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并确定2002-2008年杭州地区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优势菌株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或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2002-2008年杭州地区分离的31株伤寒沙门菌、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分析.结果 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个PFGE型,P1型和P2型属于同一个克隆系,99.0% (400/404)菌株属于该克隆系,其中P1型菌株占该克隆系菌株的93.3% (373/400).31株伤寒沙门菌株存在高度多样性,可分为14个PFGE型、28个MLVA型(分辨率90.3%)、3个MIST型.根据MLVA各型靶位点多态性差异,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与东南亚地区菌株相近,但与欧洲菌株差距较大,呈高度多态性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TR1、TR2、Sal02可作为本地区伤寒沙门菌株的检测标志.伤寒沙门菌株MLST型别包括了目前国际上发现的所有3个型别,但以ST2型为主(23/31,74.2%).结论 近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由同一亚系菌株感染所致,但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呈现高度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贵阳市2015年至2020年33株食源性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和PFGE分子分型,评价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亲缘性,为贵阳市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目标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凝集确定其血清型,并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血清分型共分出5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46%)与德尔卑沙门(21%).分子分型33株菌株中4株分型失败,剩余29株共获得24种带型,相似性达100% 的有4组(有一组为不同年份肠炎沙门),鼠伤寒优势带型为P15(25%),德尔卑沙门氏菌优势带型为P20(33.3%).结论:本实验沙门菌PFGE分型总体呈多态性,不同年份肠炎沙门分型一致提示存在污染源清除不彻底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胎儿弯曲菌龟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testudinum, Cft)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本实验室2010—2022年收集的15株胎儿弯曲菌龟亚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结合GenBank公布的全球Cft基因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MLST-GrapeTree分析Cft的群体遗传结构;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gSNP)构建Cft的系统发育树, rhierBAPS确定其种群结构;CARD、ResFinder及VFDB注释Cft的耐药及毒力基因;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 并参考CLSI-M45空肠/大肠弯曲菌药敏标准进行结果解释。结果基于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分析, 共纳入全球41株Cft基因组信息, 其中人类来源24株, 动物来源13株, 未知来源4株。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24株人类来源菌株中, 20株感染对象为黄种人, 1例为白种人(配偶是亚裔), 其余未知, 差异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13株动物来源菌株均分离自爬行动物, 包括龟类6株、蛇类4株、蜥蜴类3株。MLST分型显示, 中国分离株以ST46为主要序列型, 美国则以S...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方法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2009-2011年广东省腹泻病例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用CLSI(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纸片法对分离的沙门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采用PFGE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91.76% (256/279)的鼠伤寒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40株鼠伤寒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3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96.91% (94/97)的I4,5,12:i:-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9株14,5,12:i:-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1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47%(47/100)的肠炎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1株对9种及以土抗生素耐药.环内沙星的耐药率为4.27%( 27/632),其中,17株为鼠伤寒沙门菌,6株为14,5,12:i:-沙门菌.31.96%( 202/632)的沙门菌对环丙沙星显示为中介敏感性.这些多重耐药的菌株和具有相同耐药谱的菌株PFGE指纹图谱不完全一致,PFGE型别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菌株的PFGE型别多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继续加强耐药监测和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法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菌株为7年临床分离的206株肺炎克雷伯菌.提取所有菌的全部质粒DNA,Solexa高通量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SOAP软件对质粒基因进行分析拼接,分析结果与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MAQ软件分析质粒基因组包含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多样性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情况.