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以来,给有些城市纺织企业注入了活力,劳动合同制工人数量不断增加。常州市纺织工业公司对这项工作搞得比较好。常州市纺织系统全民企业1987年在册职工35,825人,使用计划外农民工4,502人,占12.57%,绝大多数在生产第一线。几年来,由于常州市内劳动资源紧缺,纺织企业招工更为困难,只得从农村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为了稳定农民合同制工人,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安徽省纺织行业从1984年开始在阜阳纺织厂试行记件工资制,1986年上半年在全省纺织企业中大面积推广。1987年在一线运转工人中全面推行了岗位全额计件工资制,在二线保全保养工人中推行了岗位等级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的推行,促进了安徽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1987年全省纺织工业可实现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税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8%,出口交货值预计全年可达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通过几年的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深有下列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多年实践使安徽省纺织厅的领导认识到,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从八十年代以来,就注意发展县级纺织工业,支持在原料产地建设纺织企业,就地加工初级产品,以麻袋和缫丝为例,全省有24个麻纺企业,其中县级企业有19个,占总数的79.16%,全省18个缫丝企业全部是县级企业。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为提高生产效率、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鞋企劳资科对生产一线员工实行"基本工资+计件工资"的薪酬制度。本文在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和产量定额(标准产能)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鞋企计件工资的等级划分和鞋子加工操作工时单价的确定。1鞋企工资的等级划分及基本工资依据每道工序的操作难  相似文献   

5.
法国纺织工业生产占世界纺织工业生产的3%。法国纺织工业的在业人员,1938~1951年时为70万人,1965年减少到55万人,1970年减少到45万人,1976年进一步减少到35万人,即二十五年内减少了50%。1950年纺织工业企业共有10000个,现在(1977年)计有3000个,其中6~100人的企业占75.7%,100~500人的占18.1%,500~2000人的占3.9%,2000人以上的占0.5%,其他占1.8%。由此可见,大量的还是中、小型企业,但在组织大型企业。纺织工业中有50%的在业人员是妇女。根据劳动部的调查,纺织工业的在业人员中:工程师占4.1%,技术员占2%,工长占4.9%,职员占11.1%,工人占77.9%。法国纺织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平均每年为3.5%,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6%。1976年法国纺织工业耗用的棉、毛、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江苏乡镇纺织工业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里已遍布大江南北,充满勃勃生机。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去年江苏乡镇纺织企业已有6633家,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数7%;实现销售产值5037311万元,占全省乡镇企业销售产值22%,占全社会纺织工业50%,一跃而雄居为“两分天下有其一”的位置,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波兰纺织工业各企业中每年约有9万吨下脚,约占被使用原料总数的15%。其中24000吨(32%)纺制粗梳纱和废纺纱。这种利用纺织下脚的方法虽然经济,但发展前途不大。在非织造生产中扩大了利用下脚范围,但如何利用针织和缝纫的生产下脚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翔  康健 《江苏纺织》2003,(8):12-14
海安县地处江苏省中南部,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全县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人口98万,下辖22个乡镇。素有“茧丝绸之乡、禽蛋之乡、建筑之乡、龙舞之乡”的美誉。 纺织工业是海安的传统支柱产业,已形成了棉纺织、化纤、色织、服装、丝绸等多个门类。全县现有纺织企业301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1/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4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44%,海安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15家,其中有纺织企业11家。目前全县共有纺织从业人员29000人,占当地从业人员的32.9%。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值31.84亿元,占本县同口径比重36.9%,利税1.69亿元,占24.6%,出口创汇5900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0%。棉纺织、化纤、服装、茧丝绸是海安纺织的特色,形成了骨干企业与纺织特色乡镇优势互补的格局,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9.
根据《德国纺织经济周刊》对德国41家主要纺织品生产厂进行的调查,1990年这41家纺织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平均增长了5.6%(而整个纺织工业的销售额只增长了4.8%),总共为88.8亿马克,占整个纺织工业的1/5强。资产负债表表明,企业自有资金在总资金中的占有率已从原来的33.5%上升到35.0%,准备金从17.8%增长到19.1%。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0.
全国纺织系统拥有职工八百多万,其中纺织女职工约占60%,生产一线的女职工所占比例更大,怀孕和生育的女职工相对较集中,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对“怀孕七个月以上和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安排从事夜班劳动”,据测算,需要增加6~9%的预备工。纺织企业劳动定额较先进,定员较紧,所需增加预备工全部由纺织系统内部挖潜解决很困难。为了稳定纺织职工队伍,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定》,根据纺织工业生产任务的实际情况,最近,劳动部、纺织工业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劳动厅、局和纺织(轻、丝绸)工业厅、局、公司发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上海近代纺织图书进行检索整理,获得统计数据,包括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作者队伍和出版机构分布,结果表明:上海近代纺织图书有599种;在7种图书中,工业技术类图书最多,约占总数的1/3;个人作者的出版量最多,将近总数的70%;在出版机构中,书局出版的图书最多,将近总数的1/2.所得结果与近代上海在全国纺织工业的地位相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纺织工业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围绕“三个转移”,从“内向型”向“外向型”,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的战略转移,开展以产品为龙头的一条龙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作,使上海纺织工业的生产、技术、经济面貌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从纤维、纺织、印染到服装等最终产品一条龙的大纺织体系,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年创汇占全国纺织工业出口创汇的17%左右,占上海市出口创汇的40%左右。几年来,上海纺织工业获得国家金银奖的产品共100个,占全市和全国纺织工业的首位;生产水平呈现平稳发展趋势;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新产品试制开发有了新的发展。 上海纺织工业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他们的体会是,要搞好技术进步,一要明确指导思想;二要突出重点做到“三个抓紧”:三要讲究效益坚持“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丝绸工业系统从1991年10月开始,在所属企业中推行了“一等品质量工资制”,将职工的收入同产品质量挂起钩来,以一等品的产量定收入,促全员创优质。到今年5月底,我公司所属的31家企业中,已有28家企业先后在生产一线的9000多名职工中(占实行单位职工总数的26%),逐步实行了这项制度,二、三线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收入,也采用其他形式与质量挂钩考核。经过半年多来的实践,有效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改善和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了产  相似文献   

