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供电部门进行线损计算通常采用人工抄表计算,工作量大,而且由于抄表不同时性等原因容易造成线损计算误差,配电网线损在线计算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SVG的配电网线损在线可视化计算,介绍了SVG配电网图模一体化、线损在线计算、实时显示过程等,线损计算采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将该系统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模库一体化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一种适应于现代配电网的线损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图模库一体化的平台开发,将线损理论计算和统计计算、报表管理及指标管理、线损分析集成于一体,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图。线损管理的数据包括电网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电量数据。在使用电量数据计算线损时,提出将负荷进行分类,按负荷类型进行计算,以减少平均功率对线损计算的影响。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共有7个模块,包括数据库、外部系统接口、图形系统、网络拓扑、线损计算、线损分析及报表,可对高、中、低压配电网中各类设备的电能损耗进行离线/在线计算和分析,能有效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配电GIS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城市电网线损管理分析综合数据平台,提出输、配电网损耗一体化智能管理分析的解决方案,将电网CIM模型信息信息、实时拓扑信息与电量采集数据建立关联,克服了电量系统中各个计量点相互孤立、线损统计不够直观方便的缺点,并基于SVG技术实现电网损耗的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6.
节能降损工作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为实现准确的线损计算,采集和计算所有电力设备的供售电量数据,是推行节能降损的必经途径。设计了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通过打通所有电压等级、区域的采集系统,实现省内各级电网范围内关口电量数据的分时段、全覆盖、全采集,用全网同期电量数据计算分析各电压等级线损,解决现有应用中区域间、不同电压等级间的采集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问题。通过在山东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中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网损分析的多维度统计、提高计量采集设备维护效率、促进主网损耗调整至合理范围等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星  王政  王涛 《浙江电力》2011,(8):15-19
针对目前线损理论计算数据不能共享、降损分析功能薄弱等情况,基于PI数据库技术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开发了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系统体现了线损计算一体化、数据管理多元化的特点,将电网线损构成分析由原来的单一计算、静态分析转变为随负荷、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等变化的跟踪计算、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指出理论线损分析系统由理论线损计算系统和理论线损分析系统组成,其功能包括分析功能、数据输入编辑功能、计算功能、查询功能等,按照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区分理论线损分析系统的计算方法的特点,对分析系统的分析功能、输入、计算等方面进行说明,介绍了理论线损分析系统在上海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汤伟 《中国电力》2014,47(7):71-76
分析了电力系统各级调度现有数据资源及数据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BPA计算模型为数据载体的大电网实时仿真方法。该方法以BPA文件格式统一构建大电网计算模型,基于SVG(可缩放矢量图形)技术对BPA计算模型进行二次图形化建模,与国产BPA计算软件相结合后,可实现图、模一体化在线编辑及实时仿真分析,实际系统的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电网研究、规划和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配电网线损计算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低,并且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系统。该系统能够读取SCADA,GIS和DMIS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并通过XML和SVG语言实现数据交互。线损计算模块采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充分利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例分析表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网元件电能损耗计算、线损诊断分析及降损潜力分析模型,研发了基于J2EE架构的线损理论计算与诊断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与EMS系统、SCADA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配数据集中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接口设计,不仅实现了线损数据的自动抽取和高效合成,还实现了线损理论在线计算和线损诊断分析及降损潜力分析功能。该系统安全性高,可移植性强,为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精细化管理、电网经济运行、电网规划与节能改造提供科学决策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市县级供电企业为研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市县级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线损技术,提出了通过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来对低压配电网用户理论线损进行计算的方案,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违章窃电诊断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欠发达山区农村电网的管理线损问题,引入新的统计计算方法,从线损统计口径的误区里跳出来,让县级供电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线损率考核能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寻求衡量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真正水平的统计指标,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使不同区域、工业发达程度不相同的县级供电企业之间也有管理水平可比性,对线损考核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线损管理对于电力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及高级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对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和自我分析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在线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设计一种配电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方案,从配电GIS及DSM系统中导入计算所需的数据,计算方便、准确、高效。该系统提高了配电生产的管理水平,并符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风电的接入会改变电网原有的潮流分布而对电网电压稳定性产生影响。潮流计算作为风电接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为得到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建立风电场稳态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风电场系统潮流计算都是把整个风电场等效为一个风机处理,并没有详细讨论风电场内部的电网结构,潮流计算无法深入到风电场内部。在DigSILENT / PowerFactory中建立了改进的潮流计算模型,充分考虑了由双馈异步发电机组成的大型风电场的集电系统以及风电机组间电缆的功率损耗对稳态潮流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线损率是衡量一个区域电网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建立了基于数字通信网络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实现线损的四分管理。对线损电量的组成分类、线损率、线损管理流程进行了阐述,以某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比其理论线损量和统计线损量,给出了区域电网管理降损的措施,以供电网线损四分统计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蒙古电网线损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完善电能量采控系统,在统一数据、统一模型、统一编码的基础上,将电网所有电压等级的计量点基础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建设了覆盖电网全电压等级的集线损统计管理、线损分析、线损指标预测和考核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线损管理信息系统,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设构想,以期逐步完善内蒙古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周期长,高损点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能表误差和窃电分析的线损分层定位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线损分层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台区线损分层计算模型,实现线损的分层计算,确定高损范围,设计电能表误差分析模型,在高损范围内筛查出误差异常电能表,实现台区高损点定位;最后设计电能表窃电分析方法,通过挖掘与窃电行为相关的告警事件频繁项集,进一步对高损点进行验证,并确定其高损原因。该方法采用50个台区的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台区线损分层计算模型准确率为100%,电能表误差分析计算模型的准确率为88.5%,电能表窃电分析模型准确率为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