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基因组中已知的直接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就有13种.质粒基因组中存在多个ABC主动外排转运系统.发现4种编码β-内酰胺酶的ORF,其中SHV型ESBLs分布最广.系统分析了206株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基因组中SHV型ESBLs的SNPs位点,发现存在着大量的非同义替换SNPs位点.结论 发现质粒中SHV型ESBLs基因可能受到选择压力,存在着大量的非同义替换SNPs位点.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存在外排药物耐药方式,从而形成低水平的非特异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郑州地区妊娠晚期妇女携带红霉素(ERY)耐药B群链球菌(group BStreptococcus, GBS)的耐药表型、分子分型及耐药基因, 为GBS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了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21—2022年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分泌物分离获得的86株GBS菌株, 使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ERY耐药的GBS菌株, 对其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确定其分子分型、克隆群分型、耐药基因等分子特征;比较不同克隆群携带耐药基因情况。结果筛选出70株ERY耐药的GBS, 7.14%(5/70)的菌株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 (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B, MLSB)具有诱导型耐药(inducible MLSB, iMLSB)表型, 84.29%(59/70)的菌株具有结构型耐药(constitutive MLSB, cMLSB)表型, 8.57%(6/70)菌株具有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林可酰胺类敏感(macrolides resistance and lincosamide susceptibilit...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株同时产KPC-2和NDM-5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N-hnqyy分离自我院血液科一位患者的粪便标本, 使用仪器BD Phenix-M50鉴定菌株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酶联免疫层析试验和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接合试验检测相关质粒的转移性;PacBio和Illumina平台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并在BacWGSTdb数据库中检索菌株MLST分型、耐药基因和质粒类型, 使用软件Easyfig2.2.3比对基因组和开放读码框序列, BRIG v0.95生成可视化质粒圈图。结果肺炎克雷伯菌KPN-hnqyy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MLST分型为ST11型, blaKPC-2和blaNDM-5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接合子blaKPC-2基因阳性, blaNDM-5阴性;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菌株含有1个染色体和3个质粒;肺炎克雷伯菌KP69和KP19-2029等与本研究菌株染色体基因组相似性大于99.9%, 且其各自携带的不同种类的质粒上含有相似的IncR和IncFⅠ耐药基因融合区, blaKPC-2基因位于此融合区中一个由T...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实验室保存的325株肠球菌进行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菌株同源性分析。方法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筛选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并检测菌株对替考拉宁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型;通过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技术、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从32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中共筛选出17株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包括1株粪肠球菌、11株屎肠球菌和5株鹑鸡肠球菌。其中1株粪肠球菌和1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显示高水平耐药,对替考拉宁耐药或中介耐药,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A型;5株鹑鸡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C1型。ERIC同源性分析显示同基因型的大多数菌株显示相似的分型;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17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分型不同,不属于单克隆流行播散;MLST同源性分析显示,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粪肠球菌属于ST4,1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屎肠球菌共分为6个ST型,其中4株属于ST78,是屎肠球菌出现频率最高的ST型。结论我国万古霉素耐药菌在粪肠球菌中分离率较低,但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情况较严重,并且耐药菌株携带易于传播和转移的van A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存在同源性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华山医院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及其流行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对CLSI推荐常规检测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们菌临床分离株,共57株.