼-惠特尼U检验,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奥密克戎组以18~30岁者居多, 占51.3%(99/193), 高于非奥密克戎组的31.4%(249/7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 P<0.001)。奥密克戎组中轻型占88.6%(171/193), 高于非奥密克戎组中的81.6%(648/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 P=0.021)。奥密克戎组患者临床表现较非奥密克戎组更多见[60.1%(116/193)比29.1%(231/7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 P<0.001), 以咽痛/咽痒、发热、咳嗽/咳痰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病例的特点及影响病毒核酸循环阈值(Ct值)达≥35所需时间的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0~14岁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且有临床症状的患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每日检测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结果以Ct值表示。将症状起始或核酸检测首次阳性(以较早时间为准)至开放阅读框1ab基因Ct值≥特定数值(x)定义为"Ct值达x所需时间", 即TCt≥x。收集患儿年龄、性别、疫苗接种情况、基础疾病等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TCt≥35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治儿童病例871例, 中位年龄为2岁, 范围为1月龄至14岁, 其中474例(54.4%)为男童, 89例(10.2%)合并基础疾病, 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实体肿瘤和癫痫等。轻型病例572例(65.7%), 普通型298例(34.2%), 重型1例(0.1%), 无危重型病例和死亡病例。TCt≥35为12(10, 14) d。Cox模型分析示, 与1~12月龄组患儿相比, 37~84月龄和85~168月龄...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 全国多地出现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救治是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程序化、规范化地管理这些患者,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是每位不同专业背景的一线医务人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因此,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专家组共同发起并组织呼吸与危重症专家, 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 撰写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 以期规范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该推荐意见先行以预发表的形式于1月5日在线出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本土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3月24日—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以及嘉荷新苑方舱收治的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188例。通过问卷星进行基本情况、疾病史、流行病学史、中医证候和转阴天数等的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舌苔脉象辨证分型,及不同证型转阴时间。结果:轻型患者基础体质均较好,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的比例均低于20%。根据舌象、舌形、舌苔观察,发现不同舌形转阴中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郁肺证占38.8%,邪热犯肺证占34.5%,湿遏肺卫证占23.4%,其中寒湿郁肺证及邪热犯肺证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患者的主要证型。各证型转阴中位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本土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以疫毒兼挟寒湿之邪致病为主,其中寒湿郁肺证最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4月—6月上海部分定点医院600例年龄≥60岁、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临床信息和核酸转阴时间,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分为≤14 d组和>14 d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年龄、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基础疾病、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对患者14 d内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15(12~18) d,年龄、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有明显线性趋势(P=0.006,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存在恶性肿瘤、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14 d内核酸转阴明显相关(P=0.028,P=0.038,P=0.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3 d与14 d内核酸转阴独立相关(P=0.007,OR=0.802;P=0.003,OR=2.402)。结论:对于年龄≥60岁新...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底至2023年初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毒株主要为奥密克戎BA.5.2(91.4%), 合并感染除了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如肺炎克雷伯菌), 特别需关注曲霉感染。奥密克戎株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脓毒症, 导致预后更差。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等于重症肺炎, 临床上需综合考虑肺部影像和其他系统的情况。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从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获益, 这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5):293-295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和实验室检查情况。采集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ab基因和N基因。采集血液样本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水平。结果 38例患者中输入性病例35例(92.1%), 其中美国输入20例(57.1%)。36例(94.7%)患者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其中末次接种后≤1个月发病者占5.7%(2/35), >3个月发病者占65.7%(23/35)。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35例确诊患者中, 咳嗽31例(88.6%), 咽痛14例(40.0%), 发热13例(37.1%), 鼻塞10例(28.6%), 流涕8例(22.9%);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正常者33例(94.3%), 降低者1例(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汉族(≥60岁)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因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本院住院的1038名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根据住院期间有无MACE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MACE组(n=89名),非MACE组(n=100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血清中炎症指标(PCT、CRP和NLR)与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相关性及预测性能。 结果 最终共纳入944例老年患者,其中住院期间发生MACE共244例(25.8%)。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MACE(20.5% vs 47.1%)比例。与非MACE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MACE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空腹血糖更高及既往脑梗死病史所占比例更大(P <0.05),血清炎症指标PCT、CRP、NLR及WBC均高于非MACE组(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PCT、CRP及NLR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ROC曲线及Delong检验显示,与单一炎症指标相比,PCT联合CRP、NLR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具有更好的临床预测性能。 结论 血清炎症指标PCT、CRP和NLR,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住院期间发生MACE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感染急性期的常见症状,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持续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甚至慢性咳嗽),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在中国仍然十分普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 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 以期及时指导广大临床医生规范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咳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生菌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轻型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日至12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三分院病区收治的133例COVID-19轻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了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在成年(18~59岁)和老年(≥60岁)两个年龄段分别设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成年段共79例,其中对照组40例,益生菌组39例;老年段共54例,其中对照组28例,益生菌组26例。比较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时间、住院天数、ORFlab基因和N基因清除速率以及主要症缓解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成年段对照组和益生菌组间核酸转阴时间、住院天数、ORFlab基因及N基因清除速率、主要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段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核酸转阴时间[11.0(9.0,13.0)和8.0(6.0,10.0)d]、住院天数[10.5(9.0,13.0)和8.0(6.0,10.0)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Flab基因及N基因清除速率、主要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核酸转阴Kaplan-Meier曲线显示,成年段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位转阴时间(7.0和6.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段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位转阴时间(11.0和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可以促进老年奥密克戎变异株COVID-19轻型患者核酸转阴。  相似文献   

19.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救治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程序化、规范化地管理这些患者,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是每位不同专业背景的一线医务人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因此,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专家组共同发起并组织呼吸与危重症专家, 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 撰写本推荐意见, 以期规范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20.
自《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发布已经过去2年半的时间。随着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认识的深入,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协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遵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救治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优化和细化救治方案, 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与诊断、疾病分级诊疗规范、救治方案四个方面形成了专家共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