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融媒时代,如何创新报道方式,让时政新闻"活"起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是新闻记者的必修课。本文从时政新闻概述、存在问题、创新策略三个方面论述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程波 《新闻实践》2013,(8):56-57
本土时政新闻是省级卫视的独占资源,占据了联播类节目的重要版面。其中,重要时政活动包括主要领导出席重要会议、率党政代表团出访等等,是日常时政报道的重点,主题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密集推出,观众关注度高。创新重要时政活动报道,是省级卫视新闻的优势所在,对强化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推出的相关报道为例,从报道策划,报道手法、报道形态等方面探讨重要时政活动报道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从新闻编辑角度,简要分析了地方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地方时政新闻编辑职能创新、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内涵。指出:树立"编辑负责制"是盘活时政新闻的机制保障;观念创新要做到新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收视性与宣传性的统一、话语权与舆论引导的统一;此外,注意编辑技术的创新,要与时代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闻形式,其与国家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息息相关。在我国目前众多的地方电视台中,对于时政新闻的报道还是走的僵化、固定化的道路。这样就使得时政新闻失去了吸引力,陷入了收视率偏低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由于在题材、内容和形态等方面与时政新闻有着差异,并且报道视角也不同于时政新闻,因此,与受众的贴近性更强.融媒体语境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也要创新求变,以适应融合传播的需要.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升级应注重三个向度,即题材的广度、报道的深度和传播的力度,以此来确保其持续生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唐嫣妮 《东南传播》2021,(12):133-134
尽管如今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媒介样态层出不穷,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传统主流媒体在时政报道、权威报道、主题报道等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地方台与省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也是有着永久的存续期.作者深耕省级电视媒体30余载,本文集结了作者在地方台和省级电视媒体新闻互动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何提高地方新闻的录用率、出镜率,让地方新闻更多地在省级平台上呈现,也成就省级媒体平台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时政新闻承担着最为核心的宣传任务,它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和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时效性,因而时政新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倍受关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时政新闻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和概念化,导致时政新闻受关注却不受欢迎,这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是个富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形式程序化、没有同期声、采访报道语言书面化等.时政新闻重点要改进创新典型报道、时事政务报道、发展成就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时政类新闻为切入点,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媒体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加以创新,进而提升可读性、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操作性强的措施对传统报道模式加以改进,促进时政新闻报道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赵庆康 《新闻传播》2013,(12):115-116
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详细的报道,它的特性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传递信息。本文主要是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结合在一起,从老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以促进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为老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不断深化和务实创新领导作风的加强,为时政新闻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政新闻应当从报道领域、新闻视角、报道形式、细节描写和新闻深度五个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由于受题材、报道模式、人员素质等的制约,影响了可视性。就时政新闻如何立足地方、贴近民生、改进报道方式、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熟悉的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时政新闻报道自身存在的公式化、程序化以及主题化的问题已经对报道生产和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推动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扩大时政新闻认知度、到达度、喜爱度以及粘合度,真正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的内涵外延,更大程度地让时政新闻走进群众,让好政策更好地惠及百姓,是现阶段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党和国家权力部门及其机关的重大活动和会议的报道。时政新闻本来应该是老百姓关注度非常高的新闻。但是,在当前,特别是在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仿佛成了地方政府的传声筒,其内容空洞,形  相似文献   

18.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6):117-11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不断拓展,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问题,严重阻碍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究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策略,本文重点提出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的发展路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宣传和大政方针的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何让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了时政新闻发布后,还要再去翻开党报看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优势,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设性的深度分析?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的创新时政新闻的创新要着眼于主流。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参与层次高、新闻性和权威性显著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受众"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时政新闻又是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理当报道主流信息,拥有主流受众,占据主流市场,形成主流品牌。其中报道主流信息是其他要素形成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要注意体现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和开放心态。要坚定不移、大张旗鼓地积极宣传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成就、重大主题、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