所有菌株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初筛及表型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等电聚焦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测序、接合试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所有菌株都携带blaKPC-2、blaCTX-M-14、blaSHV12和blaTEM-1及qnrB和aac(6')-I b-cr基因.57株细菌中ST423型5株,MIST ST11型52株.ST423型散发,而ST11型呈医院内流行.57株细菌都对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部分敏感.结论 本次泛耐药肺炎克雷们流行主要为ST11型菌株;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播散能力不同;检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时应增加检测药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华山医院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及其流行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对CLSI推荐常规检测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们菌临床分离株,共57株.所有菌株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初筛及表型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等电聚焦电泳,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测序、接合试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所有菌株都携带blaKPC-2、blaCTX-M-14、blaSHV12和blaTEM-1及qnrB和aac(6')-I b-cr基因.57株细菌中ST423型5株,MIST ST11型52株.ST423型散发,而ST11型呈医院内流行.57株细菌都对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部分敏感.结论 本次泛耐药肺炎克雷们流行主要为ST11型菌株;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播散能力不同;检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时应增加检测药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PFGE电泳核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和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双纸片协同试验 (DDST)筛选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 (ESBL KP) ;用XbaⅠ酶对各试验菌株进行限制性酶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分离酶切片段。结果 PFGE很好地显示出了种内菌株间的多态性 ;ESBL KP之间基因组型多态性较各敏感株之间明显 ,未发现特异性ESBL基因条带。结论 ESBL KP之PFGE核型与各敏感株相比有明显的多态性 ;PFGE不能定位ESBL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深圳市2004—2011年伤寒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和追踪传染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42株伤寒沙门菌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2株伤寒沙门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氯霉素和四环素17种药物的敏感率均超过90%,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达61.5%。42株伤寒沙门菌株可分为SZ0001~SZ0028共28个PFGE型别,其中流行优势型为SZ0023型别。结论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可以判断伤寒疫情的优势株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肺炎克雷伯临床耐药菌株新基因组岛KpGI-2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采用PCR方法自一株肺炎克雷伯耐药菌株HS04160扩增得到新的插入序列KpGI-2,通过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结构并推测其生物学功能,采用细菌生长试验证实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phe55 tRNA基因位点处PCR扩增得到的6.4 kb的插入序列KpGI-2,序列分析发现其GC含量为38.03%,明显低于肺炎克雷伯菌株基因组平均的GC含量(57.5%).KpGI-2中含有163 bp的重复序列,可以确定为一个新的基因组岛.KpGI-2携带有5个orf,其中orf5与沙门菌属中的Fic(fllamentation induced by cAMP)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肺炎克雷伯临床菌株普遍携带有一个高度保守的fic基因以及一个相对保守的fic基因,携带有KpGI-2的临床菌株HS04160丢失了相对保守的fic基因.通过细菌生长试验分析发现orf5以及KpGI-2在cAMP诱导下对细胞生长具有调节作用,KPGI-2的功能可能与细菌生长的调节相关.结论 KpGI-2是位于肺炎克雷伯临床菌株基因组岛插入热点phe55 tRNA基因位点上的一个新基因组岛,其携带的基因与细胞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盐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salimarina)的系统发育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纳入GenBank数据库中的相关基因组数据, 对海盐弗朗西斯菌及邻近菌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分析16S rRNA基因、rpoB基因、mdh基因等单个基因与核心基因组系统发育的一致性, 基于毒力因子数据库和抗生素耐药基因数据库注释并分析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以蜃楼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philomiragia) ATCC 25015T为参考, 采用大蜡螟幼虫感染试验评估海盐弗朗西斯菌的毒力。结果海盐弗朗西斯菌在系统发育上与蜃楼弗朗西斯菌亲缘关系最为相近。系统发育树比较发现, mdh基因系统发育树与核心基因组系统发育树高度相似。而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基于16S rRNA基因和mdh基因序列分析均能鉴别海盐弗朗西斯菌及邻近菌种, 但mdh基因具有更强的区分能力。8株海盐弗朗西斯菌共检出多种毒力基因, 主要与分泌系统、黏附、免疫调节、运动和应激生存相关。此外, 8株菌均检测到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FPH。该菌在大蜡螟幼虫感染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致死能力, 与蜃楼弗朗西斯菌...  相似文献   

15.
