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养老设施的发展规划成为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研究通过网络数据爬取,采用高德地图POI数据,基于GIS空间处理技术及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汇集探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类型、规模、交通可达性、周边医疗设施配置特征及其数据现状,结合成都市专项规划《成都市养老设施规划布局2011—2020》,提出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供需关系与规划策略,以期为养老设施空间分布配置实证研究及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养老设施的辅助服务空间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运营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而现阶段,由于辅助服务空间配置的不合理,为运营服务造成困难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以养老设施的护理组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家设施护理组团的深入调研,对比分析其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探讨影响因素,归纳使用需求,以提出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勇  李林  万丹 《室内设计》2017,(5):52-58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养老服务 需求日益剧增,城市养老设施配置出现“一床 难求”的问题。相较于增加配置规模,从城市 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及其结构特征出发,探讨 养老设施的空间配置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在城乡规划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交叉领域,运 用复杂网络分析原理和方法,选取重庆渝中 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以下简称 主城四区)养老设施为研究样本,构建养老 设施供给网络模型,建立网络评价指标体 系,综合床位利用率,分析养老设施空间配 置结构特征。研究得出,重庆城市养老设施 网络整体稳定性较差、养老设施供需失衡的 原因在于配置类型单一、供给格局错位。为 此,规划提出相应的优化配置策略,为养老 设施专项规划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流动人口养老方式选择及养老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协调性,对优化养老设施配置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和POI数据,运用GIS对养老设施现状及规划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性展开评价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养老设施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养老服务是新时期我国老龄事业的重要基础,但规划界较少探究其空间配置优化的机遇和方法。文章剖析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服务方式远程化、内容多元化、层级扁平化,发现其服务供给空间与享用空间分离,由此造成设施小型化与建设成本下降、服务供给空间扩展、服务享用空间泛在化等,带来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均等化、养老资源下沉至老年人生活空间等机遇。文章构想“信息平台—养老休闲圈—为老服务圈”的社区养老圈体系,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构建优化策略,对社区养老空间均衡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今养老设施空间效能普遍低下,这同样也是目前机构养老空间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关注的重点仅限于对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由于老年人的情绪健康是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并对老年人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状态有实质性影响,因此情绪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养老设施空间评价机制.旨在优化养老设施空间评价方法,通过归纳现有评价方法,分别从信度和效度、时效性等方面分析其现存薄弱环节,揭示养老设施空间层域形态对老年人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情绪测量的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评价方法,以期为养老设施空间效能优化设计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邢泽坤  倪茜 《规划师》2023,(5):111-116
在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中,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融合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而当下的嵌入式养老设施在空间配置及落地实施中普遍面临社区共生程度不高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与居住生活空间联系不紧密、空间保障不充分、数量和密度不足以及对老年人精神需求关注不够等方面。基于上述问题,文章从设施协同、空间共享和场景设计等3个方面提出社区共生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共生环境区+照料空间”的理想嵌入设计模式,探索了该理想模式的构成、关键位置改造、主要变形形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西安市民航社区的嵌入式养老设施选址及空间细化设计中,验证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养老设施中的辅助服务空间配置对于自身运营管理的效率和盈利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设计者对运营管理工作理解不足,辅助服务空间常在设计中被忽视。本文基于对中国养老设施中辅助服务空间使用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管理服务人员对辅助空间的功能诉求,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背景下,标准化配置的社区养老设施往往忽略了供需的精准匹配。立足于供需视角,聚焦不同人群特征对需求进行差异化探讨,运用安德森模型和Kano模型展开调研,判断被测群体需求层次和需求程度,通过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基于需求层次的聚类分析划分人群特征,提取典型群体,分析需求情况。结果表明,人群特征差异和功能空间差异均对需求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分别建立了整体人群和典型人群功能空间配置模型,提出功能独立型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模式,给出了一套可精准识别需求并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的方法,为未来社区养老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养老设施配套标准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采,我国已相继颁布了多项涉及养老设施的相关标准,为城市养老设施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国家标准解读入手,剖析了我国城市现状养老设施服务水平,结合对国内外养老模式和我国养老设施需求研究,探索对国标中养老设施配套标准进行深化、细化,使之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有效衔接,对城市养老设施空间资源配置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