14.
汪瑜 《纺织导报》1991,(24):15-15
在我国,纺织工业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因此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棉花生产的发展。 一、棉花生产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 我国纺织工业目前所用的原料中天然纤维占70%;其中棉花产量的80%用作纺织原料。因此,棉花生产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63年时,英国的纺织和服装工业的生产在全国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接近10%,职工人数为14%以上,企业投资占7.6%。至1974年时,生产所占的比例降低为7.8%,职工人数减员到12%,而投资比例略有增加,上升为8.5%。 纺织工业内各部门的相对重要性,这些年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63年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化学纤维和地毯工业有很大的增长。家用纺织工业在纺织总产量、职工人数及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有增加,但毕竟还是一个相当小型的工业。1963~1968年,针织工业发展迅猛的势头已见消失。其他传统性的部门,如棉纺织、染整、粗梳和精梳毛纺等的重要性这些年来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1962~1976年,西德纺织工业共关闭了1616家企业。到1976年为止,纺织企业只存下2765家。职工人数从1962年的59万人递降到34万2千人。1965~1975年,纺织工业劳动生产 率平均每年增长8%,估计在1995年以前也将以这个速度增长。生产一公斤纱或100米织物所需的劳动力,1975年比1945年减少了85~90%。纺织工业生产总费用中所占的百分比为:原  相似文献   

17.
纺织工业是通州市的优势产业 纺织工业是通州的传统支柱产业,是通州工业经济出口、利税大户,出口占到70%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通州纺织工业形成了四大优势:一是经济总量大。全市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纱锭12万枚,织机2万多台,缝纫机8000台,印染整理线18条。经济总量、企业数量在南通六县(市)中均名列第一,是江苏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学会简讯     
山东省纺织工业厅与省纺织工程学会,最近在烟台地区办了一期全省纺织空调短训班。全省48个纺织企业(印染、针织)的空调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共52人参加学习。学会聘请山东纺织工学院采暖通风专  相似文献   

19.
一、“厂内银行”的发展: 通化市第三针织厂主要生产弹力袜、弹力服装、弹力小商品三个系列七十多个品种.建厂初期,由于基础差,而且管理也很薄弱,产品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差,特别是产品和原材料的损失情况特别严重,且袜子体积小,流失量大。从 1982年起,根据我厂的生产特点,开始实行“三联一包”(联产、联质、联耗、包费用)责任制和以“厂币制”为主要结算手段的“厂内银行”,从此给工厂带来了生机。 “三联一包”中的“三联”主要是对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并把联产、联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生产的产品必须以质论价,例如:他们规定袜子质量达到95%以上,按一档工资计价,每打袜子是0.22元,按月产三千双计算,计件工资是66.00元。质量达92%~94%。按二档工资计价,每打0.20元,按月产三千双计算,计件工资是60 .00元。以此类推。对联耗实行了四级计量,即进厂原材料计量、进总收发站的原材料计量、进车间收发站计量、到工人手中计量。原料少了直接从计件工资中扣钱。一包主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纺织》2005,(3):F0002
河北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成立于1954年,原称河北省纺织供销分局,隶属河北省纺织管理局领导。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负责全省纺织行业所需各种纺织原材料、辅料、设备和配件的分配和供应以及纺织成品的经营。为保证我省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2年实行机构改革时,由当时的湖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物资处转为企业。现为湖北省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