萘啶酸抗性甲型副伤寒病原菌的克隆扩散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认识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的克隆扩散和遗传多样性,建立并确定病原菌流行克隆的分型方法.方法 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分离的398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经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gyrA、gyrB、syrC和syrE基因;采用Spe Ⅰ和Xba Ⅰ消化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来自7个县的121个分离株进行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萘啶酸敏感菌株在1999年占有优势,但2000年以后被萘啶酸抗性菌株替代;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的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显示抗性机制是由gyrA基因的单点突变引起;121个菌株spe Ⅰ和Xba Ⅰ消化产物分别得出以Spe Ⅰ 01、spe Ⅰ 02或Xba Ⅰ 01型占优势的5种和4种PFGE型,Spe Ⅰ 01和Spe Ⅰ 02分别占37.2%和57.9%,或Xhn Ⅰ 01占95.0%.结论 在研究期间SPA分离株萘啶酸抗性率上升;PFGE型的SpeⅠ01和SpeⅠ 02或XbaⅠ01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采用Spe Ⅰ和Xba Ⅰ的PFGE是鉴别SPA的一项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我院老年病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耐碳青霉烯菌株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自临床老年病人分离的262株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和E test法测定耐碳青霉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金属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携带金属酶基因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2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到104株耐碳青霉烯。1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药物耐药率分别为78.9%和35.9%,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6.0%,对米诺环素耐药率58.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70.0%;104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株携带金属酶基因,10株检测到有携带VIM-2基因的1类整合子。PFGE分型中12株菌株属于5个克隆株。结论 在我院流行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酶基因不是最主要的基因型,金属β-内酰胺酶均为VIM-2型金属酶,耐药基因盒分布于不同的1类整合子中,整合子播散是最主要的流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追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病例的感染来源及病毒传播路径, 证实经长途货车司机跨省远距离传播COVID-19事件。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靶向扩增结合二代测序技术, 对202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本土疫情暴发期间漳州市报告的5例货车司机COVID-19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全基因组测序, 应用在线分析平台判定病毒型别及突变位点, 利用进化分析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综合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及传播路径。结果成功从5例病例中获得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长度为29 770~29 839 bp, 基因组平均覆盖度为99.53%;病毒分型结果显示5株病毒均为Omicron变异株, 但分属3种BA.2亚分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例病毒与202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本土疫情流行的两种进化分支病毒高度相似, 另2例病毒则与该起疫情流行的病毒存在差异较大(核苷酸突变位点差异7~14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差异5~7个);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例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筛选含VEB-3型基因菌株.方法 不重复收集2003年1-12月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292株,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首先以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EB基因;挑选阳性菌株34株再PCR扩增包含168位点的一段约110 bp的基因片段,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HRM)分析后测序验证.结果 VEB-3亚型与其他亚型基因通过HRM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别;测序结果与HRM分型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HRM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筛选含VEB-3型基因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要求,对广州市市售食品的沙门菌污染状况以及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进行调查。方法采集广州肉菜市场、大型超市、饭店提供的肉、水产品、凉拌菜及沙拉冷饮食品,按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检测,并用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413份食品中有41份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9.9%,其中生肉类食品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检出率达18.8%,其次是生吃水产品为14.0%,熟肉和凉拌菜较低分别为4.5%和3.9%。在检出的17种血清型中德尔卑沙门菌比例最高为29.3%。对16株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达61.0%;并且发现有6株多重耐药菌株以及对头孢类耐药的菌株。结论广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沙门菌污染,并存在有多重耐药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儿童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从儿童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2株,所有菌株为非重复菌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法检测KPC、IMP、bla(s)、VIM、SPM和整合酶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对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质粒消除试验检测质粒的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41.7%、58.3%、8.3%、8.3%、33.3%;12株菌均携带有KPC-2基因,且同时携带有TEM-1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SHV-11-like和SHV-1 2-like各6株;11株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4株为CTX-M-14-like基因,6株CTX-M-15-like基因;2株携带有OXA-10型基因,1株携带有PER-1基因.未检出NDM-1、GIM、SPM、SIM、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12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int1)阳性.2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600.所有接合子blaTEM-1基因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阳性及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接合子ESBL基因型与供菌一致.2株菌经质粒消除后对亚胺培南的MIC值均有较大程度降低,消除后KPC-2基因扩增为阴性.12株KPC-2基因阳性菌株经PFGE分成5个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结论 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已经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中播散,常伴随携带多种类型的ESBL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部分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